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在初中学生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5
/ 2

积极心理学在初中学生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冯桂兰

广元市朝天区大滩初级中学,四川 广元 628000

摘要:近些年来,国家、社会等层面对于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关注。随着我国运转的节奏加快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特别的处于青春期的初中学生,表现出诸多的问题:生理上的、情感上的、学业上的等。大量事实证明,心理健康不仅有利于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和良好学习成绩的取得,而且还能让青少年正确地面临困难和挫折。所以怎样保障中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是教师们应该积极探讨的话题。积极心理学是目前心理学的最新进展之一,它主要强调的是我们应该以积极待人,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和引导学生,关注培养学生的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用;培养

初中教育阶段是孩子从萌芽开始向幼苗生长的阶段,也是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慢慢觉醒的时候。这个阶段初中学生的心智不成熟,易受到许多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出现逆反心理、追求“个性”等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同时初中阶段也是学生自身心理健康建设的重要奠基时期,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此时显得尤为重要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积极心理学主张以人的积极力量、善行和美德为研究对象,尤其强调要帮助孩子们学会怎样建立起积极的、稳定的心态,怎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和心理健康课中去深透和培养孩子这方面的能力;也就是说积极心理学是注重在培养学生的内在潜力和积极品质。用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去及时的干预学生的心理状态,可以有效的预防孩子出现的心理问题和培护孩子们健康的心理状态,所以说,积极的心理学运用到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和日常教学活动中具有特殊的意义。

一、积极心理学含义及应用的重要意义

(一)积极心理学的含义

美国的著名心理学家马丁·塞里格曼(Martin E.P. Seligman)在20世纪末期第一次提出积极心理学的理论,这是一个与以往所不同、全新的方向,是对传统心理学的补充以及拓展。在积极心理学的内容看来,人在发展自身时所固拥的潜力是巨大的,不断激发出人的创造能力构建强大的心理素质,促使人幸福健康的生活。不仅如此,积极心理学倡导预防心理问题,把研究重点放在加强自身心理素质,增强对心理问题的抵御力量,并非一味的进行传统的心理治疗

(二)积极心理学在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应用意义

积极心理学在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应用中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在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中,其核心注重的是通挖机自己的潜能,加强对自身的心理素质的建设。在初中阶段学生独有心理特点,可以充分学生的内在潜力,加强学生对外界不良因素抵御和保持着积极向上的学生动力和热情。在积极心理学的视角下,初中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再限制于仅仅对学生的心理上的不足之处进行危机干预,而是通过引发学生自身所具有的心理建设能力,促使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具有优良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

二、认知影响初中学生的主要心理因素

(一)遗传因素

总的来说,人的心理活动是不能遗传的,这个是客观事实。但是,一个人作为容纳身心的完全体,而这与遗传因素的联系又是十分密切的,特别是一个人的外观、具备的气质、行为举止的活动特点等,在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更为明显。在以往的调查中,家庭成员患有精神疾病的家庭,其后代患上精神疾病的几率越高,这说明了血缘越是亲近,越是容易患病。有的初中学生就是因为家庭的疾病关系,从而导致了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对孩子自己固有潜力的挖掘,引导学生通过自身的力量,不断弥补和修复心理的问题。

(二)生理因素

生理因素主要是指人的身体和神经系统等方面的特点。经过研究发现生理方面的问题也是引发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首先,母亲孕期的身体有病、营养不良、情绪不好,可能影响到孩子的健康和生理发育,并进而影响到其心里功能的正常发展。其次,脑神经递质的变化也会对人的心理状态和精神疾病产生重要的影响。第三,维持人的心理健康,有赖于脑和整个神经系统保持正常的生理机能。

(三)环境因素

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等诸多客观因素,他们也会影响到人的心理健康,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社会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如人际交往、家庭条件、社会关系等也会影响到人的心理健康。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因此,影响人的心理健康因素除身边发生的事情外,还有互联网上的信息。

(四)教育因素

1.家庭教育的影响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课堂,而家长是学生的启蒙教师。家长的所接受的教育程度、身上的素质品德、家庭背景以及教育孩子的方法等,这些对于学生的心理发展都有着最为直接和重要的影响。

