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加强国有企业“一把手”和班子成员监督的现实意义与路径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4
/ 2

新时代加强国有企业“一把手”和班子成员监督的现实意义与路径对策

邹海峰

陕西天谷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陕西省西安市、 710000

监督是我们党作为百年大党却保持青春不衰的经验教训和有力武器。白公馆、渣滓洞烈士牺牲前提出了八条意见,第一条就是防止领导成员腐化。毛泽东同志在“窑洞对”提出的“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是中国共产党人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一个答案,新时代习近平同志提出的“自我革命”是第二个答案。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党员干部越是位高权重,越要受到严格管理和监督,这既是我们党历史上血的教训,也是现实发展中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具体举措。

一、加强国有企业“一把手”和班子成员监督的现实意义

1.推进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形势要求。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维护的是社会公平正义,反对的是特权主义、利己主义。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进程中,党和人民赋予领导干部的权力是冠冕也是紧箍咒。

2.一刻不停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任务要求。近年来发生的典型案例充分表明,“一把手”监督仍是薄弱环节。党中央对此高度重视,指出“一把手”和同级班子监督是新时代政治监督的有机组成和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构件。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增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实效”,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讲话提出“六个如何始终”的时代之问。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要求“强化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督促其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一把手”和领导班子权力运行与监督提出了“三个严”的更具体更严格要求。

3.落实“两个一以贯之”、巩固国企三年改革成效要求。

近年来,国有企业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两个一以贯之”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国企三年改革要求,推动“董、书、法一肩挑”管理体制改革,企业“一把手”权力集中,起到主导决策的决定性作用,“关键人效应”进一步显现,推动“一把手”正确用权、廉洁履职、防控履职用权风险成为关键。

二、“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机制建设和落实方面,主要集中在“监督策略具体化”“党和国家层面的党纪法规和企业层面规章制度的知晓率还不深入”。

2.“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意识方面,具体表现在“个别领导班子成员对监督还不够重视,同级监督意识不强,监督责任压得不实”“现有监督偏重事后查处,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还不够,监督日常渗透少”“干部的“选、用、管”体系建设还没有形成,存在自律代替管理倾向”。

3.“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权力行使方面,具体表现在“不会监督,监督能力不足”“不敢监督,有思想包袱”“不愿监督,监督意识不强”。

4.“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有效方式及措施方面问题,具体表现在:“做实日常”“融合综合运用监督方法”。

三、“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路径对策

(一)优化监督环境,不断强化监督意识。要加强思想教育力度,浓厚全面从严治党氛围,有效“个别领导班子成员对监督还不够重视,同级监督意识不强”“不敢监督,有思想包袱”“不愿监督,监督意识不强”问题,使积极开展监督、主动接受监督成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1. 不断提高监督职责的政治认识。宣传党和国家政策,强化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省纪委监委关于加强“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通知》等党纪法规,从讲政治高度深刻认识监督职责。

2. 进一步优化监督环境监督氛围。加强党风廉政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力度,上级主管单位举一反三加强监督教育管理,给“一把手”以警醒,一方面教育引导干部职工放下思想包袱,树立正确的监督意识,另一方面进一步端正党政一把手“越是担子重、责任大,越要接受监督”的思想,不断优化“人人接受监督、人人自觉监督”的监督氛围。

3.不断强化监督机构的责任意识。纪检监察机构要融合主体教育和教育整顿,牢记“三个务必”,增强履职主动性严肃性,积极承担对党政一把手监督的责任。

(二)强化制度机制建设,不断完善监督制约体系。要结合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指示批示,梳理现有制度,完善工作机制,有效解决调研中发现的“监督责任压得不实”“现有偏重事后查处,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还不够 ”“干部的选、用、管”体系建设还没有完全形成,存在自律代替管理倾向”问题,助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不断健全,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不断完善。

1.持续加强监督制度建设。党内法规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制度支撑,《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对十种监督制度做出了原则性的规定,基层要结合《条例》和企业实际完善更具操作性制度,坚定“一把手说了不算,制度说了算”的理念,以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和“三会一层”议事、决策清单为抓手,加强内控监督机制建设,将行之有效的监督措施制度化法规化,为领导干部划定“可为”“不可为”边界,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2.不断加强干部管理制度机制建设。

坚持选人用人和管人不能偏废原则,强化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不断健全领导干部“选、用、管”三个体系建设,同时针对具体岗位、具体事项抓好责任分解、责任考核、责任追究三个关键环节,不断完善“一把手”权力与责任配套的管理机制。

3.推动“全周期管理”监督理念落地。强化事前监督、事中约束和事后惩处相结合的监督工作机制,将监督重点放在事前监督和事中约束上,加强重大事项的程序管理,注重从源头上预防违规违纪违法行为

(三)不断优化监督策略,探索认可度高更加有效监督方式。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精神、中央《关于加强“一把手”和领导班子成员监督意见》,结合工作经验和具体实际,分类施策,推动“一把手”监督具体化、常态化、精准化,促进解决调研中发现的“监督策略具体化”“做实日常”“融合综合运用监督方法”问题,管好“一把手”牵住“牛鼻子”。

1.坚持抓在日常严在经常,推动各类监督贯通协同。聚焦服务企业发展,以政治监督为统领、日常监督为抓手、专项监督为重点开展监督检查,并通过通报问题、提醒教育、落实纪委书记同下级“一把手”谈话制度等,进一步推动“一把手”和班子对标中央、纠正偏差。

2.推动“两个责任”同向发力,形成良好监督格局:“一把手”自觉接受监督、带头抓好班子成员和下级“一把手”监督;班子成员监督“一把手”,自觉开展相互监督;纪委开展主动监督、主动接受监督。

3. 抓实监督评估和评议,拧紧职工群众监督紧箍咒。建立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步骤清晰的“监督清单”,以及涵盖党风廉政建设、述责述廉、选人用人等履职重点的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正负面”清单,出台企业政治生态实施方案,细化评价指标,抓实“一把手”和班子廉洁履职评议和风险评估,对“一把手”精准画像,不断增强监督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