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行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及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4
/ 2

腹腔镜下行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及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李冰冰

魏县中医医院

河北邯郸056800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行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及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腹腔镜下行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患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本次研究选取时间跨度为2022年5月~2023年5月,收集患者所有资料,采用Logistic分析,探讨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及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在急性阑尾炎患者中,年龄≥50岁、坏疽型阑尾炎、术中中转开腹、合并糖尿病、吸烟史、手术时间≥15小时以及住院时间≥7天被认为是导致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和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均为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

关键词腹腔镜下行阑尾切除术;急性阑尾炎;粘连性肠梗阻;切口感染;相关因素

急性阑尾炎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腹腔镜下行阑尾切除术已成为其常规的治疗方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1]。然而,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仍然存在,严重影响患者的术后康复和生活质量。目前已有一些研究对腹腔镜下行阑尾切除术术后的并发症进行了分析,但对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及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仍缺乏全面和系统的研究。临床上尚未明确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及切口感染的具体发生率和相关因素,缺乏对术中相关因素(如手术时间、出血量)与术后并发症之间关系的研究。对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干预策略缺乏有效的指导[2]。因此,本研究旨在对腹腔镜下行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及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为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并进一步提高手术治疗的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对相关因素的分析,可以为手术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术后护理提供参考,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在我院接受腹腔镜下行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患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本次研究选取时间跨度为2022年5月~2023年5月,男性:女性为32:28,年龄最小为18岁,最大为61岁,中位年龄为(42.39±4.28)岁,病程最早为2.7h,最大为8h,中位病程为(36.89±3.59)h。

1.2方法

依据急性阑尾炎患者LA术后切口感染与否分组,统计患者的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BMI)、糖尿病史、吸烟史、饮酒史、住院时间、阑尾病理类型、术中是否中转开腹、手术时间等相关情况。

1.3统计学方法

以SPSS24.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单因素计量资料的比较使用t检验;单因素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x2检验。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腹腔镜下行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及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检验水准a值取双侧0.05。

2结果

2.1术后情况统计

6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中,有5例患者LA术后发生切口感染,感染率为8.33%,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例数为8例,发生率为13.33%。

2.2单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

本研究显示,患者年龄、吸烟史、合并糖尿病、病理类型(坏疽型阑尾炎)、术中中转开腹、手术时间≥1.5h、住院时间≥7d等因素为急性阑尾炎患者LA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而与患者的性别、饮酒史以及身体质量指数(BM)无关(P>0.05)。

2.3多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分析

年龄≥50岁、坏疽型阑尾炎、术中中转开腹、合并糖尿病、吸烟史、手术时间≥1.5h以及住院时间≥7d是急性阑尾炎患者LA术后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3、讨论

腹腔镜下行阑尾切除术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常见手术方法,但在术后仍有可能发生并发症,如粘连性肠梗阻和切口感染。

3.1粘连性肠梗阻的相关因素分析

粘连性肠梗阻是腹腔镜下行阑尾切除术后的一个重要并发症,它是由于腹腔内粘连物质引起的肠道阻塞。手术创伤:腹腔镜下行阑尾切除术是一种微创手术,相对于传统开腹手术来说,手术创伤较小。然而,即使是微创手术,仍然会对腹腔内组织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引起炎症反应,从而导致粘连的形成[3]。术中出血:术中出血会增加术后炎症反应,促进粘连的形成。因此,术中应注意止血,减少术中出血量。术前炎症程度:急性阑尾炎的炎症程度严重与否可能会影响术后粘连的发生。炎症程度越重,术后粘连的发生风险可能增加。术中感染:术中感染会增加术后炎症反应,从而促进粘连的形成。因此,术中应注意手术操作的无菌原则,减少术中感染的发生。术后早期肠道功能恢复:术后肠道功能恢复的延迟可能会增加粘连的形成和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早期启动肠道功能恢复,如早期进食和早期行动等,有助于减少粘连的形成。术后并发症:术后出现并发症,如腹腔感染、腹腔积液等,可能会增加粘连的形成。个体差异:个体差异也可能会对术后粘连的发生产生影响。例如,患者的免疫系统功能、营养状况等因素可能会影响术后粘连的形成。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是腹腔镜下行阑尾切除术的一个常见并发症,多种因素可能会影响其发生。在临床实践中,应综合考虑各种相关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3.2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术前准备:术前皮肤消毒不彻底、术前感染控制不当等因素可能增加切口感染的风险。手术时间:手术时间较长可能增加手术创伤面积,增加切口感染的发生风险。术中操作:术中手术操作是否规范、是否符合无菌操作规范等因素可能影响切口感染的发生。术后伤口护理:术后伤口护理是否规范、伤口清洁是否得当等因素可能影响切口感染的发生[4]。患者因素:患者自身免疫力、营养状况等因素也可能影响切口感染的发生。

以上仅是对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和切口感染的一些可能相关因素的分析,实际情况可能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因此,在临床实践中,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3.3预防粘连性肠梗阻和切口感染的措施

术前准备:合理评估患者病情,术前进行肠道准备,保证肠道通畅,减少手术创伤。术中操作:规范手术操作,减少组织损伤和出血,注意术中止血和灌肠等操作。术后护理:术后伤口护理要规范,定期更换敷料,保持伤口清洁,减少感染的发生。早期肠道功能恢复:术后早期启动肠道功能恢复,逐渐恢复正常饮食和行动,避免肠道停滞和粘连的形成[5]。抗生素的应用:根据术前和术中感染风险评估,合理应用预防性抗生素,减少感染的发生。

总之,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和切口感染是腹腔镜下行阑尾切除术的常见并发症,影响患者的术后康复和生活质量。在手术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各种相关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手术治疗的效果。同时,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深入探索和理解这些并发症的发生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好的指导和依据。

参考文献

[1] 何秀萍,甘连州.急性阑尾炎腹腔镜切除手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的影响因素[J].临床与病理杂志, 2022, 42(9):7.

[2] 张平峰,孙胜.腹腔镜下系膜剥离法阑尾切除术对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后炎症反应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3, 20(7):3.

[3] 方静静,陈伟飞,黄敏燕.经脐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急性复杂性阑尾炎患儿术后肠道功能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 2023, 38(1):4.

[4] 范世达,任尚青,吕倩,等.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中体内及体外尿流改道临床疗效对比分析[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21, 43(23):6.

[5] 李双妮,张苗,袁娟.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在治疗老年患者术后粘连性肠梗阻中的护理效果观察[J].贵州医药, 2021, 045(011):1828-1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