经管类学科“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现状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16
/ 2

经管类学科“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现状探究

苟竹林唐珊

成都工业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 四川 成都 611730

要:经管类学科跟其他学科具有不同特征,其政治色彩比较鲜明,并且关乎国家生存和发展,因此经管类学科“课程思政”的研究和探索至关重要,尽管目前国内已经有很多高校已经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依然在成果质量、转化率高低、课堂引入环节、思政元素挖掘、评价机制等问题,基于此,本文对目前经管类“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从教改方案的构建、教学内容、建学手段、质量把控等方面提出改进对策。

关键词:经管类;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1 经管类学科“课程思政”的内涵及其重要性

1.1经管类学科“课程思政”的内涵

“课程思政”的核心是立德树人,围绕着“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些根本问题开展教学改革。不同的地方的高校、不同专业的课程在思政课程的的显性和隐性资源有很大的不同,如融入手段、方法、借鉴的案例等。经管专业的课程要引导学生深入领悟国家的法律制度、道德规范、政策导向等的深层内涵。

1.2  经管类“课程思政”的重要性

1.2.1 构建经管类课程话语体系

目前国内大多数高等院校经管类专业开设的经管类基础性课程,大多是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的实践基础上总结出来的理论体系,我们要辨证的看待其经济规律和理论基础背后为资本主义辩护的本质,而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因此需要培养学生实事求是、明辨是非的能力,进而更好的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

1.2.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经管类学科理论性非常强,数理模型抽象难懂跟实际存在相违背的地方,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吃力;经管类课程中很多的案例和例子都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缺乏我国的实践环节,跟我国经济状况实际应用脱节,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1.2.3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

中国的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离不开经济的重要作用,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存在两面性,中国经济腾飞的同时也隐藏了很多弊端,比如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拉大,市场经济影响人们价值取向等。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重才干,轻德育”、高校教师缺师德师风等等现象层出不穷等,需要高校的努力让让大学生能更好的认识和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内涵,更好的担当起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这个任务。

2 经管类学科“课程思政”目前面临的问题

2.1“课程思政”成果质量不高,转化率低。

目前我国课程思政重点名师和团队、一流课程、先行校等方面都作出的重大贡献,并且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效应。但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一方面很多的相关论文、课题滥竽充数,浮于表面的课程思政并没有太多的营养价值。另一方面研究成果跟实际教学脱离,尽管大量的“课程思政”成果倍出,但实际的现场教学运用少、实际的成果转化率很低。

2.2 “课程思政”课堂引入生硬,引学生反感。

“课程思政”提出来并不是很久,并且经管类专业老师专业性比较强,较少涉及思政相关的内容,对思政不敏感。很多教师在课程教学中生搬硬套,衔接不自然,容易给学生造成为了思政而思政的感觉,学生领悟不到位,难以接受,容易引发学生反感。

2.3“课程思政”教学资源挖掘不够,同质化严重

一谈到课程思政的课程资源红色资源首当其冲,缺乏新鲜感、资源太单一,难以激发学习兴趣和深入思考。并且时代在变,人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也在与时俱进,但爱国爱党的本质内核没变,通过现象揭示本质的责任需要依靠老师。

2.4 “课程思政”呈现手段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课程思政”是在潜移默化的塑造学生们的三观,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学生只有容易接受、喜欢去接受,才能让学生产生兴趣,转被动为主动吸收。对于00后的大学生们,而传统靠摆事实讲道理,说服教育,反而成为一种枯燥、厌烦的方法。

2.5 “课程思政”的评价体系待完善,评价结果难以量化

“课程思政”更多是学生思想层面的培养,教学成果一般通过学生思想意识的转变来体现。一方面“课程思政”的评价体系主要局限于课堂教学,忽视校外课堂。另一方面这种教学成果时滞很长,难以短期见效,难以用具体的量化数据来体现。

3  经管类“课程思政”对策建议

本研究建议将经管类理论教学和中国经济社会实践有机衔接,完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探索出兼顾才能、素质、德行等全方位的人才培养方案和体系。

3.1 构建“课程思政”教改方案

“课程思政”改革是一个全方位、系统性的育人体系,课程广、涵盖的内容丰富、应用场景多元化等特征,应兼顾四川经济实际,完善培养地方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融入地方思政元素经管类学科的“课程思政“体系,创新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方能更贴近地方高校教育教改要求。

3.2 教学内容建设

参照教育部关于经管类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进行适当调整与改革,关注国内外现代经管类科研新成果、研究新动态,提高学生辩证分析问题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首先,“课程思政”内容应融入中国经济典型案例,解决教学与实践环境相脱节的问题,同时课程还需注重创新教育实践研究。其次,“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不仅涵盖课堂教学还应包含课外、校外等多方位、多层次环节,包括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校外交流、日常活动等。

3.3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建设

经管类的课程理论性强,纯理论的讲解课堂会非常枯燥,难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了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首先,采用“互联网+”、现代信息化等教学手段优化课堂教学,大力推进启发式、讨论式、交互式等教学方法。其次,充分发挥学生是教学主体的重要地位。如在新的教学模式中,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等。

3.4 教学质量控制体系建设

首先,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考核标准。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标准,更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核,注重平时的考核。其次,“课程思政“的教学评价应兼顾生生互评、师生互评、老师互评、校师互评,避免了偏见和过于主观性。最后,加强教师的思政和师德师风培训,老师的价值取向、素养高低绝大部分程度上影响“课程思政“的效果。一方面,在教师中树典型,立榜样,宣讲正面案例,对缺师德师风的教师要进行教育和惩戒。另一方面,完善教学考核制度,加重“课程思政“的考核权重。

参考文献

【1】李丰团,郭佳,刘琪,经管类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现状及其实现路径[J].现代商贸工业,2022(16):166-168.

【2】董必荣.论课程思政的本质与内涵[J].财会通讯,2022(12):21-26.

【3】彭芸.思政元素融入“货币金融学”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嗯问社会科学版),2022(7):126-129.

【4】田富强.以协同创新方式构建经管课程思政话语体系[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6):140-147.

【5】胡万欣,孔德龙.”互联网+”背景下的应用型本科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实施路径研究[J].轻工科技,2022(3):170-172.

【6】隋蔗.经管类专业基础课进行课程思政的探讨[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142-144.

【7】牛似虎.“转动课堂”模式下经管类专业多元化教学方法探索[J].才智创新教育,2016:116-117.

【8】陈炜. 西方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第37卷第10期,2021年10月,1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