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辅导在贫困大学生生涯规划能力提升中的应用——辅导员工作案例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2
/ 3

团体辅导在贫困大学生生涯规划能力提升中的应用——辅导员工作案例分析

陈琦

华南农业大学人文与法学学院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逐渐严峻,而贫困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加强贫困大学生的生涯指导具有重大意义。为了尊重个性,帮助贫困大学生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探索科学的职业发展道路,笔者尝试使用团体辅导作为贫困大学生群体生涯指导的有效工具,效果良好。

案例基本情况

本科毕业生学生A,女,汉语言文学专业。家在粤北较贫困地区,已入家庭困难学生库。性格腼腆不自信,成绩中等,大学期间较少参与社团、班级活动,综合能力不突出。毕业季来临,迟迟未落实就业单位。

笔者及时与其进行面谈,A学生表示,迟迟犹豫未落实就业,出于以下考虑:一是家庭条件一般,希望未来能在一线城市工作;二是参加过考研,但分数不理想未过线,犹豫是否“二战”继续备考,但经济压力偏大;三是考编、考公不太顺利,几次考试都没有成功,但本人倾向较稳定的工作岗位就业,考虑是否要“二战”;四是由于考试备考,并未花精力在普通企业岗位招聘上,连个人简历都未制作,想到参加面试更是有畏难情绪;五是自认为大学在外兼职多,没有担任学生干部,综合能力不够,成绩和专业能力一般。

案例解决方案】

一、案例原因分析

(一)学生层面

A学生出现“慢就业”现象,从表面上看,是求职能力的缺乏,如简历制作技巧匮乏,缺少面试经验,具有畏难情绪等。实际上,是A学生在低年级时未进行合理的生涯规划,厘清自己的生涯目标,并按照外部实际和内在发展实施计划。

1.自我认知模糊。自我认知是个体进行生涯规划的基础。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许多贫困大学生在自我认知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对本人的性格、兴趣、价值观、能力等要素认知比较模糊。对喜欢什么职业,优势能力是什么,适合什么职业了解不清晰,容易随大流,没有针对个性去选择职业岗位。

2.职业环境认知不到位。许多贫困大学生没有合适的平台资源去接触职业环境,部分贫困大学生课余时间还需兼职挣取生活费,大多是体力劳动或重复性劳动,不一定与专业或兴趣相关,导致其对职业内容、职场环境、职业回馈等外部环境不清晰,部分学生盲目选择考研、考公、考编。

3.就业取向功利,职业定位不合理。贫困大学生大多承载整个家庭的希望,渴望他们用知识改变命运,对就业期望值偏高。部分贫困大学生取向功利,过分看重经济条件,职业目标大多聚焦在大城市、大企业、大机关,看重高收入、高福利、高地位。

4.自卑心理作祟,求职信心不足。由于家庭经济条件限制,物质条件相对匮乏,贫困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所具备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资源处于劣势,许多贫困大学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对就业无所适从,部分学生选择了“逃避”。

5.个人综合能力一般,缺乏求职技巧。部分贫困大学生因自卑心理较少参加社会实践,锻炼机会少,个人综合能力一般,缺乏求职期间必备的信息搜集、简历制作、面试技巧等技能,求职面试时有一定的劣势。

二、案例解决方法

(一)A学生个性问题解决方案

A学生对自身和社会环境的认知不清,求职能力缺乏,职业素质不强。更由于职业目标不明确,导致时间规划不明,自信心收打击,恶性循环,具有畏难情绪。辅导员针对A学生的情况,及时进行了以下处理:

1.个体咨询,厘清目标。通过个体职业咨询的方法,指导学生使用“职业决策平衡单”衡量利弊,帮助A学生厘清短时间内自身的职业目标为“在本地较稳定企业寻找与专业符合的岗位就业”。经过咨询和测评后,发现A学生虽然职业经验不多,但性格沉稳较细心,更能胜任行政、文秘等岗位。

