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德育的渗透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4
/ 2

小学语文课堂德育的渗透研究

姓名:黄琼丽

单位:广东省高州市曹江镇曹江中心学校邮编:525234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教育的理念也逐渐发生变化。在传统的知识传授中,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开始重视学生的综合素养,包括道德品质的培养。小学语文课堂作为学生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的重要来源,承载着培养学生道德觉悟的重要任务。本文介绍小学语文课堂渗透德育的意义,并提出小学语文课堂德育的渗透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渗透策略

引言:小学语文课堂不仅是语言知识的传授场所,更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人文情感的重要平台。在这个阶段,学生的心智正在逐渐成熟,价值观和道德觉悟也在不断塑造。因此,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渗透德育内容至关重要,以培养有德有才的新一代公民。

一、小学语文课堂渗透德育的意义

小学语文课堂是培养学生德育的重要场所之一。语文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门能够培养学生思想道德、情感态度的学科。在语文课堂中,渗透德育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不仅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还有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首先,小学语文课堂渗透德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品德和道德观念。语文课堂中,学生接触到各种文学作品,包括寓意深刻的寓言故事、劝善谴恶的小品文以及伟人传记等等。通过阅读这些作品,学生了解到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以及如何选择正确的道德行为[1]。其次,小学语文课堂渗透德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态度。语文是一门富有情感的学科,文学作品中充满各种情感,如喜怒哀乐,爱恨情仇。在语文课堂中,学生通过阅读文学作品体验到不同情感的冲击和表达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情感认知能力。同时,语文课堂中的文学作品也能够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态度和价值观。

二、小学语文课堂德育的渗透策略

(一)文学作品的选择

选取适合年龄和心理发展阶段的文学作品至关重要,这些作品应当能够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道德思考,培养积极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教师选择一些富有启发性和情感温暖的文学作品。通过故事,学生理解勤劳、善良、助人为乐的美德,培养出乐于助人的品质。教师选择讲述友情和团结的作品,如《小兔子找萝卜》。通过这个故事,学生认识到友情的珍贵,学会分享和团结,培养出友善和合作的道德观念。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一些经典的寓言故事,如《三只小猪》和《乌鸦喝水》,这些故事常常蕴含深刻的道德教育内容。通过分析这些故事,学生理解工作勤奋、智慧、耐心等品质的重要性。他们从中学到诚实、守信等道德原则,这些都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品质。教师选择一些涉及家庭、友情、亲情、爱情等主题的文学作品[2]。这些作品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各种关系中的道德问题,如如何对待家人、如何处理友情纠纷、如何珍惜爱情关系等。通过与主人公的情感共鸣,学生深刻地理解道德决策的重要性,培养出尊重、理解、包容和爱的品质。教师选择一些反映社会问题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思考社会不公、艰辛生活、团结互助等议题。学生通过这些故事了解社会的不足之处,激发他们参与社会改革的愿望,培养出积极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判断力。

(二)阅读和讨论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学生不仅能够获得知识,培养道德思考和价值观。然而,如何有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以深化德育渗透是至关重要的。教师采用开放性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讨论文学作品中的道德问题。开放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例如,在讨论一个故事中的冲突时,教师问学生:“你认为主人公是否做出正确的决定?为什么?”这样的问题不仅鼓励学生分析情节和人物的行为,还能够培养批判性思维。教师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合作和交流。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讨论文学作品中的道德问题,然后在全班分享各自小组的观点和讨论结果。这种小组讨论不仅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还能够从不同角度看待道德问题,促进多元化的思考和理解。教师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并分享自己的观点。通过鼓励学生主动提问和表达,培养自信和表达能力。教师建立一个开放和尊重的氛围,让学生感到观点和声音都被重视,有助于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深化道德思考。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和情感体验。通过扮演故事中的角色,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人物的情感和道德冲突。他们从角色的视角思考道德问题,这有助于培养情感认知和同情心。通过情感体验,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中的道德教育内容,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教师帮助学生总结讨论的结果,提出结论和道德教育的启示。通过总结讨论结果,学生更好地理解道德问题的复杂性和多面性,形成自己的道德判断。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道德原则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帮助他们将道德观念转化为实际行动。

(三)角色扮演和情感体验

角色扮演和情感体验是小学语文课堂中渗透德育的有力工具,它们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文学作品中的道德教育内容,培养情感认知、同情心和道德觉悟。教师组织学生扮演故事中的主要角色,让他们亲身经历角色的内心感受和道德抉择。通过角色扮演,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人物的情感和思维,这有助于培养情感认知和同情心。例如,通过扮演主人公的角色,学生理解主人公为何会做出某种道德决策,以及这个决策背后的情感动机。教师引导学生用心感受文学作品中的情感,如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等。通过文学作品中的情感体验,学生培养同情心、包容心和自我认知。他们从文学作品中汲取情感养分,将其应用到现实生活中,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情感和需求。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表达和创造力,帮助他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教师通过一系列的情感体验活动来引导学生深入体验文学作品中的情感。例如,教师播放音乐、展示绘画、进行戏剧表演等多种艺术形式,以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教师组织学生写情感日记、创作诗歌、绘制情感图画,让他们用文字和图画来表达内心的情感。这些活动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促进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四)生活实践与文学联系

通过将文学作品中的道德教育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更加深入地培养学生的道德觉悟和实际行为。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学作品中的道德问题,并讨论如何将这些道德原则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例如,如果学生正在阅读一篇关于友情的故事,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如何对待朋友?他们是否能够像故事中的主人公一样坚守友情,帮助朋友渡过难关?这种联系帮助学生将道德观念转化为实际行动,培养出友善和合作的品质。教师引导学生反思他们自己的行为和决策,看是否符合文学作品中的道德原则。学生记录日常生活中的情境,然后思考他们在其中的行为是否符合正义、诚实、宽容等道德原则。这种反思和自我评估有助于学生建立持续的自我教育和自我提高的意识。通过不断地反思和改进,他们逐渐培养出积极的道德习惯。教师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和公益活动,将文学作品中的道德原则付诸实践。学生参与志愿者工作、捐赠物资、帮助有需要的人等活动,将善良和关爱的品质付诸实际行动。通过参与社区服务,学生亲身体验道德行为的重要性,明白行为为社会和他人带来积极影响。

结论:综上所述,小学语文课堂中渗透德育能够在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品德、情感、思维和创新能力,使他们成为有道德觉悟和积极社会参与意识的新一代公民。让学生在语言学习的同时,培养道德素养和情感认知,成为有道德觉悟、积极社会参与的未来之星,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国家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陆辰佳.探索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提问艺术[J].小学生(上旬刊),2023(10):58-60.

[2]陈清.低段小学语文课堂多元化评价探究[J].新教育,2023(28):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