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青岛市科技奖励

/ 1

“十三五”期间青岛市科技奖励

改革成效分析

陈丹 苏晨 于晶晶(通讯作者)

青岛市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中心(青岛市技术市场服务中心)山东省青岛市266075

科学技术奖励政策是我国科技创新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技术奖是全国(全省、全市)科技领域的最高奖项,具有指挥棒”“风向标的作用,是产学研用奖完整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有助于引导重大创新平台、人才团队、科技型企业聚焦重大任务开展研发攻关与转化应用。

、获国家奖情况

2017至2020年,获得国家奖项目数量总数为45项,年均11项。其中牵头项目共16项,年均4项。

年份

主持

完成项目

参与

完成项目

合计

2017

3

6

9

2018

5

9

14

2019

5

6

11

2020

3

8

11

合计数

16

29

45

年平均数

4

7.25

11.25

、获省奖情况

2017至2020年,高校、科研单位、企业获得省奖项目数量每年均超过授奖总数的三分之一。近两年,涉海项目中,牵头完成项目约占80%以上,充分体现了在海洋领域的优势力量。

年份

授奖总数

主持

完成项目

参与

完成项目

合计

2017

151

39

13

52

2018

195

52

14

66

2019

245

85

15

100

2020

271

74

18

92

科技奖励改革成效分析

(一)调整奖励设置。围绕主导产业,加大对重点产业领域科研人员和项目的支持。探索设置科技成果转化卓越贡献奖,重点奖励在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和产业化实施者。

(二)强化奖励导向。聚焦重点发展产业领域,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科学设置评审领域分组,合理分配各领域奖励数量。立足服务产业、服务企业和推动民生改善,加大对海洋、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

(三)完善提名机制。实行提名制改革,完善提名人和提名单位的资格条件,规范提名程序,强化提名责任。完善被提名人资格条件,明确参评规范,突出贡献导向、一线导向。精简提名材料,进一步减轻科研人员负担。

(四)合理运用奖励结果。坚持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并重,探索适当提高科学技术奖奖金标准,加大对获奖科研人员和团队的宣传力度,增强获奖科技人员的荣誉感和使命感。纠正不合理的激励行为,倡导不简单以奖励论人才、配置科技资源、确定薪酬待遇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