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护理专业学生特点及教育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2
/ 2

中职护理专业学生特点及教育对策

朱琳

漯河技师学院  漯河市郾城区 462000

要:中职护理专业是培养具备一定医学知识和护理技能的专业人才的重要教育机构。随着社会对护理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提高中职护理专业的教育质量成为当务之急。本文旨在探讨中职护理专业学生的特点及教育对策,以期为提高该专业学生的素质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职;护理专业;学生特点;教育对策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护理专业越来越受到重视。中职护理专业作为培养护理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其教育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1]。因此,针对中职护理专业学生的特点进行教育对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中职护理专业学生的特点

(一)文化基础相对薄弱

由于中职学校的入学门槛相对较低,导致学生的文化基础相对薄弱。而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也就会对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存在困难。这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对其未来的职业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限制。

(二)学习动机不足

很多中职护理专业学生的学习动机不足,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动力。这主要是由于学生对自己的未来职业规划不够清晰,或者对护理专业的认识不够深入,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缺乏主动性。

(三)自我意识较强但自信心不足

中职护理专业的学生往往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对自己的想法和需求有清晰的认识。然而,由于学习和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他们往往容易自信心不足。这对他们的学习和未来的职业发展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2]

(四)动手能力强

动手能力强是中职护理专业学生的一大特点。由于护理专业的实践性强,学生需要具备快速适应和掌握实际操作技能的能力。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实践操作教学,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帮助学生掌握护理技能。同时,教师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更好地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

(五)社交能力较强

中职护理专业的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需要有较强的能力,需要与人沟通、交流和合作。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提供更多的交流和合作机会,帮助学生提高人际交往能力[3]。同时,教师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领导能力,以更好地适应护理工作的需要。

二、中职护理专业教育对策

(一)优化课程设置

在课程设置方面,需要注重人文社会学科课程的比重,这不仅有助于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还能增强其人文素质,促进其专业素质水平的提升。在护理专业课程中,可以增加人文社会学科课程,如护理心理学、护理伦理学、人际沟通等。这些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文关怀和职业道德,提高其与患者沟通的能力,增强其同理心和责任感。此外还可以调整教学计划,增加人文社会学科课程的比重,同时为学生留出更多的发展空间,确保学生实践能力的增强。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护理技能,同时提高其综合素质和职业发展能力。引入一些交叉学科课程,如医学社会学、医学心理学等,这有助于学生从多角度理解护理工作,提高其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在课程设置中需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如增加实验课、临床实习等。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实际操作技能,提高其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引入新的课程模式

引入新的课程模式是提高中职护理专业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新的课程模式可以打破传统教学的“填鸭式”桎梏,让学生更早地接触护理专业,同时增加实践课程,加强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其中,PBL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通过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来促进学习和思考。在护理专业教学中,可以引入PBL教学,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来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此外,翻转课堂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将传统的教学过程颠倒过来,让学生在课前预习和自主学习,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引导和讲解。在护理专业教学中,可以运用翻转课堂模式,让学生在课前预习和实践操作中发现问题,并在课堂上与教师进行交流和讨论。而在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方式,通过小组内的合作和交流来促进学习。例如,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实践操作、交流经验和讨论问题,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和合作能力。这些新的课程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其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职业发展的需求。

(三)严抓思政,培养责任意识

在中职护理专业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政素质和责任意识是护理专业的基本要求。对此,中职学校应该开设思政课程,包括职业道德、职业素养、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内容。通过思政课程的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职业操守,增强其责任意识[4]。在护理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政素质和责任意识。例如,在讲解理论知识时,可以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等方面的内容。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同时,培养责任意识和职业素养。例如,可以安排学生参与临床实习、志愿服务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职业责任和职业精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通过校园文化的熏陶,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思政素质和责任意识。例如,可以举办主题班会、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受到教育。与家长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思政素质和责任意识。家长应该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表现,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还可以邀请优秀的医护人员、校友等来校进行演讲或分享经验,让学生了解职业发展和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内容。通过榜样的引领作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培养其责任意识和职业精神。这些措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为其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束语

综上所述,针对中职护理专业学生的特点,教育者应该采取鼓励、关怀、引导等措施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管理能力;同时采取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提高其职业适应性和竞争力。通过这些对策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提高中职护理专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为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洪艳.中职护理专业学生特点及施教对策分析[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1(3):1.

[2] 曾晓英黄玲.护理专业学生关爱能力教育对策[J].山海经:教育前沿, 2021, 000(019):P.1-2.

[3] 杨金玲.中职学校学生思想特点及其教育对策的研究[J].世纪之星—交流版, 2022(14):0136-0138.
    [4] 陈熙栩.护理专业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饮食保健 2021年10期, 221页,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