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污染源普查数据质量控制方法浅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4
/ 2

全国污染源普查数据质量控制方法浅析

王朝

湖北格物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湖北 武汉    430070王朝

 

摘要:污染源普查数据是客观反应普查真实结果的,普查数据准确性的,决定了普查的成败。如何从技术手段、监督核查手段角度来控制普查数据质量,是每一个普查单位和普查技术员日常工作重点。

关键词:污染普查;县级质控;核查;环境统计

引言

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区域面积、工业布局、产业空间等方面着手全国污染源进行普查,这是一项国家重要工程,已纳入中央政治局工作要点。2016年10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通知》,并于2017年开展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2019年1月,生态环境部印发了《全国污染源普查条例》,进一步明确了污染源普查各项要求总结分析区县级普查办工作开展情况,有助于提高普查数据质量,更加准确地反映区县实际污染源信息。

1普查数据质量问题产生原因

普查数据质量产生问题有很多原因,从程序上分析,普查任务规划不当、普查人员训练不足以及缺乏质量控制体系等因素都有可能导致数据质量不合格;从技术上分析,调查对象和排放单元不完整,核算方法不合理或未采用最新核算系数,调查数据不符合指标定义,使用过时数据以及替代数据不当,单位错误、常数错误和计算误差等都是降低普查数据质量的原因。

2普查数据质量控制方法

针对以上原因,我们总结出了四个控制数据质量的方法,可以从各个方面提升普查数据质量。

2.1数据常规性审核

数据常规性审核是最方便快捷的一种方法,主要是将普查数据与标准参考值(宏观数据)、经验值相比较,分析优化不合理数据,参考值和经验值包括地区往年统计数据、相似的地区数据、相同地区不同类别污染因子数据等。通过初步分析,可以保证数据在规定范围或合理限制内,但是不能精确的判别数据是否正确。

2.2专家审核

由技术领域专家独立审查计算和存档记录,通常通过阅读或审查文件来完成,可能不包括数据的严格认证。专家审核可以确保采用的核算方法、程序合理且符合特定领域专家的期望,但是不会检查原始数据的精确度或质量。

2.3计算机审核

计算机审核是验证数据或排放的电子方法,可以是系统的内置功能,也可以是独立程序。这种方法是数据精确性和正确性的最高效方法,可以有效检查大量数据,并且可以通过修改审核规则,有针对性的检查特殊地区或特殊行业的数据。计算机审核的限制是要求高水平的人工决策(例如确定一个超出范围的变量是否真的是一个错误),过于依赖计算机检测错误的能力,导致人工质保/质控过少。

2.4统计方法

使用描述性统计、统计测试或程序来评估或控制数据质量,描述性统计常常用来比较结果,并标记不寻常或不可能的数值。统计方法能够处理大量数据,降低对现实检查的需要,并且还能不断改进数据。限制更复杂的方法需要具备统计理论常识,需要有一定的假设条件,不能代替人为评估和判断。

3普查数据质量控制流程

以上理论方法,在普查不同的阶段都有不同的工作重心和实施方法。接下来,我们从各个阶段分析控制数据质量的具体流程。

3.1入户调查阶段

数据填报完整规范:一套表,不重不漏;所有指标应填尽填,规范填报。

数据来源真实可靠:基本信息包括工商登记备案、营业执照等填报正确;生产活动水平数据与实际情况相符、有来源,主要包括生产报表、原辅材料进货单据、财务证明、监测数据、治污设施运行记录等与生产能力、设施去除能力匹配;产品和原辅材料、去除量和物料消耗匹配;有完整台账核查核证。

3.2数据审核及录入阶段

完整性审核:报表不重不漏、指标应填尽填。

规范性审核:普查数据填报应符合规范;产排污环节完整覆盖,核算口径、方法规范正确,选择指标正确,计算依据可靠。

一致性审核:普查数据填报各项信息统计资料、原始凭证等台账资料一致。

合理性审核:指标单值、单位产品能耗水耗等衍生指标在合理值域,符合项目初设中的设计值、行业经验值、历史数据;指标间逻辑关系(有废气量有废气污染物排放,特定行业特征污染物指标)和定量匹配关系(产品产量和产能、用排水量固体废物产生处置量等指标间关系)合理。

计算准确性审核:燃煤硫分、治理设施去除效率等重要衍生参数的计算过程是否符合技术要求,计算结果准确。

3.3纸质报表填报和复录

县级普查机构建立污染普查制度,设立相应岗位,分配相应工作,并将责任落实到人坚决杜绝随意化、粗放化管理,使岗位设置更明确、岗位职责更清晰

采用交叉复录方式,录入分人完成,要求普查数据复录率达到100%。完成复录后,利用软件提供的比对功能将复录数据与原录数据进行比对,发现录入错误及时修正确保普查数据录入一致性

普查表管理员普查表进行全面管理,围绕填报数据的准确性一致性、全面性进行审核,录入员归还普查表对普查表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

3.4数据汇总审核

完整性审核:行政区是否全面覆盖,各类源数据是否齐全,普查对象是否全面无遗漏。

逻辑性审核:汇总表数据是否满足表内、表间强制逻辑关系以及指标间平衡关系。

一致性审核:行政区、行业等汇总数据应与统计、城建、电监、行业协会等权威管理部门掌握的社会经济宏观数据保持合理的逻辑一致性。

合理性审核:考察区域、行业总量数据的合理性。某一地区实际情况出发,提升过往环境统计数据的利用率,对比经济、行业、社会发展水平不同或相似的地区数据,建立数据模型,通过横向对比,对同一行业不同区域的单位产品产污强度、去除效率、排污浓度等折算数据进行横向对比,分析关键指标协调性、关联性,找准数据背后体现的区域、行业经济污染模型,进而对数据的合理性进行审核,污染普查的数据准确并真实、合理反映地区污染情况。

3.5抽样复核质控

抽样方法:分源随机抽样,县市层面上补充重点排污单位。

抽样复核形式:现场和后台复核(除普查指导员明确规定现场复核外)。

3.6数据评估

各级普查机构组织普查数据的评估,编制数据质量评估报告。

各级普查机构应运用历史数据比较、横向数据比较、相性分析和专家经验判断等方法对普查数据进行评估。重点对异常数据波动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准确建立普查数据各指标之间逻辑关系。

开展事后质量抽查:按照标准的比例,通过随机抽查方式,抽查部分普查区域污染普查数据填报,检查准确性、全面性合理性等。

结语:通过以上方法,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污染源普查数据的质量。在以后的普查工作中,也方便制定系统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进一步规范完善普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