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失眠患者血糖和睡眠质量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4
/ 2

中医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失眠患者血糖和睡眠质量的影响

作者姓名:王慧敏

单位:敦煌市中医医院

单位邮编:736200

【摘要】目的:分析讨论在糖尿病失眠患者中应用中医护理干预措施后对患者血糖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20年3月-2021年3月期间治疗的60例糖尿病合并失眠患者作为此处研究的对象,随机分组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性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中医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血糖和睡眠质量结果进行对比。结果:两者患者经过护理后血糖明显低于治疗和护理之前,而研究组患者血糖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经过护理后3d、7d、15d效果对比,研究组患者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在糖尿病失眠患者中应用中医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情况,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让患者的负面情绪得到环节,提升生活质量。

【关键词】中医护理 ;2 型糖尿病 ;血糖 ;睡眠质量

     糖尿病是多发性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习惯的改变,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提高。糖尿病是一种终生疾病,该疾病在进展期时患者会出现糖尿病病足、糖尿病肾病等非常明显的并发症,会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进而影响到患者的血糖水平。在临床治疗中多以药物治疗和调节血糖为主,在长期的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的身心都造成了一定影响,有的患者会出现睡眠障碍、失眠的呢跟他,如果不能及时缓解甚至会出现抑郁症等神经类精神问题。中医治疗中将失眠归类为不寐的范畴,最早记录于黄帝内经中,2型糖尿病合并失眠的患者主要病机是阴虚及情志损伤我主,此外还有燥热、津亏和体虚等症状,因为每个人的病机不同,在中医治疗中所采用的治疗方法也存在差异。根据患者的发病特在才有药物治疗的同时也要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帮助患者更好的控制血糖水平,本文以分组研究的方式,对实施不同护理干预措施的对照组和研究组进行护理总结,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时间:2020年3月-2021年3月。对象:在本院治疗的60例2型糖尿病合并失眠患者。方法:随机分组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0例患者。对照组有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35-75岁,患者最短病虫8个月,最长病程6年。研究组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33-68岁,最短病虫5个月,最长病程5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健康宣教、血糖控制、明确失眠症的诱因、饮食护理、运动指导等。

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中医护理干预措施,内容有:  

1)对患者实施情志调护。情志指的是患者的七情,中医认为如何人的七情出现过激会直接影响到本人的情绪,进而影响睡眠质量,所以要重视糖尿病失眠患者的情志调护。在与患者进行沟通时,护理人员要了解患者的情志状态,根据实际病情进行情志的调节,通过了解患者的喜好指导患者学会情绪的转移,调整自己的心态。护理人员和患者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渠道,能够有效的帮助患者缓解心中抑郁的情绪,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让患者能够及时排解心中的不畅,以更加愉悦的心情面对质量,有利于睡眠质量的改善,帮助血糖水平更有效的控制。

患者如果长期处于焦虑的情绪中,始终担心自身的血糖指标合不合格,影响睡眠质量。护理人员要耐心的为患者讲解糖尿病的发展规律以及血糖的控制方法,药物如何治疗糖尿病等相关的知识,告诫患者控制好饮食,配合药物治疗都能够达到良好的预后效果,让起安心的配合治疗。此外,护理人员要和患者家属做好沟通,让家属多理解患者的心情,指导家属采用合适的方法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多为患者播放舒缓的音乐,带领患者进行适合的文体运动等来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以起到改善睡眠质量,控制血糖的目的。

2)中药足浴,让患者在睡觉之前浸泡中药足浴,时间选择在20:00-21:00之间,中药选择当归、川芎、赤芍、生姜、熟附子,每味药材30克,煎好的药在加入适量的温水,水温在40度左右,足浴桶中的水量以没过两足内外踝关节3-5寸为宜,1天\1次,1次\20-30min,10天\1疗程。完成泡脚后,在对患者的涌泉穴进行按摩2min,以每分钟20-30次频率为准。然后,再对应的1、2、3失眠点进行各1min的摁压处理,以睡前晚上8点到9点之间为宜。

