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络拔罐联合针刺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3
/ 2

刺络拔罐联合针刺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董丝丝

陕西省人民医院  陕西西安 710075

摘要:目的:分析刺络拔罐联合针刺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8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观察组进行刺络拔罐联合针刺治疗,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结果:两组比较,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刺络拔罐联合针刺治疗肩周炎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刺络拔罐;针刺;肩周炎;临床效果

肩周炎是肩关节周围炎的简称,是发生于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的退行性慢性无菌炎症,临床表现为肩部疼痛和肩关节运动功能障碍,50岁以上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多由肩部外伤或长期劳损造成,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现代医学治疗本病以对症治疗为主,严重时手术治疗,但效果一般,易反复发作。中医刺络拔罐联合针刺治疗肩周炎,临床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诊治的68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男17例,女17例,年龄39~77岁,平均(57.34±3.26)岁,病程1个月至18年,平均(4.78±2.05)年;对照组男18例,女16例,年龄34~72岁,平均(56.58±3.45)岁,病程2周至20年,平均(4.75±1.89)年。入选标准:符合肩周炎的诊断标准,肩部疼痛,活动受限,上臂外展、上举、内旋等活动受限。排除急性软组织损伤、肩关节骨折或脱位、臂丛神经疾病,严重的心肝肾等脏器病变、肿瘤、感染性炎症者。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观察组采取刺络拔罐联合针刺疗法。刺络拔罐疗法:以肩关节间隙为中线划出直径约5cm的前、上、后3个圆形区域,医用酒精消毒,用梅花针连续叩击以上区域,以局部皮肤渗出血珠为度。取中号玻璃罐,止血钳夹酒精棉球,点燃后在罐内绕1~2圈后退出,立即将罐扣在叩击区域,留罐15分钟,隔日1次。针刺治疗:主穴有肩井穴、肩髎穴、肩髃穴、天宗穴、肩贞穴、曲池穴、阿是穴,可根据患者证候辨证加减,风寒加风池穴、风府穴,风湿加阴陵泉穴、足三里穴,瘀血加血海穴、合谷穴,气血亏虚加气海穴、关元穴、足三里穴,肝肾亏虚加太溪穴、太冲穴。针刺手法选用平补平泻法,得气后留针30分钟,每天1次。连续治疗1个月。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利多卡因加地塞米松局部注射,肩关节周围选取3~4个注射点,每个注射点4~5mL,每周1次,连续治疗1个月。两组均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

1.3观察指标

治疗1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痊愈:肩部疼痛症状完全消失,肩关节活动范围恢复到正常水平;显效:肩部疼痛症状明显缓解,肩关节活动范围明显改善;有效:肩部疼痛症状基本缓解,肩关节活动范围部分改善;无效:肩部疼痛症状未缓解,肩关节活动范围无明显改善。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1个月的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表1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比较

组别

例数

治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

34

18

6

1

97.06%

对照组

34

16

2

8

76.47%

χ2

-

-

-

-

-

6.2222

P

-

-

-

-

-

0.0013

3讨论

临床上,肩周炎的发病率逐年提高,患者的肩部疼痛和放射痛,可引起上肢、颈部、肩胛部等疼痛,肩关节功能活动受限,导致上肢提物无力,肩部外展、上举、内收等动作无法完成,对患者的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多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称肩周炎为“漏肩风”“冻结肩”“肩凝症”,属于痹证的范畴,是由慢性劳损,过度劳累,气血虚弱,筋脉失养,腠理不固,感受风寒湿外邪,痹阻于筋骨、经脉,气血壅滞,不通则痛,而导致的肩部疼痛和活动不利。肩周炎在中老年人中多发,是因为中老年人气血羸弱,肝肾亏虚,不能推动体内气血正常循行,使血行迟缓,瘀滞为痹。肩周炎的治疗原则是行气活血,舒筋通络,散结止痛。刺络拔罐疗法和针刺疗法合用能够有效的改善肩周炎的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少,起效迅速,预后良好,经济实惠,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刺络拔罐疗法中刺络放血的作用是将瘀血排出,活血化瘀,散结通络,即将患病部位富含炎症物质的血液放出,加速新鲜的血液向病灶流动,从而改善患部的血液循环,加快组织修复。而拔罐治疗主要是通过负压作用,在患部产生良性刺激,使局部充血,毛细血管扩张,增加局部供血和血流循环。刺络拔罐可迅速祛除瘀血和风寒湿邪气,短时间内疏通经脉。

针刺疗法可调整气血阴阳平衡,起到疏通经脉,缓解痉挛,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等作用。所选取的穴位多在肩关节周围,发挥“近治作用”。肩井穴具有舒经活络、理气止痛、祛风清热、散结消肿的功效,属足少阳胆经,可使胆经的少阳之气像井水一样涌出来,将瘀滞的气血涤荡开来,调节全身气血。针刺肩髃穴可通经活络、散寒止痛,且肩髃穴为手阳明与阳跷交会穴,跷脉主司肢体运动,针刺可改善上肢运动功能。肩贞穴与天宗穴属于手太阳小肠经,小肠经脉循行经过肩胛部,可治疗肩后臑痛,起到舒筋利节、通络散结的作用。针刺曲池穴可清热疏风、解表通络及调理气血。阿是穴针对疼痛最明显的部位,可目的明确的达到疏通局部经气与祛除病邪等效果。

综上,采用刺络拔罐联合针刺的治疗方法对肩周炎患者进行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和肩关节功能障碍,且该疗法改善体内气血运行,预防瘀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阻止肩周炎的反复发作,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文胜,张云飞,王振亚。刺络拔罐联合针刺治疗疼痛期肩周炎的临床效果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62):63-64。

[2]夏伟民,梁珍珍。针刺配合刺络拔罐治疗急性期肩周炎的临床效果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20,36(24):3962-3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