2.学校教育的影响

对于学生在课堂的上的教育,学校是非常重视的,但是却忽视了对学生日常的教育;对于成绩优良的学生十分关注,给予重视;课堂教学内容一成不变,学生对于课堂教学感到无聊、无味甚至是出现厌学、逃学的情绪;在面对学生出现错误的时候,批评教育使用的措辞尖锐、不当,损伤学生的自尊心,打击学生的自信心,使得学生产生自卑的心理。

3.社会教育的影响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也在不断的进步,然而在发展的过程中难免也会伴随不良和落后事物的发展。网络,短视频等各种大众传播手段不断出现,青少年所接受的事物也是与日俱进,而正值于青春期的初中学生又恰恰是一个“不稳定的紧张时期”。对于外界的不良信息没有很好的辨识能力,行为带着强烈的主观性和冲动性,行为没有很好的克制,非常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教师清楚的认知影响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因素,找到问题,体现出教师的主导性和和学生的主体性。通过教师的启发下,将学生的积极自主性充分调动出来,对自己的心理健康予以高度重视,提高学生自我保持心理健康的意识和能力。

三、创新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的教学方式

为有效落实学校对于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展现出积极心理学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需要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创新全新的课堂教育方式。教师在心理健康课堂中讲授心理课程中应避免出现讲述繁重心理学知识,要充分考虑初中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对知识进行提炼简述。从日常的学习、生活、交往以及成长中的心理状态,课程抓住学生兴趣点,授课内容设计生动的教学活动。通过进行各种课堂互动,如分小组讨论、心理小游戏、讲小故事等,通过师生的互动不断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和自我心理发展意识。在课堂上注重学生的课程心理体验、课程感悟和认知升华,鼓舞学生提出心中的质疑、表达自己的情感、小组团结协作,解决难题,实现自我提高和发展,培养不断向上进取的良好心理品质。在授课过程中老师和学生构建起一种新型课堂关系,教师在讲课中不断提供给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增长学生的自信心,并正确引导和帮助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

四、积极心理引导下的初中学生心理健康培养

环境因素的影响是对于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有着非常大的重要影响,环境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性,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正是如此。初中学生所处的环境无疑为家庭和学校,环境构成简单,但是这两种环境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有着深刻影响。家庭环境对于学生的生活所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和家庭环境等因素对于学生心理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许多父母过分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但是却对孩子心里的想法却漠不关心,这常常会使学生与父母之间的交流产生矛盾和冲突,导致学生和家长处在对立面,进而导致学生因家庭矛盾产生不良的心理问题。因此,需要提高家长对于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讲授心理健康课程不仅仅是面对于学生,也是面对于家长,学校可以安排网络课程,方便学生家长通过互联网技术进行网络“云陪同”,和孩子一起学习心理健康课程。学生家长也可以通过听取不同的讲课内容满足自身对于孩子心理健康认知的需求,不断学习进步,使用正确的方式与孩子进行沟通,父母与孩子双方将心比心、相互理解,打造家长与学生共进步、共成长的良好局面。对于一些心理承担能力较弱、不良偏激情绪较显现的学生,教师及时反馈于学校,并与家长进行沟通,告知家长学生在学校的生活中的心理情况,让家长清楚了解孩子的心理情况。教师耐心开导学生的同时,家长积极配合教师一起对学生心理情况共调节,做到学校与家长相互配合的良好情况。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是不可分割、紧密联系的。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都离不开学校与家庭之间的相互配合和共同努力,二者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一个有机体。这样一个有机体必然能够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成长空间和坚毅的心理素质。

结束语:初中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初中学生的发展健康的心理具有重要的引导重要,教育工作者应当积极创新全新的教方式,通过更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对自我有明确清晰的认知、对与环境有很好的适应能力,面对挫折勇敢面对,形成健康的人格和心理品质,从而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图雅.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中学心理健康教育【J】课堂内外·初中教研2022, (1)137-138

【2】丁晓言.运用积极心理学理论培育中学生健康心理【J】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22, (5)41-42

【3】俞国良,杨瑞.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参考【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