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实验猴感染性外伤的治疗与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7
/ 2

一例实验猴感染性外伤的治疗与护理

李广业 胡文影 杨进 林梓光 周紫精 梁麒燊

(广东蓝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广东 广州)

[摘要]在人工驯化、饲养繁育及研究实验过程中,由于非人灵长类生理及生活习性,导致出现较多的外伤情况,并且往往不配合治疗,最后导致预后不良甚至死亡。广东蓝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实验室1只雄性恒河猴进行外科手术后伤口出现感染。经手术切除及3周的清创治疗,伤口逐步收窄、肉芽组织长出,血常规指标恢复正常,表明该实验猴基本痊愈。本病例的完成,为出现感染性外伤提供了另一种治疗手段。

关键词:非人灵长类,实验猴,外伤感染

国内的实验猴通常是指恒河猴和食蟹猴。恒河猴又称猕猴、普通猕猴、黄猴、广西猴,我国内的西南、华南和华北地区,国外在印度、孟加拉、尼泊尔和越南等地都有分布。食蟹猴又称长尾猴、爪哇猴、长尾猕猴,主要分布在亚洲东南部的孟加拉国、文莱、柬埔寨及越南等。两种猴均为昼行性、群居性、聪明、灵活、易怒、具有攻击性。同时均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二中,国内也是《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二级。由于其基因与人有75%~98.5%的同源性、部分疾病发病情况与人相似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研究。近年来实验猴研究价值不断提高,备受国内外实验动物工作者的重视,相关疾病也被不断报道。

2021年,广东蓝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饲养基地出现1例,因手术等导致出外伤化脓性感染的病例,经治疗和护理猴有良好的预后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诊断
    1. 病例概述

2021年8月,广东蓝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1只雄性恒河猴进行后外科手术伤口出现感染。该实验精神良好、食欲良好、被毛柔韧有光泽,体温38.5℃。体重8.05kg,未见排泄异常、行为异常。该猴手术部位为于左前胸4-5肋骨,已出现崩线、组织变色、坏死、感染化脓、出血感染面积10cm*7cm的椭圆形,为波及胸腔。

8-9 (1)

图1 感染伤口

1.2.实验室诊断

实验室存档该猴健康时采集的血常规数据,参见表 1。发现严重感染后采集外周血,进行外周血生理生化常规检测,检测后发现该该猴有严重感染外、轻度贫血、出血、轻度营养不良,参见表 2

表1  手术前血常规检查结果


项目

结果

单位

参考

白细胞计数(WBC)

7.9

10e9/L

11.35 ± 3.54

红细胞计数(RBC)

5.85

10e12/L

5.73 ± 0.49

血红蛋白(HGB)

136

g/L

138.2 ± 9.9

红细胞压积(HCT)

42.3

%

45.34 ± 3.10

平均红细胞体积(MCV)

72.3

fl

79.29 ± 3.87

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

23.3

Pg

24.17 ± 1.24

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

322

g/L

304.3 ± 8.4

血小板计数(PLT)

304

10e9/L

313.4 ± 80.2

平均血小板体积(MPV)

9.1

fl

11.43 ± 1.10

血小板压积(PCT)

0.277

%

0.36 ± 0.08

淋巴细胞数量(LYM#)

3.27

10e9/L

3.88 ± 1.69

单核细胞数量(MON#)

0.48

10e9/L

0.67 ± 0.29

中性粒细胞数量(NEU#)

4.03

10e9/L

6.34 ± 3.31

嗜酸细胞数量(EOS#)

0.11

10e9/L

0.17 ± 0.15

嗜碱细胞数量(BAS#)

0.02

10e9/L

0.00 ± 0.00

表2 出现感染后血常规检查结果

项目

结果

单位

参考

白细胞计数(WBC)

23.5

10e9/L

11.35 ± 3.54

红细胞计数(RBC)

4.2

10e12/L

5.73 ± 0.49

血红蛋白(HGB)

94

g/L

138.2 ± 9.9

红细胞压积(HCT)

30.3

%

45.34 ± 3.10

平均红细胞体积(MCV)

72.0

fl

79.29 ± 3.87

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

22.4

Pg

24.17 ± 1.24

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

311

g/L

304.3 ± 8.4

血小板计数(PLT)

626

10e9/L

313.4 ± 80.2

平均血小板体积(MPV)

