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军网络舆情监测及研判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4
/ 2

 涉军网络舆情监测及研判探析

孙宏伟,付双建,张哲

武警指挥学院,天津市河东区300250

摘要:在当今信息密度高度饱和的今天,网络舆情监测和研判日渐成熟,文章结合国家现行政策制度和涉军舆情特殊性,对网络舆情监测重点和方法进行分析,对监测重点领域和重点对象及监测搜集方法做了明确说明,对网络舆情研判原则、流程、工作方式、常见方法等进行了阐述,并对上述问题做了总结。

关键字:网络舆情;舆情监测;舆情研判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媒体手段不断更新,形式多样的自媒体类型也由微博、贴吧等传统媒体进化到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由于涉军舆情特殊性,极易引起网民关注和曲解,有效应对涉军网络舆情,建设好、利用好网络舆情监测手段关乎军队形象和国家安全。网络舆情监测技术随着媒介形式的迭代也在不断创新,监测对象和手段也直接影响监测效果。舆情监测是舆情工作的重要开端,更贯穿在整个舆情工作当中。文章就涉军网络舆情的重点对象和搜集方法进行总结,并对研判原则和、主要流程、方式方法、研判重点进行分析。

一、舆情监测分析重点和方法

一是舆情监测重点领域。网络舆情监测主要分为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类、社会热点类、经济发展类、重大突发事件类、意识形态类、重要境外涉华类、互联网发展类等。而在以上大类中,均可能涉及军队或军人,同时也容易受到民众特殊关注。如:在党和国家重要会议期间,衍生的会议安保问题就会涉及到武警部队执勤。在在社会热点类中收入分配问题,就可能涉及军人收入问题。类似问题极容易引发民众兴趣,继而引发舆情。

二是舆情监测重点对象。除监测重点领域之外,还要监测网络意见领袖言论,主要包括:网络大V、网络水军、名人名仕、相关媒体、敌对势力等。网络意见领袖因其粉丝众多,一旦参与某些话题,则容易引起粉丝共鸣或反对,通过大量转发和评论,将事件发酵,易形成负面影响,扩大影响范围,被敌对分子或水军恶意曲解,对国家、社会和军队造成恶劣影响。

三是监测与搜集方法。目前主要搜索方法已经由人工搜索逐渐转变为技术搜索,通过AI算法和数据挖掘技术,可快速精准挖掘涉军网络舆情信息,但依然无法完全通过技术进行舆情监测,需要在各级建设舆情中心,由人工结合监测系统的方式定时报送。在建立舆情信息管理体系和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基础上,提高舆情监测人员业务素养,人技结合,及时发现和处置舆情,达到引导规范、态势有序可控。

二、舆情研判原则流程和方法

一是网络舆情研判原则。面对互联网海量信息的特点,要把握基本原则,并采取科学方法对网络舆情进行研判,把握基本原则,突出重点,提高效率。研判原则包括以下四点。导向性、全面性、客观性和时效性。导向性要求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以维护党和国家、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导向。在研判过程中要保持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审视掌握的信息和素材,排除杂念、去粗取精、见微知著、多法并行地进行信息甄别,逐步形成科学有效的分析方法和研判模式,为各级党委、政府提供科学的决策参考;全面性要求坚持全面深入原则,多视角、多方面、多渠道了解掌握现实中具体情况。研判过程中不仅了解网民反应的事实,还要协助相关部门掌握现实情况,辨别真伪,尽可能排除因私利和恶意扩散带来的片面舆情信息,要从大局出发,从有利于党和国家工作、维护军队形象等方面开展深入分析,事实求是提出建议;客观性要求在信息真实的基础上客观分析。要把握辩证客观原则,在“信息真实性”和“事件真实性”上做出研判,确保“两个真实性”。二者结合更能有效回应社会关切和人民的声音。时效性决定信息的价值,因此在舆情研判过程中要将时效性贯穿始终,强化时效观念、提升反应能力,确保“第一时间”研判舆情,及时准确研判舆情信息可有效避免群体性事件发生,及早遏制倾向性舆情。

