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大手术中物理预防患者深静脉血栓的研究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7
/ 2

骨科大手术中物理预防患者深静脉血栓的研究进展

马海萍

云南省肿瘤医院 云南 昆明 650000

摘要:骨科手术是一种针对人体关节、肢体的手术,在骨科手术中,关节置换术是一种常用的骨科手术,关节置换术是一种以人造的关节替代有疼痛和失去关节功能的关节的方法,因为这种关节置换是对人体四肢的关节,所以对替代关节的要求很高,现在关节置换术是国内各种髋部、膝部疾病最好的治疗手段。但是,在进行了关节置换手术以后,很可能会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症的并发症。极有可能会导致严重的肺栓性疾病。有资料表明,在人工关节置换手术中,有40%的患者会出现下肢 DVT,因此,防止 DVT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近年来,许多国外和国内的学者都对骨科手术后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防治进行了相应的研究,本文就骨科手术后的下肢深静脉血栓防治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的介绍。

关键词:骨科手术;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研究进展

因为人的下肢静脉要通过正常的静脉瓣功能、胸腔内负压吸引和骨骼肌收缩等因素,才能使静脉血流回到心脏,所以病人的静脉血流必须在正常状态下,才能稀释或消除体内的活化凝血因子。但骨科的病人,在做完手术后,都要躺在床上,所以,病人的下肢,就成了血管的“聚集地”。术后,病人的下肢运动受到限制,不能运动。如果长时间躺在病床上,不做正确的运动,就会造成下肢血液循环不畅,造成一种滞缓,从而引起下肢局部的凝血酶聚集,纤维蛋白的活性降低,从而形成血栓。在骨科手术中,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VeinThrombosis,简称 DVT)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在骨科手术后,都要通过抗凝、物理治疗等预防措施来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

一、深静脉血栓的发病机制

1.1患者的静脉血流受阻

因为人的下肢静脉要通过正常的静脉瓣功能、胸腔内负压吸引和骨骼肌收缩等因素,才能使静脉血流回到心脏,所以病人的静脉血流必须在正常状态下,才能稀释或消除体内的活化凝血因子。然而,因为病人在做完骨科手术后,会有很长一段时间都要卧床休息,这就意味着病人的下肢运动受到了限制,如果病人长时间的躺在床上,不做正确的运动,会使下肢血液不能正常循环,造成一种滞缓,从而引起下肢局部的凝血酶聚集,纤维蛋白的活性降低,从而引起血栓。

1.2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如果病人的血液长期保持在高凝的状态,就有可能引起深静脉血栓的并发症。那为何病人的血,会出现高凝固?这是由于孕妇在怀孕期间,除了 XI和 XII这两种因子的浓度降低之外,其它的因子都在不断的增加,而这种增加就会引起病人的血液出现高凝。另外,病人在手术的时候,因为受到了手术的刺|激,所以病人的血液里面的血小板会增加,如果病人在手术的时候出现了脱水或者失血的情况,那么病人的血液就会变得更加的凝集,所以病人的身体就会变得更加的凝集,从而造成了深静脉血栓的形成[2]

1.3患者的血管内膜受到损伤

在人体内,血管内膜起到了一种生物屏障的作用,是形成血小板的一种生物屏障。而当人体的血管静脉内膜受损时,血液中的血小板就会凝结,在凝结的过程中,体内的生物活性物质会持续释放,从而加速了血液中的血小板的凝结,从而造成了静脉血栓。

1.4止血药的使用

一般在手术结束后,医生都会给病人服用止血药,因为止血药可以改善病人的血液粘度,从而增加血液的凝固性。以前,病人在做手术时,都会被输入到医院的血浆中,而血浆中的血液和我们体内的流动血不一样,它含有更多的细胞残渣和更浓的液体,这就导致了病人在术后出现了深静脉血栓。

二、引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相关因素

国内外学者对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因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 DegliEspostiLuca等学者的研究中,其认为较高年龄的女性、体重较高、手术过程中进行了全麻的患者是深静脉血栓高发人群,因此高龄、肥胖、女性等都是深静脉血栓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与 EspostiLuca等人得出类似的结论的还有陈建业,他在他的研究中也认为:老年人和女性是深静脉血栓的风险因子。另外,国内的孟小敏、王德付等人也对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因素进行了研究,在他们的研究中,他们发现,在手术中,病人已经有了全身麻醉,并且在手术中对病人进行了剧烈的下肢旋转,这都会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并发症。穆彦丽,邵艳,杨克侠等学者提出,除了女性,吸烟,年龄,肥胖等因素,糖尿病,高血压等病人的已有的疾病,肢体的疼痛,肿胀等都是引起病人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3]

