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脱出椎间孔孔镜临床医学治疗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2
/ 2

腰椎间盘突出、脱出椎间孔孔镜临床医学治疗效果观察

赵明勤

四川省南部中仁医院 四川南充 637300

摘要: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脱出椎间孔孔镜临床医学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22年1月-2023年5月收治的64例腰椎间盘突出脱出患者,均用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结果:比较患者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的VAS评分(P<0.05)。MacNab标准中,术后3个月患者的优、良、差分别为56例,6例,2例,优良率为96.88%。结论:就腰椎间盘突出脱出患者来讲,行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在保证临床安全的同时,还能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脱出;椎间孔镜;临床医学;治疗效果

腰椎间盘突出、脱出,是较为严重的一种慢性腰椎间盘疾患,可能会影响脊髓、压迫神经根,多数情况下会因压迫硬膜囊或坐骨神经引起疼痛[1]。腰椎间盘突出、脱出的发生,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降低生活质量,需要采取有效方法及时干预。为此,本文分析了腰椎间盘突出、脱出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临床医学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64例腰椎间盘突出、脱出患者,治疗时间2022年1月-2023年5月。64例患者中,男35例,女29例;平均年龄(45.52±3.33)岁;平均病程(19.35±7.21)月。纳入标准:(1)患者及家属知晓研究流程,自愿参与;(2)MRI、CT、X线等诊断结果符合临床收治标准;(3)患者依从性良好,配合度高。排除标准:(1)合并恶性肿瘤、高血压及糖尿病、严重肝肾脏功能障碍等疾病;(2)合并椎管狭窄(椎间孔狭窄)、椎间隙高度减少20%以上、脊柱畸形等情况;(3)既往精神疾病史,不配合研究者。

1.2方法

仪器设备:德国Fiegert费格椎间孔镜手术系统,美国ellman射频消融机。

手术流程:手术开始前,向患者说明相关注意事项,通过与患者谈话、肢体安慰等方式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确保手术顺利实施。指导患者取俯卧位,使用C型臂X线机正侧位透视对手术部位进行定位,选取合适的进针点与穿刺方向标记。由于操作位置及患者体型不同,所以在选择穿刺点时要因人而异,适当调整,如果患者的体型较大,应将穿刺点向外侧延伸。比如:L5-S1进针点与棘突旁的距离为12-14cm,L4-5为10-12cm,L3-4为8-10cm,L2-3为7-9cm。

穿刺点部位皮肤进行常规消毒、铺巾后,根据穿刺途径逐层浸润麻醉到关节突部位,麻醉剂以利多卡因(1%)为主。在X线的引导下,使用18G穿刺针进行穿刺,穿刺部位为下位椎体的上关节突前下缘,然后在18G穿刺针中通过稍微弯曲的22G穿刺针,置于距离目标间盘的1/3出处,同时注入碘海醇与亚甲蓝注射液(9:1),借助X线观察椎间盘中造影剂的分布情况。完成上述操作后,将22G穿刺针拔出,放置导丝,做一个长度为0.8cm的切口,用三级扩张管从导丝的粗端向细端扩张,然后放置一直径为7.5mm的斜面工作套管,斜面朝向椎间盘侧,用X线明确工作套管开口所处位置是否准确。扩张时,如果遇到关节突阻挡,用环锯磨除上关节突外侧缘的部分骨质,扩大椎间孔,于工作套管内放置椎间孔镜,用3000ml的生理盐水不断冲洗,选择型号相同或相似的髓核钳对突入椎管内的髓核组织进行摘除,余下的椎间盘髓核用射频消融机进行皱缩成形,在止血的过程中,还要修整破裂的纤维环,检验神经根与硬膜囊的搏动情况。手术期间并未出现活动性出血,直腿抬高检验结果为阴性,表示手术结束,按照相应的流程完成后续的操作,包括退出椎间孔镜、切口缝合、无菌敷料包扎等[2]

手术结束后,为预防感染,静点抗生素1d-3d,脱水及营养神经药物2-3d;叮嘱患者卧床3d,卧床期间练习直腿抬高;术后1d可以下床活动,但要佩戴腰部护具支撑;告知患者术后3个月内不要扭转身体和弯腰,不要从事体力劳动,搬运重物,做好康复训练,如腰背肌的肌力训练,以提高腰椎的稳定性。

1.3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21.0统计学系统处理研究期间生成的数据。(x±s)表示计量资料,t行组间检验;(%)表示计数资料,x2行组间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64例患者手术顺利完成,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表1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VAS及ODI评分(分)

指标

治疗前

术后24h

术后1周

术后1个月

术后3个月

腰痛VAS

6.13±1.02

2.42±0.43

2.11±0.33

1.24±0.12

1.13±0.21

下肢痛VAS

8.03±1.21

1.52±0.33

1.05±0.23

1.10±0.22

0.91±0.30

ODI

67.54±7.04

46.81±4.15

15.54±3.42

15.39±2.97

11.64±6.54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

3.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脱出,就是椎间盘的髓核及部分纤维环向周围组织突出,导致脊髓或神经根受到压迫,造成椎间盘突出、脱出。疾病的发生与椎间盘退行性变、损伤等因素密切相关,其中腰4/5、腰5/骶1是椎间盘突出最常见的部位,颈椎次之。疾病的发生会给患者的正常生活带来诸多不利影响,降低生活质量,所以要采取有效方法及时治疗,使症状得到一定的缓解和改善。

当前,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用于腰椎间盘突出、脱出的治疗方法也有所创新,在腰椎间盘突出、脱出患者的治疗中应用椎间孔孔镜技术,有助于增强临床效果,减小手术的创伤性,使脊柱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得到很好的保持,同时缩短手术和住院时间,预防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3]。就本次研究中应用的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此方法的主要特征为环锯,通过扩大椎间孔,或者是采取相应的方法形成椎间孔,在椎管内放入工作套管,对神经根进行松解和减压,除去椎管中的髓核组织,还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实施关节突出切除的椎间孔成形、侧隐窝减压术等,促进治疗效果的提升。

在本次研究中,6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得到随访,随访时间包括术后24h              、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患者的腰痛VAS、下肢痛VAS以及OD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依据MacNab标准,术后3个月患者的优、良、差分别为56例,6例,2例,优良率为96.88%。此外,术后24h,患者症状开始减轻,未出现症状反弹情况,穿刺部位持续疼痛2-3天,椎间隙感染2例,服用非甾体消炎药物后有所缓解。

综上所述,腰椎间盘突出、脱出椎间孔孔镜临床医学治疗效果显著,有助于减少不良情况的发生,保证治疗安全,患者预后良好。

参考文献:

[1]李朝顶,张磊,管旭日,等.应用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甘肃科技,2021,(20):177-179.

[2]孙凤龙,章耀华,李强,等.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医生,2016,(2):75-78.

[3]杨鉴,梁灿,张会忠.椎间孔镜治疗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观察[J].现代临床医学,2019,45(1):58-5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