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自理能力的发展与培养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4
/ 2

幼儿自理能力的发展与培养研究

姓名:额尔登其木格塔娜丽玛

单位:内蒙古阿拉善盟阿左旗蒙古族第一幼儿园单位邮编:750300

摘要:学前教育时期是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关键阶段,幼儿从各种各样学习及实践活动中获得的认知和经验,都将转化成行动思维,为他们学习与生活给予方法指导,而自理能力同样如此,由此可知在幼儿时期对学龄前儿童进行自理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本文将从培养与发展幼儿自理能力的方法进行研究,借助有效措施,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关键词:幼儿;自理能力;培养

前言:学前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发展与培养幼儿良好自理能力,为此需要教师积极创设具有趣味性的实践活动,以此扩充教学内容,提高幼儿融入活动的积极性。并以在园生活为入手点,创设出可供幼儿锻炼的机会,通过恰当引导及鼓励,使其形成能力及生存自信,为其后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一、牢牢把握幼儿园一日活动,融入生活技能培养

教师若想使幼儿自理意识得到加强,就应充分围绕幼儿园日常生活,对他们展开技能的培养与教育,让幼儿切实体会到自身学习此项技能中形成的成就感。而要想实现该目标,教师应在实际生活中打造出相应情境,提高幼儿融入活动的积极性,促使其生活技能得以稳步提升,让他们在生活及尝试中了解到自身能力的提高。譬如若午餐中的食物包含鸡蛋,教师就可引导幼儿融入到剥鸡蛋活动中,该环节针对成年人而言极为轻松,然而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讲较为复杂,幼儿手眼协调能力还在不断发展中,在剥鸡蛋时可能会因下手过重,致使整个鸡蛋破裂,无法将鸡蛋壳完整的剥下来。针对该情况,教师应鼓励幼儿剥鸡蛋和品尝时,围绕鸡蛋外形进行观察,以此培养其善于观察的能力,如此一来,在后续剥鸡蛋时也能在完成该动作后,得到成功的喜悦。经过这一过程,教师还可让他们为身边的小伙伴剥鸡蛋,进而让幼儿之间的关系更加亲近,并让整个教育活动越发鲜活、立体,使其生活自理能力逐步加强[1]

二、进行游戏活动,提高幼儿融入积极性

大部分幼儿对游戏活动都有着浓厚兴趣,由于该年龄段幼儿普遍年纪较小,融入游戏活动会让他们体会到浓厚的趣味性,为此教师应将游戏作为切入点,促使幼儿融入到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及发展中来,这也是保证他们自我服务意识逐步加强的有效方法。譬如幼儿经常会进行家家酒游戏活动,这时教师即可为他们准备一些小娃娃,让其为玩偶穿脱衣服,借助反复练习,能够促使幼儿逐步掌握穿脱衣服的诀窍。若在该活动中遇到困难,教师切勿直接帮助他们解决,而是应该引导幼儿自行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鼓励他们把游戏行为和自身穿脱衣服行为形成联系,进而使其能够自主穿脱衣服。尤其是学龄前儿童肢体发育并未完全,在解纽扣和扣纽扣时,会有着一定难度,对此教师可给予娃娃一些有纽扣的衣服,让幼儿不断练习,在此期间,他们扣纽扣和解纽扣能力将得到明显加强,后续自身穿脱衣服时也能更为快速,进一步提高其生活技能[2]

三、利用正确示范,发展与培养幼儿自理能力

学龄前儿童有着较强模仿能力,为此教师及家长在教育期间应有效借助这一特点实施自理能力的培养,且因幼儿自理意识较为薄弱,有时还会缺少明确的辨别能力,这就需要成人为其提供恰当正确的示范,借助简洁明了的动作示范,让他们了解到正确的做事流程,以此进行模仿和练习,进而使其自理能力得到加强。譬如,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说饭前饭后要洗手,部分地方洗漱台上也会贴上相应标语,然而若仅仅依靠口语表述,不进行实践是没有用的,对此,教师和家长应在生活中以身作则,如在幼儿园或家中开饭前,教师或家长应带头洗手,主动到洗漱台前挽起袖子,用干净的水把手心和手背弄湿,随后挤出适当量的洗手液,注意洗手液不要挤太多,利用该契机教育幼儿不要浪费。接下来用力搓揉手心、手背及指缝间的污垢,并将其清洗干净,随后使用干净的毛巾或手绢擦拭双手,且把手巾及手绢叠放好挂到指定地方。这是洗手的整个流程,但只演示一遍幼儿很难完全记忆,这就需要引导他们在饭前饭后反复练习,长期下来将使其养成良好生活习惯,进而推动其生活自理能力的发展[3]