三、下肢深静脉血栓引发的时间

通常,下肢深静脉血栓会在骨科手术后1~15天内产生,通常在术后15天后才会出现。通常情况下,在接受骨科手术的全部患者中,出现了深静脉血栓并发症的患者还不到10%,而在1-7天内出现的患者更多。因此,对于 DVT的形成,我们应当在 DVT的早期进行相应的防治,以防止 DVT的形成。

四、深静脉血栓的物理预防措施

有研究显示,采用物理预防可以缓解血瘀,促进回流,避免高凝,减少 DVT的发生。当前,国际上的研究重点集中在三个方面,即:间歇气压加压装置、梯度压力袜、足底静脉泵,三者可以分别单独或联合使用。

4.1间歇性气动加压装置

间歇性气动加压装置是利用对患者腿部进行充气和放气,来提供间歇性压缩,模拟骨骼肌波浪式泵血,进而可以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改善血液异常状态,是一种可以预防 DVT的有效方法。英国皇家医疗协会(British Royal Medical Medicine)指导原则提出,间歇气压式压力加压器的应用可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且不能对患者进行物理防护时,可将其应用于健侧肢[4]

4.2弹力袜

弹力袜也被称为医学弹力袜,它是以人体解剖结构为基础,并遵循循序减压原理而进行的,在脚踝处,压力最高,沿着腿部依次递减,利用自下而上的压力梯度系统,对下肢静脉进行作用,以达到降低静脉淤滞,防止凝血因子聚集,加速下肢血液回流的目的。有报道显示,在全麻下穿上弹性袜子,可使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由2%下降至0.3%。

4.3足底静脉泵

足底静脉泵是最近几年新兴起的一种 DVT物理预防方法,它等同于一种“生理性足泵”,它是利用气压冲击足底,挤压肌肉,使足底血液流入深静脉,从而大幅提高血流速度,降低淤滞,从而达到预防 DVT的效果。相比于间歇式气压加压器和弹力袜,脚内静脉泵可使下肢深 VT的发病率从45%-50%下降到10%-20%。

五、结束语

然而,目前对该技术尚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对不同病人进行间歇式气压加压、弹力袜及足静脉泵压的调节困难,以及对术中最优时间的把握等。另外,在应用物理疗法的时候,也不能忽视术前及术后的药物疗法及基本疗法。虽然手术中的预防越来越受到关注,然而,当前骨科大手术病人术中物理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评价量表、“医-患”一体化预防策略及标准化程序等问题尚需探索。在手术过程中,应加大对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教育力度,并根据目前国内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和指南,制定相应的评价指标,以达到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目的。通过图片、短视频等形式,使病人了解 DVT的原因、危险因素及严重后果,从而使病人更好地进行 DVT的预防,从而降低手术中 DVT的风险。

参考文献

[1]方丽莉. 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物理预防的研究进展[A]. 上海市护理学会.第五届上海国际护理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下)[C].上海市护理学会:上海市护理学会,2022:387.

[2]范志英. 间歇充气加压装置不同使用时长在脊柱手术中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干预研究[D].新乡医学院,2022.

[3]艾力夏提·木合拜提. 低分子肝素联合双下肢气压泵预防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D].新疆医科大学,2022.

[4]王玲,李靓. 术中不同物理预防措施联合应用对老年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及凝血功能的影响[J]. 吉林医学,2021,42(10):2557-2560.

[5]范志英,谢素丽,潘文文,赵丽,李玲,孙玉双,郑喜灿. 骨科大手术中物理预防患者深静脉血栓的研究进展[J]. 护理学杂志,2021,36(12):102-105.

[6]杨琨. 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时间及部位规律[D].西安医学院,2021.

[7]侯宗祺. ERAS理念下应用补阳还五汤预防THR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观察[D].福建中医药大学,2021.

[8]王钰. 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方案构建及临床实践转化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21.

[9]丁洁琼. 集束化护理对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预防效果的研究[D].南华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