二是网络舆情研判流程。一要甄别舆情真伪,以“两个真实性”为原则,对信息发布者身份、发布信息途径、信息内容进行查证核实。根据发布者身份是否使用虚拟身份发布研判发布者目的;根据发布信息途径寻找信息发布源头,并通过发布平台预判舆情扩散程度、事态扩散范围及其扩散动向;核实信息内容,确保相关事件时间、地点与实际相符,进而准确查证。二要判断舆情性质。判断舆情信息性质和价值,重点分析民意诉求和立场,判断事件敏感度、社会关注度、事件危害度,确保舆情价值充分提炼,最大限度挖掘舆情信息内涵;

三要把握传播规律,舆情发展具有一定传播规律,要通过数据分析的手段,掌握其潜伏期、发生期、发展期和平息期等四个阶段的发展规律,对舆情事件演变和利益群体变化及时把握;四要预测舆情走势。预测其扩散程度、言论导向和表现形式,通过现有传播规律和民情社情,预测其传播走势和增长速率,分析负面情绪所占比重,是否有转移线下的趋势等。五要提出合理对策建议。网络舆情研判最终环节就是提出对策和建议,为领导进行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依据,确保依据舆情研判原则和研判流程,提出合理的决策建议。

三是网络舆情研判工作方式。研判例会、联席会议、专家会商是舆情研判工作的具体工作方式。召开舆情研判例会是基层组织的常态性工作,一般设置专人专职开展舆情信息日常性和持续性研判工作。各单位在固定工作流程的基础上定时汇报相关工作,并设置专人对舆情信息进行量化分析,保证分析的科学性、准确性和有效性;联席会议是指多部门定期参与和组织召开联席会议,意在集中组织、横向协调,多部门联动形成合力,最大限度整合研判力量,弥补单一部门知识能力不足的问题。通过联席会议,不仅能有效提升舆情研判的科学性,更能集思广益,博采众长,保证重要舆情事件稳妥处置和科学引导,提升舆情研判队伍整体素质。专家会商针对特定事件发生时,依靠现有研判力量不足以科学研判。需要采用集合公共管理学、运筹学、计算机科学、政治学、新闻传播、社会学等多类型学科专家在特定时期从多角度、多层次、多维度对舆情整体走势做出分析和阐释,最大限度提高舆情信息研判真实性、可靠性和客观性。

四是网络舆情研判常见方法。网络舆情是新形式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新型领域,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交叉的研究领域,因此在研判方法上结合了二者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优点。主要有以下方法:一系统研究法。在万物互联的科学体系中,网络舆情事件间也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进行舆情信息研判时,必须洞悉舆情事件主体的意志诉求和深层次动机,避免研判的片面性和主观性,从全局性和客观性进行把握,全面了解舆情产生原因和传播机理,确保能够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二对比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在自然科学中普遍存在并能揭示事物之间关联关系,从而探索事件本质和发展规律,做出客观评价。比较分析法通常要求将两个相互关联的事件进行比较,量化研究对象,说明对象间规模、水平、速度间的关系。用好对比分析法,在网络舆情事件分析中可按照地域、主体、内容、粉丝数等强关联属性进行比较,进而深入挖掘舆情事件多维度信息。三实证研究法。指从大量经验事实中进行科学归纳,总结普遍规律,然后通过科学的逻辑演绎方法推导结论规律。在AI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甚至可以通过AI相关技术,对整个舆情事件的生命周期进行学习推演,科学有效预测舆情走势和发展态势。

三、总结展望

文章总结了舆情监测的重点问题和搜集方法,总结了重点监测领域、重点监测对象和舆情信息搜集方法,对网络舆情研判的工作方式和常见方法进行阐述,从舆情研判原则、研判流程、研判工作流程、研判工作方法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描述,为今后网络舆情相关工作提供了借鉴。

参考文献:

[1]网络舆情标准体系建设理论与实践

[2]网络舆情监测基础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