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美 收获“美”——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4
/ 2

播种美 收获“美”——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探讨

古燕玲

惠州市合生实验学校 广东省惠州市 516001

摘要:小学美术教学是小学阶段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效果对于学生的美术学习非常重要。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呼吁让德育回归教育的中心,强化德育的重要地位,因此,小学美术教学也应承担起德育教育的重任。为此,本文重点探究了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有效策略,以期提升小学美术课程教育成效。

关键词:小学美术 课堂教学 德育渗透

前言: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德育是相当重要的,不但包含了道德教育也包含了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心理教育等多方面。小学美术学科是实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承担着教授学生美术知识与技能、提升学生审美水平和美术水平的任务。让美育与德育相辅相成,有利于在无形中渗透德育,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与道德素质。

一、教师提高德育素养

教师是开展德育活动的重要人物,教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对此,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以优雅文明的言谈举止、严谨的工作态度、丰富的艺术修养、高尚的品德文化来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深入分析学生的心理状态,从心灵深处出发渗透德育教育。在小学课堂上,美术课程一般较为活跃,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难免会出现各种问题,教师在处理学生问题的过程中就是展现自身德育素养的过程,教师对问题的处理方法直接影响学生,由此可见教师自身的德育素养是落实德育教育的重要环节。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民间美术相关知识的过程中,可以将节假日融入到美术课程教学中,例如在春节即将到来之际,教师将年画这种民间美术融入到课程教学中,通过教学使学生更好的认识优秀的传统文化,并且从传统文化中感受到德育教育[1]

二、营造德育育人氛围

课堂氛围能够决定学生的学习态度,所以美术教师需要营造活跃、民主的美术课堂,注意对学生情绪方面的调节。可以利用游戏这种学生喜爱的方式引导其展开绘画创作,要求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完成绘画作品,教师在适当的时机给予学生指导,为其心灵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同时,美术教师还需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优势,使学生体会集体的力量,处于愉悦的氛围内学习,其学习也能事半功倍。在美术课堂中,教师不但是课堂的组织者,还是课堂的调控者,教师的言行也会对学生情绪造成影响,所以为了激发学生积极情感,还需要教师通过情绪的带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这样学生就会用平和的心理和积极的态度展开美术学习,将教师指导和美术鉴赏相互融合,不断提高学习效率,打造优良的氛围,为学生美育、德育并举的形成奠定基础[2]

三、找准教学切入点

美术课程教学内容中能够紧密与德育教育的相关内容衔接的具体现衔接点是相对有限的。在这种情况下,小学阶段的美术课程教学开展前,教师就需要首先对整体的美术课程教学体系进行分析和研究,找到德育教育与美术课程教学融合的路径。从启蒙教学的角度上分析,美术课程教学中,德育教育内容的渗透可以首先选择部分课程的背景介绍环节作为切入点,一方面提升前期引导教学的趣味性和内容丰富性,另一方面达到德育教育的效果。在具体教学开展过程中,为了提高课堂教学内容选择的科学性,教师还可以在前期与学生首先进行沟通和交流[3]

四、合理设置情境教学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需要科学地改造传统的教学方法,合理运用教学活动,合理设置情景教学,保证课堂气氛的合理优化,进而保证能够更为高效的培养学生道德素质,如在具体实施教学工作时,教师可以以生态保护为主题开展教学活动,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情境的合理创设,引导学生对与生态相关的图片进行深入观察,如海洋中的垃圾,大片的树桩,使学生对环境保护的紧迫性具有充分的理解。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对学生进行提问:大家希望在未来见证怎样的世界?引导学生对其进行综合讨论,然后组织学生利用画比较未来美好的世界画出来,此时,学生需要对个人想象力充分发挥,合理构建事件景象,进而使其在未来生活中可以时刻注意个人言行,进行环保意识的科学树立,从而实现学生思想素质的有效提升。

五、提高学生审美水平

小学美术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使学生在美术学习中提升人文素养。为了响应新时代素质教育理念之下对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要求,小学美术教学可充分运用德育教育内容,使得学生在美术学习的基础之下拥有良好的美术精神。并且将具有深刻含义的美术作品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让学生在美术分析和鉴赏过程中提升自身对美术作品的个性化理解水平,在循序渐进之下满足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学习需求,以此彰显德育教育对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价值. 如在小学美术课堂教授线条、色彩画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欣赏线条较为简单的画作,如儿童插画集中的画作或者是漫画中简单的动物画作,并让学生模仿绘画,从中理解线条色彩绘画的基础、得到自身绘画水平的提升;再让学生欣赏一些小有名气的画家的画作,使学生需要花费一点时间、投入感情地去欣赏和理解;最后让学生欣赏吴冠中、杨之光等人的画作,让学生从名画中感受到线条与色彩强烈的艺术感,得到心灵上的震撼。

六、积极开展实践活动

作为一门人文性和技巧性很强的学科,仅仅依靠简单的课堂学习是不够的,我们应该走出课堂,把生活与美术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发现美和理解美的能力。此外,实践活动作为素质教育理念下倡导的一种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都有很大的帮助,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可以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因此,教师要积极地展开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美术的魅力,在实践中深化思想道德教育。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一些社会公益活动,一些致力于保护环境和帮助贫困学子的活动等等,教师可以让学生为活动绘制主题画册、宣传条幅等。教师要给学生讲解公益活动的意义和目的,让学生真切地接触社会中善良的一面,并通过身体力行将这种善举内化,使其成为人生的重要记忆,成为以后人生的重要指引,从而塑造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并能够通过实际行动展现出来。

七、优化教学评价机制

德育的成功不可能一蹴而就,学生最深层的心理需求是得到老师与同伴的鼓励与认可。而评价要发挥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与良好表现进行肯定的作用,从正面分析学生进步,从正面鼓励学生进步。评价常常会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积极心理进行强化。教师发现学生的长处给予及时肯定的评价,实际上是对学生的优点进行了强调与强化,学生会在教师的强调与强化中,深切感知自身的长处,并继续发扬. 这是一种价值性引领,能不断促进学生固化自己的优点。而这对是非观念还不成熟的小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教师的正面评价可以使学生认识到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教师不仅要通过评价学生的作品,强化美术创作技巧,也要对其表现出的优势进行肯定评价,从而鼓励学生发扬长处,改正不足。除了在美术评价内容上进行优化,还要用多元评价方式,培养学生对美术的情感,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及道德良知。

结束语:综上所述,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和发育的重要阶段,教育教学强调落实素质教育,促使学生身心健康,推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准确的把握美术教学和德育教育渗透教学的点,实现二者的有效融合,有助于强化学生的审美能力、获得情感体验,并树立正确的观念意识,促使教学目标更好实现。

参考文献:

[1]冯琦玮. 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美术教学研究[J]. 文理导航(上旬),2023,(11):13-15.

[2]董馨泽. 小学美术教学中浸润传统文化的路径探析[J]. 考试周刊,2023,(40):155-158.

[3]王欢俊.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引入民间美术资源的价值与策略[J]. 考试周刊,2023,(39):157-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