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4
/ 2

门诊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运用

周春萍

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 832008

摘要

目的:分析门诊护理中优质护理措施的运用对策和效果;方法:将本院2020~2022年间收治的外科门诊就诊患者134例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两组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对策;结果;通过SAS、SDS和VAS数值对比,以及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可知,优质护理下患者满意度更高且医学数值表现更好;结论:门诊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具备良好的干预效果,有助于患者的门诊就诊优化和满意率提升。

关键词:门诊护理;优质护理;患者满意度

门诊收治患者中,有部分病情严重程度较高或病情复杂的患者,其黄金救治时间较短,如若在门诊过程中花费过多时间,则有可能耽误患者的治疗时间,影响治疗有效性。故提升外科门诊护理服务质量,有利于缩短患者后续的就诊时间,提升患者的治疗有效性。优质护理是护理过程中最常使用的护理模式,通过为患者实行优质护理服务,从而提升患者就医过程的流畅性,对于缩短患者的就医时间,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有着重要的意义[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本院2020~2022年间外科门诊就诊患者134例为对象进行对照研究分析,上述患者共分对照组、观察组两组,其中对照组共计67例,男性女性患者分别为35例和32例,患者年龄平均(53.98±4.24)岁;观察组患者共计67例,男性女性患者分别为34例和33例,患者年龄平均(54.46±5.17)岁。上述患者各项资料对比P>0.05,具备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沿用常规护理,具体为引导患者完成挂号、检查等相关操作,并在正式开诊前,对医疗设备进行全面性检查,时刻保持室内的清洁性,定期消毒,辅助病患有序就诊,并且其还要注意其病情变化。必要的时候,要将其及时送到急诊科。对于存在传染性疾病的患者,要及时隔离,加强对隐私的保护。

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手段,以此来提高护理的全面性,满足患者生理、心理等方面的需求,具体展开采取如下几项措施。1)优化门诊护理流程。为提高患者就诊速度,应当在其入院时及时给予其相应的指导,主动询问患者各项基本情况,指引其相关检查流程,辅助其完成。同时为其讲解相关注意事项,以此来提高其认知,并且还可在门诊张贴就诊流程,并通过视频循环播放常见病、并发症等健康宣教内容,便于患者了解;2)班次调整。因外科门诊人流量相对较大,并且也有着繁杂性特点,对护理工作有着较高的要求,对此应当结合科室实际情况做好班次调整工作,在满足科室护理需求的同时确保每位护士均有充足的休息时间,在护理工作集中时间段可加派人手,以此来保证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并减轻护理人员工作压力。需注意为避免突发事件无法有效处理,因此还需要将高资历与低资历护士混合安排,同时明确责任范围,以此来规范其护理行为,确保护理工作能够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有序开展;3)强化护理人员培训。护理人员培训工作,内容包括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操作等方面,切实提高其专业素养。同时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并与个人绩效挂钩,以此来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强化其服务及责任意识,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4)环境干预。做好门诊消毒清洁工作,保持其洁净性,并定时通风消毒,时刻处于空气流通状态,避免交叉感染,为患者提供良好就诊环境;5)心理疏导。护理人员还应当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从中获取其心理状态,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心理疏导方案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通过分享成功案例,为其介绍医院先进技术手段的方式来帮助其树立治疗信心,减轻其焦躁不安、恐惧等负性情绪,使其能够以积极心态面对治疗。

1.3观察指标

本文的观察指标评价具体以SAS、SDS量表对患者进行心理状态评估,评估中量表分值越高代表患者心理状态越差。并采取VAS量表对患者进行疼痛情况评估,量表中评分数值越高表示患者疼痛指标越高。此外还将通过调查问卷表对患者的门诊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分析,计算总满意率时用以下公式(≥80分人数之和)÷小组总人数。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中涉及的各项数据资料,采用SPSS26.0软件进行处理,其中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以(x±s)[n,(%)]表示,检验时用t、x2,指标数值有明显差异表示为(P<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和SDS评分对比

通过评估对照可知,护理前来两组患者SAS和SDS评分无明显差异,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相对对照组患者具备更好表现;VAS评分表现上,护理后的观察组患者相对对照组患者具备更好的表现,各项数据对比(P<0.05),具体数值见下表所示。

表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和SDS评分对比

组别

n

SAS

SDS

术后VAS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

67

59.02±3.72

49.37±2.56

62.43±4.93

52.71±2.75

5.91±1.77

观察组

67

59.45±3.67

38.62±3.13

63.01±3.74

40.76±3.56

3.01±1.14

t

0.335

10.793

0.271

8.664

6.178

P

>0.05

<0.05

>0.05

<0.05

<0.05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通过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表数据对照可知,观察组患者相对于对照组患者具备更好的数据表现,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更高,具体数据见下表所示。

表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表

组别

n

100~90

89~80

79~60

≤59

总满意率(%)

对照组

67

30

24

7

6

54(80.60)

观察组

67

43

19

5

0

62(92.54)

X2

8.246

4.178

6.359

9.062

11.255

P

<0.05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门诊是各大医院的关键阵地,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医院在社会发展的形象,更是医院护理效果的代表。常规护理重点是观察患者在就诊中的病情变化,不重视其在就诊等待中的心理变化,对于患者所提出的问题,没有及时解答,这会影响其情绪变化,增加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影响护理效果[7]。而优质护理服务是一种新模式,主要以患者为核心,属于新型护理理念,综合性、实用性强,并与传统护理服务比较,优质护理服务的针对性更强,可以让外科患者在就诊中获得高质量的服务。同时,外科门诊中全面落实优质护理服务,不仅可以提升护士自身的责任心,还可以积极协助医师,做好手术前的准备操作,对于分流待诊者,也能够为其提供更加周到的服务,在消除其不良情绪的同时,更好地改善护患关系,获得患者的信任[2]。总结本文上述研究也可知,优质护理的应用确实可以提升患者满意率和优化患者各项医学指标,相对常规护理来说具备更好的护理干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欢.门诊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运用探究[C]//榆林市医学会.第二届全国医药研究论坛论文集(二).贵州省人民医院;,2023:4.

[2]韩翠蓬.优质服务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C]//榆林市医学会.第二届全国医药研究论坛论文集(三).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