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手术中的感染控制策略和护理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2
/ 2

外科手术中的感染控制策略和护理实践

翟瑞青

河北省邯郸市广平县人民医院  057650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外科手术中的感染问题以及其对患者健康的影响,并强调了感染控制策略和护理实践的重要性。在外科手术中,感染来源主要包括手术区域皮肤、内源性感染和医务人员等。感染方式主要有空气传播、直接接触和血液传播等途径。针对感染问题,推荐了以下感染控制策略:手术环境净化、器械消毒和无菌操作、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感染监测和报告等措施。这些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手术相关感染的发生率,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康复。因此,在外科手术中,加强感染控制策略和护理实践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外科手术;感染问题;感染控制;护理实践

外科手术中的感染问题是指在手术过程中,患者可能因为细菌、病毒或其他微生物的进入而导致感染的情况。这些感染对患者的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可能引发并发症、延长住院时间甚至危及生命。强调感染控制策略和护理实践的重要性是因为有效的感染控制可以降低手术相关感染的发生率,并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康复。感染控制策略包括手术环境净化、手术器械消毒和无菌操作等措施;护理实践方面,譬如正确使用抗生素、正确处理伤口和引导患者做好术后护理等,也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外科手术中的感染控制策略

(一)术前准备

      1.患者评估和筛查:在手术前,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和筛查,以确定患者的感染风险和健康状况。这包括检查患者的病史、过敏史、手术相关疾病等,以便预测手术中可能面临的感染风险。此外,还会进行相关检测,如实验室血液检查、尿液检查等,以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感染指标。

      2.预防感染的药物使用,如抗生素预防:根据手术类型和术前评估结果,医生会考虑使用抗生素预防来降低术中和术后感染的风险。抗生素预防应根据手术类型、手术时间和患者特点等因素进行个体化选择。通常会在手术开始前一定时间内给予适当的抗生素,并根据需要维持一定时间的血药浓度,以确保手术期间患者体内维持足够的药物浓度,抑制或杀死可能存在的致病菌,降低感染的发生率。

(二) 术中感染控制

      1.无菌操作:术中感染控制的核心是保持手术场所的无菌状态。无菌操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严格执行手卫生:医务人员在进行手术前要彻底清洁双手,使用含酒精的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确保双手表面的微生物得到有效杀灭。(2)穿戴合适的防护装备:医务人员在手术期间需要佩戴手术帽、口罩、手套、隔离衣等,以防止身体上的微生物污染手术场所。(3)注重手术场所清洁:手术场所应保持干燥、整洁,不得存在未清理的医疗器械、垃圾等。手术台面、手术器械等物体应经过适当的消毒或灭菌处理。(4)妥善管理手术器械:手术器械必须经过专门的清洗、消毒或灭菌处理,以保证其无菌状态。医务人员需要按照操作规范正确使用手术器械,避免交叉污染。

现代医学技术在术中感染控制方面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例如,利用微创技术进行手术可以减少手术切口和创伤,从而减少感染的风险。此外,一些先进的消毒设备和无菌技术也能够提高手术室的消毒水平。

      2.手术室环境卫生和消毒:除了无菌操作外,手术室环境的卫生和消毒同样是术中感染控制的重要环节。以下是手术室环境卫生和消毒的相关要点:(1)空气净化和通风系统:手术室应配备合适的空气净化和通风系统,以保持室内空气清洁和循环流动。这有助于减少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2)定期清洁消毒:手术室内的地面、墙壁、手术台等物体应定期进行清洁消毒,以去除污垢和潜在的致病微生物。消毒剂的选择和使用应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3)废弃物管理:手术室内产生的医疗废弃物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分类、包装和处置。不同类型的废弃物需要采取不同的方式处理,以防止交叉污染和传播病原体。(4)防虫措施:手术室要做好防虫工作,避免蚊虫、苍蝇等昆虫进入手术室,减少感染的风险。