(3)运动干预。以肋骨两侧为起点,采取中医推腹的方法向下进行推,推的路线呈现倒三角状。在推的过程中若遇到硬结则需要缓慢进行揉搓,1天\2次,时间点为早晚各1次。中医跪坐,跪坐时长2-3min,1日\1次,以达到促进周身性血液循环的目的。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血糖水平及睡眠质量指数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6.0。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糖水平比较,详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的血糖水平对比(n,x±s)

组别

例数

空腹血糖(mmol/L)

餐后2h血糖(mmol/L)

糖化血红蛋白(%)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研究组

30

11.23±1.45

6.15±1.68

15.26±2.67

7.26±1.03

8.89±1.78

6.12±1.03

常规组

30

11.38±2.12

8.46±1.97

15.31±2.15

8.48±1.65

8.97±1.86

7.65±1.53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睡眠质量指数评分比较,详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的睡眠质量指数评分对比(分,x±s)

组别

例数

干预前

干预3d

干预7d

干预15d

研究组

30

19.27±2.32

12.05±3.21

8.29±2.98

6.18±3.17

常规组

30

19.64±2.53

15.39±4.10

11.27±2.08

7.95±3.82

3、讨论

临床医学中将2型糖尿病归属为一类难以根治的慢性疾病,患者需要接受长期的控糖治疗,给患者身心带来一定压力。多数患者确诊2型糖尿病后,由于疾病带来的身体不适以及面对长期治疗带来的压力,从而产生多种负面情绪,影响睡眠,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在对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在保障控糖治疗的前提下,还需注重睡眠治疗的提升。

  糖尿病患者若后期治疗控制不佳,会诱发糖尿病肾病、眼病以及病足等多种并发疾病,促使患者面临严重健康威胁。其中,睡眠障碍也是糖尿病患者常见预后问题,此类现状往往具有隐匿性,不容易被患者以及临床医生所发现,进而临床治疗中得以忽视。然而,糖尿病合并失眠症会让患者出现作息紊乱问题,患者不能获得充足休息后,继而会出现内分泌失调、心理障碍等问题,不利于糖尿病的有效控制,甚至助推了病情的发展,使其他并发症风险提升。西医治疗失眠症的主要手段就是服用镇静、抗精神类药物进行治疗干预,而长期对这些药物进行服用,不仅会产生药物依赖性,甚至会出现一定的不良反应,对身体肝肾的也存在一定损伤,威胁到了患者的健康。此外,长期助眠药物的服用,还会让患者产生耐药性,渐渐的睡眠质量会随之下降,当代医学临床中迫切需要一种安全、有效、实用的干预方式进行替代。

 在对2型糖尿病失眠症的干预中,中医学具有独特经验,且具有安全、疗效确切的效果,受到临床医生和患者的信赖。中医护理干预较为重视对患者的情志调节,主要是通过对患者情感安慰、心理不良情绪疏导、精神抚慰等方式,帮助患者在疾病治疗中放松身心,提高治疗积极性,进而获得情志的释放和轻松。此外,在联合进行中药熏洗、食疗、按摩等等中医特色护理手段,实现对患者失眠症的改善与缓解,提高患者睡眠质量。

综上所述,将中医护理干预渗透应用到2型糖尿病失眠患者护理管理中,利于患者血糖的控制、睡眠质量的提高,促进患者良好预后。

参考文献

[1]  张先庚,李燕,张夏梦,等 . 正念干预对社区老年 2 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状态患者血糖和抑郁水平的影响 [J]. 成都医学院学报,2020,15(3):340-343.

[2]  陈欣佳,贾芸,夏梁倩,等 . 综合医院门诊 2 型糖尿病患者睡眠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J].  上海护理,2020,20(9):19-23.

[3]  罗欢,邹树芳.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的影响[J].心理月刊,2019,14(9):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