2.班主任、家校多方位联动。及时与其班主任取得联系,沟通学生情况,针对A学生制定精准联动帮扶计划。联系家长,了解家庭和个人具体情况。

3.精准扶困解决具体困难。结合实际情况,指导A学生及时申请符合要求的“求职创业补贴”等专项补贴,一定程度上解决生活困难。

4.针对焦点快速提升求职技巧。笔者建议A学生一周内制作好个人简历,并结合其个人情况指导,提出修改意见,转介其参加学校举行的专家简历门诊。

5.双向打通招聘信息渠道。向A学生其推送合适的企业招聘信息,向合适需求的企业直接推荐简历。

6.持续跟进,定期复盘。推荐岗位后,对A学生的面试情况和应聘结果保持关注,定期面谈,复盘其求职情况并根据实际进行调整。

(二)贫困大学生共性问题解决方案

作为辅导员,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还要增加“造血”功能。通过A学生个体现象,立足“扶贫、扶智、扶志”三结合原则,挖掘出贫困大学生群体共性的生涯规划特性,提出一系列应对措施:

一是针对高年级贫困毕业生:

1.面向贫困毕业生开展专题讲座、小型沙龙,通过模拟面试提高就业困难毕业生的面试技巧和能力。

2.建立贫困毕业生数据库,一对一精准跟进,筛选生源地、岗位特性等职业元素后定向推送合适的企业招聘信息。

3.摸查排查就业困难的贫困毕业生,结合实际开展一对一个体职业咨询,无法解决的视情况转介至就业指导中心或心理辅导中心进行专业咨询。

4.积极开展访企拓岗,拓宽贫困毕业生就业岗位资源库。

二是针对低年级贫困生:

针对低年级学生特点,及早进行生涯启蒙,帮助低年级贫困生树立合理的择业观,进行良好的学涯规划。针对类似背景,具有相同问题的群体,可以使用“团体辅导”的方式进行教育。生涯规划团体辅导是一种新式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在团体工作者的带领下,由一群在生涯规划方面有共同需要和问题的贫困大学生共同参与,通过一定的活动与人际互动,相互启发、引导、支持、鼓励,成员在体验中成长、学习并改进其观念、态度和行为方式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

三、《求职技能提升与职业发展》团体辅导项目介绍

笔者结合学校贫困生励志强能工程“竹铭计划”开设《求职技能提升与职业发展》团体辅导,每学期参与人数限定20名大一、大二学生,共开展6次,每次2.5小时。通过激发贫困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促使其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提高就业力和生涯管理能力。

(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生涯指导、求职指导与帮扶助困、思政教育有机融合

依据贫困大学生成长背景、心理特点等进行项目设计,强化训练贫困生较为缺乏的求职实践技能、社会探索技能等。结合“育德与育才相统一、思政课程与生涯教育相统一、普遍要求与分类指导相统一”的理念,把知农爱农融入课程课堂、知识教育、社会实践等各环节,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引导大学生关注就业政策,通过丁颖院士、卢永根院士等一批农业科学家的楷模事迹,厚植毕业生家国情怀,结合“立德树人为根本,为强农兴农为己任”的工作理念,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导向、以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目标,引导毕业生服务基层,到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层就业创业。立足学科特色和专业特色,致力于培养学农爱农型人才,鼓励和引导学生到农村基层就业、到涉农企事业单位就业。

(二)以“全程化指导”为主线,求职技能与职业发展互促共进

紧密贴合学生就业实际,贯穿学生求职全过程,聚焦学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结合用人单位需求,逐项拆解,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的求职技能,从而更好地规划自身的职业发展道路。《求职技能提升与职业发展》团体辅导内容共设计六大板块,围绕企业认知、招聘流程与简历、求职礼仪形象、面试实战、职场适应、职业发展等主题,细化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体验求职全过程。

