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护理方案在俯卧位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3
/ 2

优化护理方案在俯卧位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效果观察

王亚宁、左茹、李超娟

咸阳市中心医院  陕西省咸阳市  712000

【摘要】目的:观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应用俯卧位通气治疗过程中应用优化护理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试验对象为ARDS患者,收集整理时间为2020.7-2022.10,共纳入84例,均予以俯卧位通气治疗,以不同的就诊顺序为依据分成42例/组的两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案的为对照组,实施优化护理方案的为研究组,两组对比氧合指数、血气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均比干预前OI、PaO2、SaO2高,比干预前PaCO2低,其中研究组各项变化优于对照组,组间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进行俯卧位通气治疗期间辅助优化护理方案,有利于对氧合指数、血气指标等进行有效改善,保障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全面普及。

【关键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俯卧位通气;优化护理方案

    ARDS是临床常见的危急重症之一,治疗难度大,死亡率极高。其主要是由创伤、休克、严重感染、手术等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典型特征为非心源性肺水肿、进行性低氧血症,病情特点为发病急、预后不佳,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目前临床针对ARDS往往采用机械通气的方式进行治疗,其可对血气指标进行有效改善,促进血氧饱和度提升,恢复通气的同时改善灌注,加快肺功能复苏速度[2]。传统机械通气以仰卧位为主,随着近年来临床方面对ARDS的深入性研究,发现调整为俯卧位则更能够改善通气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俯卧位通气治疗ARDS过程中如果可以给予高效、优质的护理干预配合,则更有利于保障临床疗效。本文将在本院进行俯卧位通气治疗的84例ARDS患者确定为试验对象,具体展开以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试验对象的时间为2020年7月至2022年10月,84例均为接受俯卧位通气治疗的ARDS患者,依据就诊顺序不同分组,42例录入对照组,男患者28例,女患者14例;最小年龄26岁,最大年龄87岁,年龄均值(53.8±3.7)岁。42例录入研究组,男患者29例,女患者13例;最小年龄27岁,最大年龄86岁,年龄均值(53.7±3.6)岁。临床资料相比,未有统计学差异存在,P>0.05。

1.2方法

    两组进行俯卧位通气治疗时以Puritan BENNETT840呼吸机为主,镇静用药为咪达唑仑、丙泊酚,将呼吸道中的分泌物冲洗吸尽以后,通过软垫将双肩、髂部垫高,保证胸腹部正常活动,头略微向一侧偏,妥善固定导管,中心静脉压保持在稳定状态,间隔2-4h变换1次体位,以患者耐受程度为依据决定俯卧次数、时间。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方案,各相关护理操作遵医嘱进行即可。研究组选择优化护理方案,具体内容如下:治疗过程中需要对各生理指标变化进行密切监测,通过最恰当的方式协助患者将翻身动作完成,对其疾病状况进行全面了解和充分掌握,各导管均要保证不移位、脱出、反折、扭曲或受压迫[3]。对各管道进行妥善安置后,指导患者保持一定时间的靠一侧侧位,再向俯卧位转变,接受气管切开的患者,正中部位气管插管应向一侧偏。对血氧饱和度、血压、心率等进行严密监测,同时对患者有无负性情绪进行评估,实施针对性心理疏导和抚慰,支持和鼓励患者勇敢、乐观的面对自身疾病,细致介绍疾病知识和治疗方案,分享成功案例,以增强患者治愈疾病的信念和决心。

1.3观察指标

    干预前、干预后均需要检测两组氧合指数的变化,同时通过血气分析仪测定相关血气指标,包括PaO2(动脉血氧分压)、SaO2(血氧饱和度)、PaC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

1.4统计学分析

    试验数据的统计处理用的为SPSS25.0软件,()用以表示计量资料,对比则用,t检验,如P<0.05,则表示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干预前两组OI、PaO2、SaO2、PaCO2均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PaCO2显著低于对照组,OI、PaO2、SaO2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 1 氧合指数、血气指标改善情况对比()

组别

OI(mmHg)

PaO2(mmHg)

SaO2(%)

PaCO2(mmHg)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研究组(n=42)

314.54±32.31

453.74±12.83

50.43±3.45

67.53±3.67

75.32±3.56

80.64±3.45

68.74±3.63

61.35±3.18

对照组(n=42)

316.43±31.56

411.06±17.72

50.47±4.24

83.15±3.60

75.25±3.46

94.36±1.45

68.26±3.56

51.35±3.04

t

0.2712

12.6433

0.0474

19.6909

0.0914

23.7595

0.6118

14.7312

P

0.7869

0.0000

0.9623

0.0000

0.9274

0.0000

0.5423

0.0000

3 讨论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在临床中并不少见,及时予以俯卧位通气的方式治疗,可使处于萎陷状态中的肺泡再一次开放,同时对背侧肺泡复张起到促进作用,从而让单位肺通气量增加,有效引流肺内分泌物,切实提高临床疗效[4]。然而,治疗过程中如果想要将影响治疗顺利进行的因素和影响最终治疗效果的因素最大限度的消除,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概率,确保临床疗效和预后,那么就有必要医护人员予以合理、有效、系统的护理措施配合。

    优化护理方案实际上是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前提下,对宣教指导、体位干预、导管护理、心理干预等各护理措施进行优化,以期取得更为理想的临床护理效果,降低不良时间发生率[5]。优化护理方案强调“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服务理念,其要求最大限度的对患者生理、心理需求进行满足,以促进临床治疗效率的提升,保证预后转归[6]

    通过本次试验发现,研究组干预后的PaCO2显著低于对照组,其OI、PaO2、SaO2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由此足以表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进行俯卧位通气治疗期间辅助优化护理方案,有利于对氧合指数、血气指标等进行有效改善,保障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全面普及。

参考文献

[1] 殷文超,刘莅欣. 俯卧位机械通气在重症肺炎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的疗效分析[J].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22,50(9):1054-1056.

[2] 梁欢,王伏东,蒋丽军,等. 俯卧位通气在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临床应用[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2,26(14):114-118.

[3]肖百芳,张亚娟,肖岳,等.俯卧位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现代医院.2020,(5):738-740.

[4]马红梅.俯卧位通气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及护理干预探究[J].饮食保健.2019,(30):244.

[5]邓洁,黄力,黄冠宇,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予以俯卧位通气的效果以及护理措施[J].中国医药科学.2017,(2):106-109.

[6]米洁,黄桃,高西.俯卧位通气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及护理干预研究[J].重庆医学.2017,(14)1904-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