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古诗词意象教学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4
/ 2

初中古诗词意象教学研究

冯秋菊

 广东省广宁县广宁中学    526300

摘要:随着全面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教学模式正逐步适应这些变革,转变其重心。教育领域开始关注学生综合人文素质的提升,不仅仅聚焦于知识的获取和掌握。特别是在初中这一教育阶段,语文教学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中古诗文的教学尤为关键,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基于此,本文以初中古诗词意象教学为研究主题,阐述了初中古诗词意象教学的重要性,提出了初中古诗词意象教学的创新策略,以期为初中古诗词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古诗词意象

引言:在当前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古诗词意象作为传达古人思想情感的重要载体,其教学之道愈显关键。意象,作为文学的魂魄,既承载着文化的底蕴,又表达着作者的创造力。诗词中的山水、风月、花鸟虫鱼等自然景象,以及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透过文字构建起一个个生动的意象。教材编纂者在部编版中,精心选取并编排了一系列富有代表性的古诗词,目的在于通过文学意象的教学,引领学生进入古人的情感世界,体验语言的魅力,从而达到陶冶情操、提升审美能力的教育目标。探究如何有效地将意象教学融入诗词教学中,不仅要求教师具备深厚的文学素养,还需在教学法上不断创新,以促进学生对古诗词语言的深入理解与情感共鸣。这一过程中,意象的解读与欣赏成为连接文本与学生心灵的桥梁,也是激发其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关键点。因此,探讨初中古诗词意象教学的有效路径,已成为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

一、初中古诗词意象教学的重要性

在阅读与品味古诗词的过程中,意象的教学尤显关键,它是文本深意的映射,也是文化精神的传达者。意象教学在诗词教育中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文言文的字词解析上,更在于它对增进学生文化素养、提升审美鉴赏能力的深远影响。意象如同一把钥匙,开启了古人情感与自然界、社会生活之间微妙关系的大门,让学生在探索诗句背后的丰富内涵和历史情境中,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诗词中的意象教学是语文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它,学生能够在文学的海洋中遨游,领略汉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与古人智慧的结晶[1]。此外,意象作为文学作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创造力以及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生动性均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通过意象的学习,不仅仅是识记和理解古文的过程,更是一场思维和审美的训练,它能激发学生内在的情感共鸣,培养其感悟生活、体验美的能力。进一步而言,古诗词中的意象常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与道德观念,对学生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亦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当前教育大背景下,重视并深化古诗词意象教学的实践,对于落实语文课程标准,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以及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也是对未来国民整体文化素质提升的有益投资。故此,意象教学的研究与实施,成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

二、初中古诗词意象教学的创新策略

(一)通过情境模拟实践,强化古诗词意象语境体验

古诗词意象教学作为传承国粹、培养学生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其在初中语文课程中显得尤为关键。强化古诗词意象的语境体验,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文学鉴赏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情境模拟实践的首要任务是重构古人生活环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意象背后的文化与情感,这种教学法能有效强化学生对古诗词意象的语境体验。在教授带有自然景观的诗词时,如韩愈的《晚春》,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技术再现诗中描绘的山水之美,让学生在视觉与听觉的双重刺激下,获得更为直观深刻的理解。在实施情境模拟时,教师还需注意意象与语境的精确匹配,教师需精心设计模拟的情境,确保与原诗词的意象相吻合,避免因情境设置的不当造成意象理解的偏差[2]。同时,教师还需结合诗词的时代背景、作者生平等,如在讲述李商隐的《贾生》一诗时,细致解读意象中蕴含的历史文化信息,使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到更多关于汉语言文化的知识。情境模拟实践还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运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指导其在实践中对意象进行再创造和个性化解读,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增强其对诗词深层意义的理解和把握。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应被鼓励主动探索、自由表达,教师的引导要以启发式为主,使学生在自我探究的过程中,发展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增强课内外互动,扩展古诗词意象学习场景

古诗词意象教学在初中语文教育中承载着传承文化、熏陶情操的重要职能,增强课内外互动,扩展学习场景,能够有效地提升教学效果。面对这一教学需求,策略上应着重打通课内外的学习边界,构建一个开放、互动的古诗词意象学习生态环境。教师可设计与古诗词意象相关的项目化学习任务,如在教授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时,可以指导学生在课堂之外深入社区、自然环境中搜集与诗句相关的素材,拓展学习的深度与广度。此外,发展学生的项目合作能力,鼓励他们团队协作,共同完成以古诗词意象为核心的研究性学习,促进学生在交流与合作中提升语文综合运用能力。通过学校与社区、博物馆等文化机构的合作,组织古诗词意象的主题性实践活动,如在学习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让学生在真实的文化氛围中领略古诗词的魅力。在教学评价方面,应注重过程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的结合,既关注学生在课内外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也重视他们在活动中所展现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通过形成性评价,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进度和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这样的评价体系有助于学生树立自信,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古诗词意象的学习中。

(三)传统与现代结合,创新古诗词意象教学手段

深化诗词意象教学的实践探索,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策略与学生认知活动的紧密结合。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对策应体现在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与教学内容的深度挖掘上。在具体实施中,亦可依托图文并茂的课件,透过插图、绘画等形式展现意象背后的文化与情感深层,让学生在图像与文本的对话中,培养对意象的敏感度和解读能力。例如,采用图解方式将《行路难》中的“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两句诗通过绘画板呈现,学生在视觉联想中理解诗意,增进对意象的直观感受。进而,诗歌朗诵和背诵活动能够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与感情投入,以诗歌的韵律和节奏带动学生深入体会诗词的意境与情感。在教学设计上,推崇启发式与探究式学习,鼓励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自主发现和探讨意象背后的象征与内涵,诸如通过分析“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刻画意象的语言特色,引导学生领略杜甫《望岳》中的傲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3]。同时,教师应创设情景模拟活动,利用校园内外的自然环境,诸如植物园、水塘边等,让学生在自然语境中体会秦观的《行香子(树绕村庄)》的生机勃勃,实现从诗中意象到现实世界的跨越,增强学生实地体验与情感共鸣。此外,借助校园读书会、古诗文知识竞赛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比赛兴趣,同时拓宽他们对古诗词的认识和欣赏。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古诗词意象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传承文化、熏陶情操的使命,其实践路径的开拓不应仅仅停留在课堂讲授层面,更应深化到学生的内心世界。在部编教材的框架下,教师应运用诗歌鉴赏、意象分析等专业方法,引领学生深入探索意象背后的文化脉络与情感世界,为学生构建一个立体化、多元化的学习环境。将意象教学与学生的实际感知、情感体验紧密联系,以此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审美情趣及创新思维,从而实现古诗词教学的内涵拓展与教育价值的最大化。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引领与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索与体验成为了意象教学的关键所在,预示着传统文化教育的深远影响与现代教学理念的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1]蒋敏.意象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重要性探讨[J].中学语文,2023(26):28-29.

[2]高建国.初中古诗词意象教学谈略[J].中学语文,2023(09):24-25.

[3]蒋树开.抓住意象开展初中古诗词教学[J].语文建设,2022(23):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