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患者并发压疮的临床特点及护理要点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2
/ 2

糖尿病足患者并发压疮的临床特点及护理要点探讨

高洁,鲁义玉,何娇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安徽合肥  2300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糖尿病足患者并发压疮的临床特点及护理要点。方法:从本院选取糖尿病足患者共计40例,在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区间,随机法分为2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分析其并发压疮的临床特点,比较两组的压疮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经展开对压疮发生率的进行评测,得出观察组的相关数据居更低(P<0.05)。就护理满意度而言,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相关数据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压疮的临床特点包含营养不良、皮肤长时间受压、未及时清洁皮肤等,针对糖尿病足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可降低压疮发生,得到较高的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糖尿病足;压疮;临床特点;护理要点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并发症,也是导致糖尿病死亡和致残的重要原因[1-2]。通常糖尿病足患者需要长期卧床休息,卧床久后容易造成压疮[3]。临床研究表明,糖尿病足患者压疮发生情况较高,对其采取有效的措施,可以降低压疮的发生,得到较高的护理满意度[4]。于是,本次研究就糖尿病足患者予以选取,就综合护理模式开展,探讨其并发压疮的临床特点及护理,现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本院选取糖尿病足患者40例,在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区间,随机法分为2组,每组各20例。观察组中,年龄阶段在55~68岁,平均测验值经求取为(60.04±2.55)岁。对照组中,年龄阶段在54~67岁,平均年龄经过计算得出为(60.13±2.37)岁。组间基线可比(P>0.05)。纳入标准:均为糖尿病足的患者;在本医院相关资料齐全;能够正常沟通的患者;自愿参与这次的研究。排除标准:患有精神疾病;即将死亡的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其措施包含入院进行健康宣教、提供舒适的环境、定期为患者进行皮肤护理等等。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如下:(1)营养支持: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营养均衡搭配,适当补充矿物质,增强患者机体抵抗力及组织修复能力。(2)糖尿病足的护理:每天定期检查患者的足部情况,告知患者用温水泡脚。(3)清洁护理:床单被褥保持清洁平整,指导患者穿纯棉衣物。告知排便排尿后应该清洁局部。(4)活动护理:为患者进行局部或全身的按摩,协助患者做全范围关节活动训练,以便维持关节的活动度,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增强皮肤抵抗力。(5)体位护理:协助患者经常变换体位,两小时翻身一次,翻身时间根据病情状况及时调整,必要时每小时翻身一次,在翻身过程中,尽量将患者身体抬起,避免拖拉推等动作导致皮肤擦伤。

1.3观察指标

(1)压疮发生情况:根据美国全国压疮顾问小组2007年最新分类,压疮分为I期(淤血红润期,可表现为红肿热痛,皮肤完整,受压后可出现不褪色的局限性红斑)、II期(炎性侵润期,表现为粉红色创面,可出现水疱,水疱破溃后可导致患者出现疼痛感,表皮和部分真皮缺损,无坏死溃疡产生)、III期(浅度溃疡期,表现为水疱增大破溃,有黄色渗液,全层皮肤破坏,可见皮下脂肪,但骨骼、肌腱或肌肉尚未暴露)、IV期(坏死溃疡期,表现为感染扩散,坏死组织发黑,伴有骨骼、肌腱或肌肉外露,可导致败血症),根据其分期评估压疮发生情况。

(2)护理满意度情况:护理后对其相关患者实施满意度调查,其调查表为本医院自制,分值范围在0-100分,共20题,每题5分,分为非常满意(86-100分)、较满意(61-85分)、不满意(0-60分)三个阶段,其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较满意例数)/总例数乘以100.00%,所得分越高满意度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依据SPSS22.0实施统计,组间计数在开展表述工作时,运用(%),经χ²检验得出最终结果,组间计量则运用(),经t施以检验得出最终结果,P<0.05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压疮发生率

观察组的压疮发生率更低(P<0.05)。

表1 压疮发生情况 [n(%)]

组别

n

I期

II期

III期

IV期

总发生率

观察组

2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对照组

20

2(10.00)

1(5.00)

1(5.00)

1(5.00)

5(25.00)

χ²

-

-

-

-

-

5.714

P

-

-

-

-

-

0.017

2.2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的满意度相关数据更高(P<0.05)。

表2护理满意度 [n(%)]

组别

n

完全满意

比较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度

观察组

20

15(75.00)

4(20.00)

1(5.00)

19(95.00)

对照组

20

12(60.00)

2(10.00)

6(30.00)

14(70.00)

χ²

-

-

-

-

4.329

P

-

-

-

-

0.037

3讨论
     压疮,又称压力性损伤,是临床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不是原发疾病,大多是因为疾病后未得到良好的护理导致,严重的压疮可继发感染,引起败血症,能危害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对此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护理措施

[5-6]。在本研究中,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压疮护理、对皮肤组织进行清洁等综合护理,可减少压疮发生。

经过分析得出,糖尿病并发压疮的临床特点:其一,营养不良,是由于糖尿病足患者受胰岛素影响导致蛋白质摄入不足,引发营养不良;其二,自我管理不当,如果患者未能养成检查自身衣服是否干净等良好清洁习惯,也容易导致出现压疮;其三,皮肤长时间受压,由于糖尿病患者需要长时间卧床休息,活动受到限制后,导致局部组织受压;其四,未及时清洁皮肤,如果对糖尿病患者未及时清理皮肤,导致皮肤潮湿,很容易导致皮肤屏障受到破坏。

结果显示:干预后,得出观察组的相关数据更低,护理满意度相关数据高于对照组(P<0.05)。可见,对糖尿病足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可以降低压疮发生,效果显著。

综上,营养不良、皮肤长时间受压、未及时清洁皮肤等为糖尿病足并发压疮的临床特点,对糖尿病足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可降低压疮发生,得到较高的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陈英,袁丽,李饶,杨小玲.糖尿病足患者压力性损伤危险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基础医学与临床,2021,41(02):254-256.

[2]王宏宇.整体护理干预联合VSD技术对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的影响[J].临床研究,2020,28(10):191-193.

[3]杜海燕.分析糖尿病足患者并发压疮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A2):338-339.

[4]权英娜.糖尿病足患者并发压疮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分析[J].皮肤病与性病,2020,42(06):927-928.

[5]程楠楠,孙辉萍,王微.中老年糖尿病足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的影响因素分析及预防策略探讨[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2,8(07):45-48.

[6]徐舒婷.糖尿病足患者并发压疮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J].皮肤病与性病,2018,40(02):297-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