表1 团体辅导内容设计

板块

主题

内容

1

企业认知

1.了解学生对职业与企业的认知情况

2.形成正确的行业认知与企业认知

2

招聘流程与简历

1.了解及体验常见招聘流程

2.撰写企业招聘公告

3.简历的构成与特点

4.求职简历撰写与投递

3

求职礼仪形象

1.求职准备的重要性

2.求职面试的基本礼仪

3.求职过程中如何呈现良好的个人形象

4

面试实战

1.求职面试的形式与注意事项

2.如何做好自我介绍

3.如何应对面试中的各类问题

5

职场适应

1.从学校到职场的心态转变

2.沟通的关键性

3.能力四象限

6

职业发展

1.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性

2.撰写本人生涯档案

3.制定职业发展计划

(三)以学生为中心,互动式、体验式与项目式设计贯穿全程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参与感,本团体辅导项目积极创新形式方法,将互动式、体验式与项目式设计贯穿全过程。《求职技能提升与职业发展》采取职场案例、角色互换、情景体验、主题游戏等多样化丰富课堂,尤其是鼓励学生组成小组完成设计项目,提升大学生职业规划的针对性和实践性,增强项目实效。同时,课程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穿插了破冰、小组讨论、小组分享等活动,旨在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通过情景模拟、师生互动等形式,鼓励学生多发言、多交流,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团体辅导在贫困大学生生涯规划教育中展现的特性

1.补充性:个体咨询是高校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辅导的重要手段,但耗时长,覆盖面小,大部分高校学生数量巨大,符合资格的咨询师远远不足以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团体辅导则可作为职业指导个体咨询的有效补充,将学生群体中具有共性问题的人群集合起来,针对性的开展团体辅导,使大学生职业指导的有效覆盖面更广。

2.实效性:团体辅导时,可以利用场地优势、人数优势,使用学生更喜爱的分组活动、游戏体验、情景模拟、视频观看等活泼有趣的辅导形式,配合专业解读和分析,把原本枯燥的职业生涯指导、求职技能指导等知识传授转化为大学生更容易接受的形式,在体验中探寻和感悟生涯,大幅度提高大学生职业指导的效果。

3.针对性:结合本次案例,贫困大学生大多在成长过程中对企业、职业世界了解不深,为了他们能尽早地开始针对自己的理想岗位进行合理的规划,可以结合团体辅导、课外体验等方式,在大学低年级尽早对他们进行职业认知指导和教育,鼓励他们结合认识自我、认识职业、职业决策、实施计划等步骤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四、工作成效

(一)A学生跟进情况

经过个人咨询和求职技巧指导后,帮助A学生梳理出短时目标为本地民营企业。梳理出个人优势为性格细心沉稳,具有一定的专业素养。学生制作好个人简历,在广州本地参加了数个企业面试招聘。几个月后,最终在毕业后应聘上一个本地教育培训公司担任行政工作,本人对就业满意度较高。

(二)《求职技能提升与职业发展》团体辅导

依托学校“竹铭计划”,自2020年开始,笔者每学期开展《求职技能提升与职业发展》团体辅导,参与学员反应良好,本项目已入选2022年华南农业大学就业创业金课。

【经验与启示】

对贫困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扶,需以“扶贫、扶志、扶智”三结合原则为基础,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成长成才。

一、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坚持“以生为本”思想

针对贫困学生的实际困难,要求辅导员在工作中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掌握学习生活情况,根据家庭情况、困难程度、心理诉求等,精准识别贫困就业困难学生,实施差异化帮扶。辅导员自身要具备良好职业素养,不断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知识,熟悉就业政策,提高就业指导能力。

二、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贯彻立德原则

教育帮扶贫困学生时,除了通过经济资助解决问题,价值观的引导帮扶比物质帮扶更重要。辅导员要以“立德树人”为原则,把扶助与育人有机融合,将对贫困学生的就业指导与理想信念教育、自强感恩教有、心理健康教有相结合,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自立自强现念,全面提高综合素质,激发成长内在动力,实现自我价值最大化。

三、遵循教书人规律,践行三全育人”理念

发挥多部门、多平台优势,贫困大学生生涯规划教育全程化、全体化。贫困大学生生涯规划教育前移,贯穿大学全过程。班主任、专业老师、家长、朋辈共同打造良好的协同育人环境,加强与党建引领、教育教学、校园文化等工作的互融互促。强化校地、校企合作,不断夯实贫困大学生的专业基础,增强应用能力,提升综合素质,为其成长成才保驾护航。

【资源链接】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令第43号)

《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发〔2016〕31号)

骆莎、林晋.团体辅导在贫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运用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2年第34期.

李含悦.加强贫困大学生就业帮扶路径[J].经济研究导刊,2023年第3期.

蒋静.高校贫困生“四位一体”资助育人模式探究——辅导员工作案例分析[J].智库时代,2020年第1期.

柳琼雯.资助育人视阈下贫困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探究[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年第2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