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3
/ 2

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研究

巩敏焕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       陕西  西安  712046

会计工作转型发展和信息技术革命正在改变着会计教育环境,培养综合型职业技能人才在职业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高职院校作为职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和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趋势下发生了显著变化,这一点尤其体现在高职院校的会计教育教学中。会计作为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实践性学科,实践应用能力是高职院校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点。但是,对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调查发现,其在教育教学方面存在很大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很难满足企业对会计人才能力的需求目标,教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与企业间的合作,人才培养不符合实际需求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学生的就业率是是衡量学校办学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准然而,当前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很少,或者流于形式,这就造成学校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无法精准把握企业的需求。相比于其他学科,会计专业需要更强的实际操作,如果学生没有机会到企业参加实践,就很难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学校和企业之间需要建立深层次合作,才能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会计人才。

(二)教师队伍缺乏专业性,信息化教学能力不足

当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师队伍来看,很多教师都是从事教育研究,虽然拥有良好的理论知识储备,但是缺乏实践工作经验,因而在教学过程中会出现知识讲不深、讲不透,与企业实际脱节的现象。尤其是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财务数字化、智能化对会计专业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很多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师都是从教几十年的老教师,对于计算机的运用和财务软件并不熟练,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实习管理工作,基本流于形式

目前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多数流于形式,只求签约数量,缺乏产学研的深度合作质量,学生也难以深入企业一线进行实际锻炼。会计类专业学生基本是分散实习,有的实习岗位与会计类专业脱节,学生分散在各行各业不同单位,实习内容没有规范,实习处于真放养 状态,实习质量难以保障。除了真放养,还有假实习。据调查,高职会计类专业学生有半数因备考专升本而没有参加实习。学校考虑到学生的发展多数都默许和支持学生参加专升本考试。从教育管理角度讲,加强实习管理工作才能保障人才培养的质量,但是从情理上讲,学生全力备考也值得鼓励,因此半真半假的实习材料一般都默认得以通过。但是这种做法,一方面冲击了会计类行业秉持的诚实守信原则,另一方面也令会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毫无严肃性可言,在学生看来,实习环节可有可无。

(四)社会实践活动,缺乏完整系统有效指导

社会实践活动教育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和认识社会的重要途经,也是提高专业学习认识、加强社会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但是,当前院校对学生社会 实践活动要求空泛,实际落实少,覆盖面小,形式单一,社会实践活动内容安排与专业所学联系少。在活动管理中组织安排缺少挑战意识和专题设计,教师参与程度低,对学生指导不足,缺乏考核激励,学生积极性不高,敷衍对待,大部分只是参观走访,没有与企业当前需求以及专业发展相结合,社会实践效果缺乏有效的检验与评价。

  二、改善实践教学的措施

(一)加强校企合作,提高人才的岗位适配性

高职会计人才的培养应采取学校和企业双主体育人模式,邀请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与编写,课程体系中应增加实践课时,对专业课程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课程内容与企业岗位实际需求相匹配,实施教学方法改革,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表现、思想状况、工作与学习态度、工作能力,结合期中、期末的考核,为实践教学改革提供切实的、科学的依据。

(二)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改革教师队伍、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是当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亟需改革的重点。第一,采用合适的激励奖励政策鼓励教师到相关企业进行实践,使其在积累实践经验的同时能够对企业会计的具体工作流程和分工有更加细致的了解,便于为学生讲解。第二,开展校企合作,共同建立、发展和培养教师队伍。一方面,可以聘用会计从业工作时间长、经验丰富的人员到学校担任实践课兼职教师;另一方面,可聘请专业会计人才进行讲座或者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与能力。第三,培养教师的计算机、多媒体、互联网的应用能力,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水平。

)探索实习管理的新路径

会计类专业实习涉及学生、高校、企业、行业、政府多方,涉及单位多,利益诉求不统一,场所分散,风险高,管理难度大,所以实习改革是系统性工程,必须下大力气建立全面、系统、完善、良性互动的协调保障机制和监控制度。在宏观层面,应强化大学生实习的公共服务制定国家层面的大学生实习条例,加大政府调控和扶持力度,为建立多方协同合作的长效机制提供条件。在微观管理层面,学校应加强建立稳定的校内和校外实习基地,教学经费应满足学生实验、实习、设备更新、教育研究、教育管理等工作需求,明确学校专业、实习单位、实习生三方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强化学生实习管理的契约合作,建立激励企业全面参与人才培养的运行机制。学校层面要逐步完善教师实习巡查制度和学生实习效果评价制度,教育主管部门认真履行教育督导职责,建立实习管理专

项督导制度。

(五)加强社会实践活动的系统化指导

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纳入毕业要求学分,大力倡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师生合作制定社会实践活动方案,明确实践活动目的、时间、地点、活动内容、日程安排等具体细节,将教师参与指导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与教师绩效挂钩,充分发挥教师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指导作用。建立检验社会实践活动效果的有效机制,学生通过社会实践,躬耕财会实务,磨练实践能力,学用相长,知行合一,增长才干。

参考文献

[1] 王华,赵栓文,舒伟,曹健.中国会计教育改革与发展蓝皮书(2020)[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21:21,107.

[2] 王佳宝.财务共享背景下会计实验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0(23):136-137.

[3] 卜伟,梁佳.新时代高职会计教育工作分析[J].辽宁高职学报,2020(10):97-101.

[4] 余丽生.关于会计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J].财务与会计,2020(15):78.

[5] 宫义飞,李佳玲,李沛樾等.智能财务时代下管理会计人才培养路径选择[J].会计之友,2020(16):44-50.

基金项目: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教改课题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以会计专业为例(JG202114)。

基金项目:陕西省高等学会民办高校专项课题BOPPPS 混合教学模式在课堂思政教学范式的实践研究(XGHZ2220))

基金项目:陕西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课题基于高职学生发展的 CIPP+GAT 课程思政评价模式构建研究(2023SZX358)

作者简介:巩敏焕(1980-),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