(三)术后感染监测和控制

      1.切口护理和漏洞处理:术后感染监测和控制的重点之一是对手术切口进行护理和漏洞处理。以下是相关措施:(1)定期更换敷料:手术切口需要定期更换干净的敷料,以保持切口干燥和清洁。在更换敷料时,医务人员应注意观察切口是否有渗液、红肿等异常情况,并及时采取措施。(2)规范清洁护理:医务人员在进行切口护理时应按照规范进行操作,包括用适当的清洁剂清洗切口周围的皮肤、轻轻擦干后再进行敷料。过度摩擦可能会导致切口感染。(3)漏洞处理:如果术后发现手术切口出现漏洞,如松脱敷料、裂开等情况,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这可能涉及重新缝合、更换敷料或其他适当措施,以避免切口感染进一步扩大。

2.感染标志的早期识别和治疗:对于术后感染监测和控制,早期识别和治疗是至关重要的。以下是相关要点:(1)常规监测:术后患者应进行常规观察和监测,包括体温、心率、呼吸频率、血压等生命体征的监测。如果发现异常,尤其是体温升高、明显疼痛或切口红肿等症状,应及时采取措施进一步诊断和处理。(2)实验室检查:如果存在感染的风险,如高危手术、免疫功能低下等情况,可以进行相应的实验室检查,如血液标本培养、C反应蛋白测定等,以帮助早期发现感染的迹象。(3)及时处理和抗菌治疗:一旦发现术后感染的迹象,医务人员应立即采取适当的处理和抗菌治疗。这可能包括切口再开放、引流液的培养和药物敏感性测试等,在确定致病菌后,使用适当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二、外科手术中的护理实践

(一)手术前护理

手术前护理是外科手术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其主要目的是为患者提供安全和舒适的手术条件,确保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以下是手术前护理的具体实践:

1. 与患者交流:护士需要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了解患者的病史、过敏史和手术情况,并解答患者可能有的疑问和担忧。

2. 准备患者:护士需要协助患者进行洗净身体、剃刮手术部位的毛发,并确保患者不进食或饮水一定时间(根据医嘱)以保持空腹状态。

3. 检查和评估:护士需要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评估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确保手术的可行性。

4. 预防感染:护士需要提供患者清洁的手术服,确保患者按照规定进行洗手和消毒,并帮助患者佩戴口罩、帽子等防护用品。

5. 协助医生准备手术器械和设备:护士需要与外科医生共同核对手术器械和设备清单,确保手术所需的一切都准备就绪。

(二)术中护理

术中护理是在手术过程中为外科医生提供协助和监测患者状况的重要工作。以下是术中护理的具体实践:

1. 协助外科医生进行手术操作:护士需要根据外科医生的要求递送手术器械和材料,协助医生保持手术区域清洁,提供所需的物品和支持。

2. 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和手术过程:护士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情况,如心率、血压、呼吸频率等,并及时记录和报告异常情况。此外,护士还需要监测手术过程中的出血情况、手术部位的温度等指标,确保手术的安全进行。

(三)术后护理

术后护理是外科手术中非常关键的环节,其主要目的是保证患者术后愈合和康复,防止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以下是术后护理的具体实践:

1. 病房环境控制和卫生:护士需要确保手术室和病房的环境清洁、安全,并定期清洁消毒工作区域和设备,以减少患者感染的风险。

2. 伤口护理和感染预防措施:护士需要根据医嘱规定进行伤口处理,包括更换敷料、清洁伤口等。同时,护士还需注意监测患者是否出现感染迹象,如红肿、渗液

结论

外科手术中的感染控制策略和护理实践对于保障患者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文献综述和实证研究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措施。这些建议涵盖了预防SSI的规范化操作、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和患者教育等多个方面,对外科手术中的感染控制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在未来的研究中,需要进一步关注外科手术中感染控制策略和护理实践的发展趋势,以便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多有益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李晓华, 王建华.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研究进展[J].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19, 18(2): 196-200.

[2] 周海燕, 胡必杰. 手术部位感染现状与对策[J].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17, 16(6): 612-617.

[3] 王冉, 徐敏. 抗菌药物在外科手术中的合理使用[J].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8, 18(4): 305-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