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艺术素质测评的探索与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5
/ 2

中小学艺术素质测评的探索与实践

全单

成都东部新区周家学校   641400

摘要:在艺术能力评估中,我们需要清楚地理解一个基础原则:艺术评估并非用来筛选或者判断,也非一种强制性的检验,它更多地是在国家高级规划下执行,推动艺术教育,执行美术课程,以此来提升并培养学生的一生艺术修炼,让他们能够在身心上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关键词: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探索

一、实施的基本原则

1.测评是推进手段,不是考核目的

执行中小学生艺术能力评估,并非仅仅是为了对学校、校长、教师以及学生进行评价。它的真实意图在于:一方面,推动艺术教育滞后的地区以及使得学校真正关注到艺术教育;另一方面,推动那些艺术教育发展良好或具备一定基础的地区和学校,提高艺术教育的发展程度,使得学生能够获得更高品质、更多元化的艺术教育资源和平台。艺术能力评估仅仅是一种促进我国学校艺术教育广泛传播和提升的方式,而不是其真正的目标。

2.测评是全员达标,不是优生选拔

对中小学生的艺术能力进行评估是一种日常的教育活动,这个环节在整个艺术教育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涵盖了艺术课的教授、课余的艺术实践等各个领域。评估的依据是课程大纲和教科书,而评估的结果则被视为一个综合性的学生发展评估的一部分,并记录在学生的成长记录里。一个更加清晰的观点是,艺术素质评估并非只针对艺术优秀的学生进行选拔,而是面向所有的学生,从小学到高中,涵盖了所有的年级。

二、艺术素质测评存在的问题

1.“内忧”

“内忧”是指在艺术素质评估的进行中,自身的条件存在缺陷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艺术素质测评的内容缺乏合理性。在艺术能力的评估阶段,还有一些项目并不十分合适。例如,在进行音乐能力的面试时,我们不应该因为学生唱歌不协调而给出负面评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人们对声音的感知是天生的。对于那些唱歌时出现失误的人,他们的音高感知能力通常较差,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音高感知能力与音乐素养是相同的。此外,我们还可以考虑将他们的笔试成绩、对音乐的理解等各项技能纳入评估。

艺术素质测评的权重分配缺乏科学性。目前,尽管有许多方法可以进行艺术素质的评估,但是在整个评估体系中,各项指标的权重并不足够科学,因此测试结果无法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总体素质。这种情况很可能导致一部分学生在评估中取得了优秀的成绩,而一些在各方面能力都很强的学生却没有取得好成绩。

2.“外患”

“外部困扰”代表了对于完整执行艺术品格评估的外部环境和条件的缺乏和限制,其核心问题主要出现在两个领域:

资源短缺问题。首要的是,我们的教育体系存在着明显的城乡鸿沟,尤其是在农村地带,艺术教育的环境和设施都相当匮乏。许多偏远的山区学校甚至连一名专门的艺术老师都找不到,因此他们无法进行正规的艺术课程。而且,在全国的各个层次的学校里,艺术课堂、艺术活动的地点以及相关的器材都极其匮乏。接下来,《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指标体系》的校外学习项目规定,学生需要独立进行艺术学习、观看优秀的文化表演以及展示。然而,针对此类的社会教育资源,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性极为显著。

学生负担问题。在面临诸如资源匮乏的困扰之外,我们更为关注的是学生的课后压力的提高。如果将学生的兴趣爱好转化为行业的基本课程,或者将某项技能视为必须掌握的技能,这无疑将对学生的学习压力产生更大的影响,甚至在没有进行考核的情况下,也需要通过其它途径进行评估。如果这个过程和中考的升学计划相结合,那么这将可能演变为一种“独特的压力”。

三、艺术素质测评策略研究

1.面对“内忧”的解决措施

延伸测评结果后续功能,保持可持续发展。在衡量学生的技能水平的同时,艺术素养的评估机制也需要包含回馈、预估和激励的作用。这样的评估结果可以帮助老师明确接下来需要引导学生如何增强技巧,同时也可以为相关问题给出明确的建议。评估并非最终目标,反倒是一种方法,其核心在于增强学生的美感与人文修养,所以,我们需要将积极和鼓舞作为评估的首要考虑。

不断完善测评项目内容,注重艺术综合能力的发展。“理论+实践”是关键,通过搭建多样化的教育框架,达到对艺术素养的全面评估。例如,在执行音乐教育时,教师可以试图采取自我训练、自我创新等手段,增强学生对音乐作品的领悟和学习热情,从艺术欣赏和艺术实践两个视角来进行评估,更加全面地呈现评估体系的完备性。

正确设置测评项权重标准,打破“唯分数论”。在进行艺术品格的评估时,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设定明确的权重。例如,在构建音乐技巧的评估体系时,以下几个部分的权重应该更大一些:我们需要关注音乐展示技巧的评估体系的构建,需要检验学生是否已经有基础的听说技巧,他们是否已经掌握了适当的歌唱姿态和技巧,他们是否已经能够使用自己熟练的乐器进行演奏等。我们需要摒弃“唯分数论”的观念,避免“功利主义”和“技巧主义”的影响,并且排除对于评价内容不真实、不具体的情况的依赖,以此有效地推进艺术素质的改革。

2.面对“外患”的解决措施

因地制宜,试点推广。首先,我们不能盲目地执行艺术评估,必须有相应的地方政策支持并制定具体的执行规则。其次,我们需要思考艺术评估是否与中考、高考相关联,这取决于我们是将分数或等级作为软性的联系,还是将成绩直接纳入总分的硬性联系,这都需要我们做足充足的研究和全面的战略规划。终究,在执行艺术评估的过程中,关于考试内容、方式以及由谁负责等具体问题的构思必须基于大量的试验数据,而非仅仅依赖个人经验去随意设计一套测试方案。

师资、教育设施合理分配。教育部可组织艺术专家对我国或者各省市学校的艺术教育场所的设备配备、学校艺术教师的人事编制配备、艺术教师的课时结构工作量标准重新进行审订,并依据《测评办法》来修订中学艺术必修课程以及艺术拓展课程的基本标准要求,可以与部分艺术专业院校及社会上的具备专业性的艺术教育考级机构形成合作机制,解决《测评办法》在实施中学校艺术教育资源的不足。

测评渗入日常课堂,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为了使艺术素质测评既能很好的落实又不会过于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艺术素质测评可以依赖于现代信息技术强大的数据收集和处理功能,利用“艺术成长记录袋”评价这种方式,它是以学生为主体,多语言、多维度呈现的,渗透在学生的日常课堂生活中,有利于减轻学生负担。

结束语评估并非目标,而是一种方法,目的是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和人文修养。总的来说,我们需要紧密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对人才培养的现代化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生活,正确地看待学生的艺术素质评估结果,这才是塑造艺术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同时也是中小学生艺术素质评估体系工作的重点和核心。

参考文献

[1] 高艺玲.融合资源构建艺术素质测评体系 ——区域中小学美术素质测评探索与实践[J].美术教育研究, 2022(11):3.

[2] 彭琴.从"艺术素养"看中小学艺术测评的发展与特点[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9(20):2.

[3] 李浩.基于艺术素质测评下的小学美术教育管理实践与探索[J].  2020.DOI:10.12321/j.1673-9574.2020xx.1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