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合香丸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外伤昏迷大鼠意识、脑脊液炎症因子及神经递质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2
/ 2

苏合香丸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外伤昏迷大鼠意识、脑脊液炎症因子及神经递质的影响

郭昌贵

赣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江西赣州   341000

摘要:脑外伤昏迷是一种严重的脑损伤状态,严重影响患者的意识和生存质量。近年来,苏合香丸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手段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旨在研究苏合香丸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外伤昏迷大鼠意识、脑脊液炎症因子及神经递质的影响。

关键词:苏合香丸;经颅磁刺激;昏迷大鼠;炎症因子;神经递质

脑外伤昏迷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病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进程。目前,常规治疗手段对于脑外伤昏迷的效果有限,因此有必要探索新的治疗方法。

1.材料及方法:
本研究采用大鼠模型进行实验。首先,我们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苏合香丸组、经颅磁刺激组和苏合香丸联合经颅磁刺激组。然后,对每组大鼠进行相应的处理。

对于对照组,不进行任何治疗或刺激。对于苏合香丸组,给予大鼠苏合香丸治疗。对于经颅磁刺激组,应用经颅磁刺激技术刺激大鼠。而苏合香丸联合经颅磁刺激组,则同时给予苏合香丸治疗和经颅磁刺激。

接下来观察各组大鼠的意识水平、脑脊液炎症因子含量和神经递质水平的变化。意识水平的观察可以通过觉醒时间和觉醒后抓力来进行评估。脑脊液炎症因子含量的测定可以使用相关的生物学实验方法,如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来检测。神经递质的测定可以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等技术进行。

最后采用SPSS 16.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和LSD test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实验观察,我们发现苏合香丸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外伤昏迷大鼠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意识水平改善:

对照组

苏合香丸组

经颅磁刺激组

苏合香丸联合经颅磁刺激组

觉醒数量(/只)

1

2

3

5

觉醒时间(/min

239.8±109.2

115.6±34.3

118.1±72.5

82.7±29.3

觉醒抓力(/g)

334.5±38.2

526.4±63.5

469.8±87.9

604.3±113.8

在意识水平恢复情况中,与对照组相比,观察到苏合香丸联合经颅磁刺激组的大鼠表现出指标较高改善(p<0.05),意味着其意识水平有所改善。

2.2脑脊液炎症因子含量降低:苏合香丸联合经颅磁刺激组的大鼠脑脊液中炎症因子的含量较低,相对较少的炎症因子释放可能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

对照组

苏合香丸组

经颅磁刺激组

苏合香丸联合经颅磁刺激组

IL-1(ng/L)

6h

34.15±5.21

34.12±5.24

34.86±5.14

34.38±5.15

24h

59.63±7.12

50.75±3.12

49.76±5.26

45.58±6.24

TNF-a(ng/L)

6h

142.68±18.45

142.86±18.12

142.616.16

142.23±16.54

24h

138.32±15.24

124.84±15.16

120.86±16.12

101.32±12.14

上表显示了不同组别的大鼠脑脊液炎症因子含量的变化。苏合香丸联合经颅磁刺激组的炎症因子含量明显低于其他组别(p<0.05)

2.3神经递质平衡调节:苏合香丸联合经颅磁刺激能够调节大鼠脑内神经递质的平衡,提高神经功能恢复能力。

对照组

苏合香丸组

经颅磁刺激组

苏合香丸联合经颅磁刺激组

Glu(μmol/L)

7.35±1.43

5.12±1.24

5.01±1.14

3.39±0.95

Gly(μmol/L)

0.58±0.2

0.86±0.22

0.85±0.16

1.22±0.28

上表展示了不同组别大鼠脑内神经递质的水平变化。苏合香丸联合经颅磁刺激组的神经递质水平调节较为平衡,显著降低大脑皮层兴奋性氨基酸类递质Glu,及显著升高其抑制性氨基酸类递质Gly, 相较于其他组别有所改善(p<0.05)

3.讨论:

苏合香丸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手段,对于脑外伤昏迷的康复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本研究这些结果表明,苏合香丸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可能通过影响意识水平、炎症因子和神经递质来改善脑外伤昏迷大鼠的病情及促进大鼠的康复。然而,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验证这些观察结果,并深入探究其作用机制,并需进一步的研究验证其优势和安全性。

苏合香丸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外伤昏迷大鼠的意识、脑脊液炎症因子和神经递质具有显著影响。这一研究为脑外伤昏迷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有望为临床康复提供新的治疗策略。

参考文献:

[1] 董晓阳,冯珍.迷走神经电刺激对脑外伤昏迷大鼠前额叶皮质5-羟色胺2A受体表达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6, 22(4): 404-408.

[2]贾晓军, 胡志安. 昏迷动物模型的制作及评价[J]. 中华神经医 学杂志, 2005, 4(7): 742-744.

[3]da Silva Meirelles L, Simon D, Regner A. Neurotrauma

The crosstalk between neurotrophins and inflammation in the acutely injured brain[J]. Int J Mol Sci, 2017, 18(5)1-22.

[4]信红亚, 石镇港. 醒脑静注射液对大鼠全脑缺血性深昏 迷的早期保护作用及其机制[J].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 44(12): 1330-1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