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穴位疗法联合热奄包干预在治疗脑出血后偏瘫患者中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4
/ 2

中医穴位疗法联合热奄包干预在治疗脑出血后偏瘫患者中的效果分析

何勇

黑河市中医医院  针灸科  黑龙江省黑河市  164300

摘要:目的:体会中医穴位疗法+热奄包干预对脑出血后偏瘫患者的具体价值。方法:在2022年3月-2023年5月时段,将我院48例脑出血后偏瘫患者的资料抽取,随机取样法处理(每组24例病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实施中医穴位疗法+热奄包干预。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肢体运动功能、平衡能力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出血后偏瘫患者予以中医穴位疗法+热奄包干预效果明显,可积极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提高平衡能力而改善预后。

关键词:中医穴位疗法;热奄包;脑出血;偏瘫;肢体运动功能;平衡能力

临床研究证实,脑血管病变是诱发脑出血的主要原因,会导致患者出现“肢体麻木、头痛”等一系列症状;加之该病复发率、致残率较高,故而发病时未能及时干预,极易导致偏瘫、精神障碍等并发症。多因素的推动下,偏瘫成为脑出血患者最常见的一种并发症,由锥体束受损引起的中枢性瘫痪,临床发病率高达40%,会导致患者运动功能障碍而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近年来,中医的持续发展,其康复疗法被临床广泛应用[1];中医穴位疗法是一种独特的中医技术,借助针灸、按摩等措施,对局部穴位和神经进行刺激,舒经通络的同时行气活血。热奄包是常见的中医外治疗法,在局部穴位放置加热的中药包,可调和气血、温经活络。

1资料与方法

1. 1临床资料

研究现状:将我院2022年3月-2023年5月48例脑出血后偏瘫患者以回顾性方式抽取,随机取样法处理(确保每组24例病例),其中对照组:男、女患者分别以14/10例表示,年龄均值经计算后以(61.44±8.15)岁表示。观察组男、女患者分别以11/13例表示,年龄均值经计算后以(61.36±8.11)岁表示。组间信息对比、均衡性较高,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日常照护中,持续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如心跳、呼吸和血压等,确保室内环境的温度和湿度适宜,为其提供清洁、卫生的休养环境。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理状态,一旦发现情绪波动,需及时安抚患者,并用激励性言辞,唤起患者对康复治疗的积极性。向家属提供患者饮食的建议,确保其准备丰富、易消化的食物,满足患者每日所需的微量元素、维生素和蛋白质。

观察组予以中医穴位疗法+热奄包干预。(1)中医穴位疗法①按摩:患者上肢取手三里、曲池、外关等穴,以捏按揉等手法进行按摩;下肢取阳陵泉、血海、委中、足三里等穴,以滚法进行按摩。若其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可加按手足阳明经;30min/次,1次/d。②针灸:取其尺泽、合谷、曲池等上肢穴位,足三里、环跳等下肢穴位,指导患者仰卧位后进行针灸。若其双手紧握,可针刺太冲、神阙穴;若其大小便失禁,可艾灸百会、神阙穴;若其语言功能障碍,可针刺哑门穴。留针30min/次,1次/d,5次/周。(2)热奄包干预。取吴茱萸、当归、红花、赤芍、川芎、丹参各15g,将其研磨成粉状,装入蜂巢棉布袋制成热奄包。在热敷前,将适量清水洒在热奄包表面上,后将热奄包加热至45℃,外敷患者合谷、曲池、尺泽等穴;每穴每次敷10min,1次/d。持续干预8周。

1.3观察指标

干预前后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平衡能力。肢体运动功能的评价可通过Fugl-Meyer评定法(FMA),共有10大项、33小项内容(共66分),分值和肢体运动功能呈正比。平衡能力可借助Brunel平衡量表(BBA)予以评价,内含12个项目(总分12分),分值和患者平衡能力之间呈现正比关系。

1.4统计学方法

建数据库并借助SPSS 22.0软件展开统计,数据遵从正态分布原则,以“P<0.05”视为研究存在统计学显著。

2、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肢体运动功能、平衡能力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干预前后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平衡能力

组别

FMA(分)

BBA(分)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观察组(n=24)

30.33±3.23

63.56±5.24

4.55±0.25

9.43±1.33

对照组(n=24)

30.11±3.52

58.32±3.36

4.58±0.42

8.02±0.34

t

0.225

4.123

0.300

5.031

P

P>0.05

P<0.05

P>0.05

P<0.05

3、讨论

中医将脑出血后偏瘫纳入“大厥”、“中风”、“偏枯”范畴,认为该病由饮食不节、情志过激所致;加之患者长期卧床、机体正气虚亏,故而气滞血瘀、气血运行不畅。气血难以达到肢体脉络而导致肢体功能出现障碍,因此中医对该病进行干预,需遵循“活血行血、化瘀通络”原则[2]

为评价中医穴位疗法+热奄包干预对脑出血后偏瘫的价值,特取我院具体时段内48例脑出血后偏瘫患者进行研究。数据显示,干预后,观察组肢体运动功能、平衡能力高于对照组(P<0.05)。可见,中医穴位疗法与热奄包联合干预,可促进脑出血后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康复,提高平衡能力而改善患者预后。究其原因:中医穴位疗法则运用针灸刺激特定穴位,以刺激受压迫的神经,通络、活血。按摩这些穴位可以舒筋活络,疏通经络,同时,也更有助于促进机体的血液循环,提高局部能量代谢,改善中枢外周神经传导,为患者的肢体功能康复提供更有效的支持。热奄包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利用热蒸汽的“热效应”,以独特方式渗透中药成分入体,这些成分通过皮肤渗透,直击病灶,散寒止痛的同时舒筋通络

[3]。其中丹参、红花、赤芍,活血通经、散瘀止痛功效显著;当归、川穹可以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吴茱萸散寒止痛。同时,热奄包还善用“热效应”的毛细血管扩张作用,促进了血液循环,有助于肌肉的恢复,进而促进四肢功能的康复。以上两者联合施治,可发挥协同效应,更有利于促进偏瘫患者功能恢复。

综上所述,中医穴位疗法、热奄包各有独特之处,将其联合使用,可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促进脑出血后偏瘫患者的更好康复。

参考文献

[1] 杨海霞,郝泓旭,仇凯强,等. 针灸联合阶段性康复训练在脑出血后偏瘫中的应用研究[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39(3):289-292.

[2] 张泮,梁琪,练镇飑. 运气康复法配合针灸疗法对脑出血术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作用的临床研究[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3,14(14):146-149.

[3] 王凤哲. 早期中医康复对高血压脑出血偏瘫肢体功能及生活能力恢复的影响[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21,35(11):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