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炎老不好,中医药来帮忙

/ 2

胃炎老不好,中医药来帮忙

何敏

雅安市汉源县富泉镇卫生院  四川 雅安  625300

现代生活节奏快,人们的饮食习惯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胃病发病率不断上升。所谓“老胃病”,主要包括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等,临床主要表现为胃脘冷痛、得食痛减、遇冷加重、食欲食量减少、呃逆、泛酸、大便时干时稀等,发病率高,且迁延难愈。有人认为胃病是慢病,既然没有立竿见影的治疗方式,不如慢慢养,因此对自己的胃不太上心。但实际上,胃病会潜移默化的发展,若不加以控制任其发展,很有可能会转变为胃癌,因此切不可大意。

一、各个击破,辨证论治

胃病的病机十分复杂,日常生活中的吃穿住行都可能诱发胃病,若只采用西医对其进行消炎,往往治标不治本,导致胃病反复发作。慢性胃炎在中医中属于“胃脘痛”、“痞满”、“嘈杂”的范畴,饥饱过度,饮食不节制,嗜食生冷刺激,都会伤害脾胃;或由于情志不遂,造成肝气郁滞缺乏疏泄,或是肝郁化火,使胃阴受到灼伤,都会导致胃脘痛。胃炎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肝胃气滞型胃炎

这种类型一般发生于糜烂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以及萎缩性胃炎的初期,主要诱发原因是情志不畅。患者在吃完东西后会感到严重的胃部饱胀,或是胃部异常胀痛、或是恶心反胃,口中泛苦泛酸,出现大便不畅等症状。对此应该采取有利于疏肝和胃和理气消胀的治疗策略。

(二)脾虚胃热型胃炎

此这类型常出现在慢性浅表性胃炎、反复不愈的糜烂性胃炎,以及萎缩性胃炎的活动期。通常表现为感到体虚但胃热,呈现出虚实与寒热之间相互错杂的现象。其病症主要表现为胃部时而出现灼痛感,且疼痛时间没有规律难以捉摸,饥饿和饱餐后都觉得同,口中苦干,胃口减弱饭量变小,大便时稀时秘。应采取健脾补气,和中清胃的治疗策略。

(三)胃阴不足型胃炎

这种类型常见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或是由于其他类型的胃炎经过长期的受伤与治疗,对胃阴造成伤害所导致。

其病症主要表现为胃部长时间发生疼痛,微微存在灼烧感,或是口干,在饭后感到饱胀异常,以及大便干结。应采取滋阴养胃、缓解急性胃痛的治疗策略。

(四)脾胃虚弱型胃炎

这种类型多见于萎缩性胃炎,或是浅表性胃炎。是由于长期生病后实证已经消除但脾虚仍存在。

这种类型表现为胃部出现无物无滞的痞证,或感觉隐隐作痛,对胃部进行按摩后则稍微有所缓解,喜欢温热的食物,进食后出现腹胀感,或呕吐清涎,面色萎靡蜡黄,乏力无神,大便溏薄等。应采取健脾补气,温中和胃的治疗策略。

二、中医调理

中医认为,脾胃作为后天之本,起到对食物里的营养和水分进行运化的作用。金元医家李东垣在其《脾胃论》中曾指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如果只是脾胃虚弱,运化功能失常,一来精微物质无源生化,从而出现疲劳乏力、气短头晕的症状;二来机体中的水液无法正常代谢,造成停聚进而生湿、生痰,引发腹胀、腹泻、水肿、咳嗽的症状。

中医在慢性胃炎的治疗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能够针对不同病因采取辨证施治,通过散寒、疏肝、导滞、温阳、健脾等方法综合治疗。常见的重要调理法有中药汤剂治疗、针灸调养、情志疗法以及外治法,均能达到良好效果。

(一)药食同源,以药膳养胃

1芡实山药粥

材料:芡实与干山药片各取30克,糯米50克。 

做法:将以上材料煮成粥,加以糖或蜂蜜进行调味。 

功效: 有利于健脾益气,固本止泻。非常适合阳虚腹泻型的慢性胃炎。

2、养胃百合饮

材料:山药20克,百合15克,陈皮10克,黄芪15克。

制法:将以上材料用水煎煮作为养生茶。

功效:滋阴益气,活血行气,清热消肿。适用于胃虚气阴型的慢性胃炎。

3白及三七蜜枣粥

材料和做法:将糯米、蜂蜜、大枣加水沸煮,烹熟后加入15g白及粉和5g三七粉,待粥汤变得黏稠时即可食用。

功效:补虚和中,调和药性,缓急止痛,收敛止血,消肿生肌,能够起到保护胃黏膜的作用。适用于伴有胃黏膜糜烂和出现少量出血的慢性胃炎。

(二)按摩调养

对神阙穴的四周进行5分钟左右的按揉;再使用拇指对合谷穴和足三里穴进行2分钟捏按,对中脘按摩5分钟,能够起到止痛和止呕的作用。等症状得到缓解后,再按照以下方法继续按摩:①坐在凳子上将双膝微微分开,两手穿过大腿将板凳的边缘握住,呼气并用力做数次抬凳动作。每天锻炼1次,有利于缓解紧张的精神,降低胃痛发生频率;②手指轻轻按揉梁丘和足三里穴,每个穴位早晚各进行1次3分钟按摩,长期坚持下去,有能够促进消化、缓解胃痛。

(三)针灸调养

1、体针:常用穴有足三里、内关、中脘,肝火犯胃配阳陵泉、太冲,脾胃虚寒配脾俞、胃俞。

2、拔罐:使用大号火罐对上腹部和背部的穴位拔管,配合针刺治疗。

3、艾灸法:选取患者的关元、中脘、天枢、气海、内关等穴位进行艾灸,能够起到温阳补气的效果,适用于脾胃虚寒型胃炎。

(四)情志调养

过度的脑力操劳,会引发消化器官供血不足,诱发胃肠疾病发生。保持心情的愉悦舒畅对慢性胃炎的防治十分重要。中医认为,保持心情舒畅能够顺应肝木的通畅,有利于疏通肝脏,更好的促进脾胃发挥消化吸收的功能。面对压力,可以练习转移注意力,通过做深呼吸、用热水沐浴、倾听音乐等方式舒缓压力。还可以培养一些颐养情志的爱好,如唱歌舞蹈、散步健身等,有利于放松精神,舒缓身心。

胃炎老不好不可忽视,请及时向中医药寻求帮助,保“胃”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