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告诉你血常规检验中的形态学观察你不容忽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2
/ 2

专家告诉你血常规检验中的形态学观察你不容忽视

王吉安

广元市中心医院  四川广元  628000

血常规检验对疾病予以判定的方式是对受检者血液内白细胞、红细胞以及血小板数量及形态变化情况进行观察,该种方式属于临床医师对疾病进行判定常用方式。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进步,在检验科内快速普及血液分析仪的应用,该仪器的应用逐渐增多了血常规检验具体参数,从而为临床医师诊疗提供更为广泛依据。虽然这种仪器的使用可以极大地改善医学检测的精度和效果,并且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宝贵的参考资料,但它们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难以精确地辨认出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的形态以及一些鉴定的缺陷,甚至可能导致严重的遗漏和误判,对临床治疗产生严重的影响也会阻碍医学的发展。鉴于此,本文对影响血常规检验中形态学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改进措施以提高临床检验质量,为临床诊疗提供有效依据。

一、影响血常规检验中形态学观察因素

  根据相关临床研究资料表明,对于如恶性肿瘤骨髓转移以及疟原虫、微丝蚴等血液寄生虫仅仅依靠血细胞分析仪无法实现,必须观察形态学以进行准确鉴定,如此才能做出诊断,现对影响当前临床血常规检验工作中对于形态学观察的因素进行如下分析:

1.过于依赖血液分析仪

①难以体现异常血细胞形态

通常情况下,造成白细胞形态改变的常见原因包括中毒、严重传染病以及化脓性感染等,但仅仅依靠血细胞分析仪难以有效体现出血细胞异常形态变化情况。由于各种原因,许多人的红细胞可能发生巨大的改变。这包括:大面积的血液凝固和巨细胞;此外,各种贫血症状也可能导致红细胞的数量和外观发生明显的改变,比如:点彩、有核、靶形红细胞和嗜多色性红细胞。除此之外,面对过敏状态、某些病毒感染以及支原体肺炎等状态时均会导致淋巴细胞的异常形态。该类疾病所致的血细胞形态学上的改变单纯依靠血细胞分析仪其中参数无法有效获取,因而必须结合血细胞涂片染色镜检的方式来对血细胞形态学改变状况进行更加直接有效观察,才能有助于临床疾病鉴别与诊断。

②无法有效识别异常血小板

临床上,针对一部分疾病,尽管其血小板计数处于正常水平,但表现为出血症状,则在诊断中需结合血细胞涂片对其血小板形态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在血小板形态学变化情况的观察上,血细胞图片血小板形态、大小、颗粒状况、胞质染色性质以及血小板分布情况等具有非常重要意义,可有助于血小板相关疾病或者巨核细胞诊断。除此之外,还有相关研究表明,对于血小板而言其体积也存在差异,也会出现血红细胞体积近似于巨大血小板情况,这些状况便造成仅仅依靠血细胞分析仪难以计数。在此过程中为观察血小板形态上的改变状况,需结合血细胞涂片染色检查才可以实现,如此才能防止漏报与漏诊的发生。同时通过血细胞涂片能够对血小板数量进行有效观察,实现血小板直接计数目的,最终对计数误差进行指导及校正。

2.厂家或销售公司夸大血液分析仪产品功能

  一部分血液分析仪的销售公司与厂家在宣传产品的过程中未采用标准的广告词,而是采用如减轻检验人员工作量等不符合实际情况宣传词,如此便导致检验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未重视到形态学观察。现阶段临床上针对血常规检验中未重视到形态学观察问题已经引起了临床医师与患者关注,因其所造成的误诊与漏检,不仅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不必要检验费用,还会延长临床诊疗时间,需临床检验部门在检验过程中结合形态学观察。

二、建议措施

1.加强岗前培训与临床科室联系

加强检验人员的岗前培训工作,能够确保检验人员正确使用先进的仪器设备,从而确保临床检验工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为临床医师的诊疗工作提供有效依据。在持证上岗前,通过培训工作能够充分地发挥仪器的所有功能,从而为临床诊断提供更为精准与全面的参考数据,防止造成资源的浪费。为了提高临床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我们应该重视并给予医疗技术专家们充分的培训,这样才能更好地保养和修复医疗仪器。另外,我们还应该经常和临床科室保持沟通,倾听临床科室人员业务上的建议和指导。为了更好地帮助临床医生,我们应该不断组织各种专题的培训活动,以便让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最新的检测技术,比如形态学观测。

2.加强实验室管理

  随着临床上在检验科中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需要进一步加强临床实验室的管理工作。医院购买血液分析仪时,作为检验科室的领导人员,应当全面把握仪器设备的性能,并熟悉本医院临床检验的标准,以确保操作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指定具备高技术水平与专业技能的检验人员加强对仪器设备的使用及维护,同时还需要制定相应的行为守则。为了确保准确性,我们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的准则进行血液检查,包括推动采集血样、进行染色体测定以及其他必要的操作,以便更好地识别病人的病情,防止出现误诊和遗漏的情况。

3.建立健全完善的医疗质量反馈信息系统

  对各项信息进行收集与整理,及时地发现临床检验工作中的问题,对其中存在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解决措施能够对质量控制结果进行有效评估。进一步对管理内容进行完善,并且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4.强化质量管理

  需在临床检验科室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与操作规程,同时建立岗位责任制,旨在规范化医疗检验操作技术,增强检验工作的标准化。除此之外,还需要全面分析对检验质量造成影响的各种因素,并且在该基础上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为了确保血液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我们必须认真执行完善的质量控制过程,包含从执行之初、执行过程和执行完成之后的3个环节。此外,为了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我们还建议建立一套完善的复核机制。当前,血液分析技术已成为一种有效的诊断手段,它可以有效地识别出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双峰、多峰、非正态分布、缺峰和高峰,并可发现任何不正常的情况。而且,它还可以识别出一些其它仪器难以识别的细胞,从而使得形态学的观测变得更加精准和可靠,从而实现了质量的有效管理工作。可以根据现阶段一部分实验室未关注到形态学检查状况制定质量控制相关内容,通过制定多种质量控制的措施来提高血常规检验结果准确性。

临床诊断工作需要在血常规检验中开展形态学观察,这是多年来临床检验工作中的良好习惯与传统,即便在当前全面应用血液分析仪的基础上,仍需结合形态学观察来确保检验工作的质量。在半自动或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广泛应用的今天,显微镜检查仍具备前者无法比拟的优势,因而需加强临床检验工作,避免漏检或误诊的发生,确保临床诊疗工作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