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仪在曲池穴、肩贞穴、臂腧穴、肩前穴的临床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2
/ 2

艾灸仪在曲池穴、肩贞穴、臂腧穴、肩前穴的临床疗效观察

张玉洁

梅河口中心医院 135000

【摘要】目的:观察艾灸仪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2022年6月-2023年4月选择肩周炎患者100例,分为直接艾灸组合和艾灸仪治疗组,分别用传统直接艾灸治疗和艾灸仪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疗法的治疗效果及统计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1个疗程后,传统直接艾灸总治疗有效率为76%,艾灸仪总治疗有效率9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接艾灸治疗的患者满意度为82%,艾灸仪治疗的患者的满意度为92%,结论:艾灸仪治疗效果优于传统直接艾灸组,艾灸仪治疗的副作用少、患者满意度高,且操作简单方便,安全可靠,无须医护人员监控可定时和自动断电停止工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艾灸仪、 曲池、肩贞、臂腧、肩前穴。

近年来,艾灸疗法已得到临床人员与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研究发现,温热刺激是艾灸取效的关键因素,温度 是温热效应的量化表现形式,艾灸的刺激量可以通过灸温来体现[1],而且不同的灸温干预所产生的临床疗效亦有差 异[2-3],且已在分子生物学领域得到了验证[4]。传统艾灸燃烧,多采用人工操作,费时费力,且对灸温把控差,易发 生烧伤的意外情况[5],产生的艾烟也具有一定的不良刺激[6],这些不利因素都局限了艾灸的临床应用。而艾灸仪是 中医医疗器械,属于祖国传统医学针、灸、药中的艾灸领域,是传统医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具有不燃烧、无污染,操作简单方便,安全可靠,无须医护人员监控可定时和自动断电停止工作等优点。现通过对100例肩周炎患者,分别用传统直接艾灸治疗和艾灸仪治疗,对其疗效及患者满意度的统计,观察艾灸仪在临床上的使用意义。

1资料

对10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直接艾灸组与艾灸仪组。直接艾灸组50例,男24例,女26例,年龄35~55岁,病程1个月~1年。艾灸组50例,男25例,女25例,年龄34~55岁,病程1个月~1年。直接灸组与艾灸组在年龄、病程、性别等方面相当,经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2.1取穴:曲池、肩贞、臂腧、肩前穴

2.2操作方法直接艾灸组 跟患者详说艾灸时的注意事项,告知若感觉到灼伤痛,立刻反馈给操作者,以停止艾灸。常规消毒,挑选合适艾柱,将艾柱放在已选好的穴位上,从艾柱顶尖点着,使之均匀向下燃烧,患者感觉灼热时,即用镊子夹掉,再放第二壮艾柱于原穴位处再灸,每穴每天施灸5壮,1次/1天,15次为一个疗程。艾灸仪组仪器:产品名称:艾灸仪,生产厂家:杭州立鑫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型号/规格:LXZ-600E,注册证编号:浙械注准20212200260,性能参数:a)时间调节范围: 1min-60min可调, 定时允差为±5%;b)输出温度调节范围:38℃-56℃可调,允差±3℃;治疗温度的上限值应不大于 60℃。接通主机电源,将艾材放入艾灸头,调节艾灸头位置对准艾灸穴位,艾灸前先试探患者耐受温度,然后调节艾灸温度, 以患者耐受为度,时间为30分钟,1次/1天,15次为一个疗程。

2.3疗程标准根据实用骨科学诊断特点拟定治疗标准[7]临床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肩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日常生活和工作完全恢复。

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肩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日常工作不受影响。有效:症状消失、疼痛减轻、功能改善、日常工作稍受影响。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变、肩关节功能无改善。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x100% 。

2.4统计方法

采用Minitab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见表1。治疗后艾灸仪组的总有效率好于直接艾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X2=2.24,P=0.025)。其中直接艾灸组有6例微灼伤,4例出现皮肤过敏现象,艾灸仪组微灼伤0例,有过敏现象的3例。回访调查艾灸仪组的满意为92%,直接艾灸组的满意度为82%,艾灸仪组的患者满意度优于直接艾灸组。

组别

例数

治愈例

显效例

有效例

无效例

总有效率(%)

直接艾灸

50

7

17

14

12

76

艾灸仪

50

10

22

14

4

92

结论: 肩周炎属中医痹症范围,患者局部感受风寒、或劳累闪挫、或习惯偏侧而卧、筋脉受到长期压迫致气血阻滞而 成肩痹,肩痛日久,局部气血运行不畅,气血瘀滞,以致患处肿胀粘连,最终关节僵直,肩臂不能举动。传统艾灸疗 程具有温通经络、行气活血、消肿散结、回阳救逆等作用,但传统的艾灸疗法要多次更换艾绒,艾绒燃烧时容易烫伤 病人,整个过程需要严密观察,操作不便,效率低,且艾绒燃烧冒烟,污染环境。艾灸仪将传统艾灸疗法与现代电子 技术结合,使用艾饼的基础上,直接作用于穴位病灶处,充分发挥艾的有效成分,精准定位,提高艾的使用效率。通 过两组治疗效果的比较,艾灸仪治疗组和直接灸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艾灸仪组疗效优于直接艾灸组。比较出现不良反应的状况及患者的满意度,艾灸仪组也优于直接艾灸组。艾灸仪具有不冒烟、无污染、操作简 单方便,不易灼伤患者等优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吴璐一,杨玲,周次利,等.艾灸温度影响因素及与疗效关系 研究进展[J].环球中医药,2013,6(4):309-313.

[2]王桂英,王耀帅,王玲玲.艾灸疗法中灸感、灸温、灸量与灸 效关系[J].中医杂志,2015,56(17):1519-1521.

[3]杨柳,马海丽,葛莉,等.不同灸温对脑卒中患者肢体痉挛疗 效的影响[J].康复学报,2018,28(4):22-26.

[4]卢圣锋,尹海燕,唐勇,等.瞬时感受器电位及其与艾灸温热 效应机制研究结合的思考[J].针刺研究,2012,37(2):151- 154,160.

[5]黄凯裕,梁爽,孙征,等.艾灸温通效应的启动机制分析[J].中 国针灸,2017,37(9):1023-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