四、适时进行鼓励及表扬,不断增加幼儿自信心

学前教育期间,大部分活动都是以游戏的方式开展的,与以往教学模式相比,游戏活动的形式及内容越发丰富、有趣,且能够在其中融入的教育元素较多。但在此过程中还需注意的是:首先,教师应对游戏活动的内容、环节、目标、规则等制定出恰当计划,且要使活动存在相应教育意义;其次,还重视对活动流程的有效管理,适时对幼儿进行鼓励与表扬,以此提高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并促使其形成活动自信心,让游戏活动价值得到充分展现。由于三到六岁幼儿还处在年幼阶段,其情感较为脆弱,大部分时候都有着明显的畏惧心理,且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及奖励,也极易因为失误感到沮丧,这也是幼儿园教师需要特别关注的一点。譬如,在“系扣子”游戏活动中,一名幼儿不小心将扣子位置系错,这时他显得极为焦虑,既希望得到教师的帮助,又想要试着依靠自身努力将其纠正过来,然而反复尝试后仍旧失败。教师在了解到该情况后,应借助语言表扬幼儿的独立性,如:“你真的很棒,都可以自己系上扣子了”,随后利用鼓励式语言对幼儿说:“仅仅有一颗扣子系错地方,我们一起把它纠正过来吧。”幼儿在教师恰当语言引导下,逐渐从最开始的焦躁情绪中解脱出来,重新将扣子系好。利用这件事能够察觉到,恰当的鼓励及表扬针对幼儿发展来讲是尤为关键的,也是帮助其形成生活自理能力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应提高对其的重视。

五、寻求家长配合,实现多维度教育合力

“家长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对孩子成长来讲同等重要、缺一不可,但在真实生活中,个别家长觉得幼儿园教育对孩子成长已经足够,忽略了家庭教育的意义及价值,致使幼儿在家中和园中的表现不一致。幼儿在教师耐心引导下,将掌握相应生活技能,然而因父母或家中长辈在生活中的不经意“代劳”,就会把幼儿园所学的技能还给教师,这也是幼儿自理能力培养期间,最为明显的一个问题,阻碍了幼儿能力的良好发展,而只有家园做到高度配合且步调一致,才可使教育达到预期目标。为此,教师应与幼儿家长取得联系,加强家园教育的一致性及包容性,为学龄前儿童打造出家园统一的教育环境,以免出现家园教育失衡的情况。譬如,教师可在休息日邀请家长到幼儿园参与亲子游戏活动,活动期间家长要和孩子分阶段完成有关培养与发展幼儿自理能力的任务,随后计入总分,并要求需要幼儿完成的环节家长不可代劳,而幼儿为了让自身小组取得较高成绩,将在活动中全力以赴,此时家长可在一旁实施语言引导,让幼儿更好更快的完成亲子活动。游戏结束后,教师应与家长进行交流,将先进教育理念传递给家长,让其在家庭教育期间把它运用进来,以此促使孩子形成良好生活习惯,发展及培养其自理能力,借此实现多维度教育合力。

结论:总而言之,现阶段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自理能力是教学重要目标,而教师不但要陪伴幼儿成长,还应肩负起他们成长道路上的引领人,帮助其形成积极且自信的心理。同时还需与家长取得联系,通过科学恰当的方式让教育计划落实到位,利用家园合作促使幼儿朝着正确方向迈进。

参考文献:

[1]张梦霞. 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行动研究[D].西南大学,2022.

[2]王喜海,张露莎.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现状、发展特点及培养建议[J].教育导刊(下半月),2020(08):53-58.

[3]沈素兰.学前教育如何加强自理能力的培养研究[J].家长,2019(18):10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