8.9

fl

11.43 ± 1.10

血小板压积(PCT)

0.559

%

0.36 ± 0.08

淋巴细胞数量(LYM#)

3.93

10e9/L

3.88 ± 1.69

单核细胞数量(MON#)

1.98

10e9/L

0.67 ± 0.29

中性粒细胞数量(NEU#)

17.09

10e9/L

6.34 ± 3.31

嗜酸细胞数量(EOS#)

0.37

10e9/L

0.17 ± 0.15

嗜碱细胞数量(BAS#)

0.17

10e9/L

0.00 ± 0.00

  1. 治疗措施
    1. 手术方案

进行麻醉清创、切除部分腐败组织,后续连续注射抗炎、抗菌、止血、止痛等药物,每1-2天进行麻醉清创、包裹伤口,防止猴再次接触伤口。

2.2.手术清创

2.2.1.术前准备

2.2.1.1.禁食12小时

2.2.1.2.手术室、器械、耗材(纱布块卷、医用透气胶布、注射器)、实验猴马甲消毒灭菌

2.2.1.3.相关药品(阿托品、氯胺酮、双氧水、碘伏、生理盐水)的准备

2.2.1.4.气体麻醉药、氧气准备

2.2.2.手术过程

肌注1mg阿托品,15分钟后肌注5-10mg/KG盐酸氯胺酮进行诱导麻醉。麻醉后备皮,使用碘伏进行初步消毒。随后转移至手术室使用呼吸麻醉,异氟烷维持浓度1-1.5%,氧气量2.5-3。确认进入深麻状态,铺上无菌垫单,再次进行碘伏消毒后开始清创处理,使用双氧水配合纱布反复清洗、擦除伤口,去除伤口脓液、污物、毛发,用带钩镊子、手术剪去除缝合线、腐败组织。使用1:9的稀释碘伏(0.05%)反复冲洗、最后使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如冲洗过程中伤口容易积液,用吸引器或者注射器进行吸引。伤口填充无菌纱布或者敷料。使用无菌大纱布块进行铺盖,纱布卷进行缠绕(注意松紧程度,避免呼吸阻碍),透气医用胶布包裹固定纱布。穿上实验猴马甲。关闭异氟烷保留氧气供给,待实验苏醒,转回单笼。

8-12清创前     8-12 纱布包裹后穿马甲

图2  透气胶布固定                   图3 穿上马甲

2.3.术后护理

每隔1到2天进行一次麻醉,麻醉后拆除马甲、透气胶布、敷料,取出敷料时动作轻柔,避免分离敷料时因敷料粘连伤口导致伤口出血。双氧水配合纱布反复清洗、擦除伤口,去除伤口脓液、污物、毛发,用带钩镊子、手术剪去除缝合线、腐败组织、更换敷料、包扎,持续3周。肌注0.5 g头孢曲松钠+2 mg 地米 * 7天、氯诺西康8 mg * 7天、止血敏3天治疗。增加投喂青料,增加肠内营养粉剂+米糊投喂。

  1. 治疗效果

通过前期抗菌、消炎药物控制,加以3周的连续清创处理,伤口逐渐消肿,肉芽组织长出,伤口收窄,白细胞数量从23.5*10e9/L逐渐下降至12.3*10e9/L。

8-12 清创前伤口   8-16

图4 清创4天                                图5 清创1周

8-23   8-30 (1)

图6 清创2周                                图7 清创3周

表3 治疗3周后的血常规数据

项目

结果

单位

参考

白细胞计数(WBC)

12.3

10e9/L

11.35 ± 3.54

红细胞计数(RBC)

4.49

10e12/L

5.73 ± 0.49

血红蛋白(HGB)

95

g/L

138.2 ± 9.9

红细胞压积(HCT)

31.5

%

45.34 ± 3.10

平均红细胞体积(MCV)

70.0

fl

79.29 ± 3.87

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

21.1

Pg

24.17 ± 1.24

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

301

g/L

304.3 ± 8.4

血小板计数(PLT)

463

10e9/L

313.4 ± 80.2

平均血小板体积(MPV)

10.0

fl

11.43 ± 1.10

血小板压积(PCT)

0.461

%

0.36 ± 0.08

淋巴细胞数量(LYM#)

4.43

10e9/L

3.88 ± 1.69

单核细胞数量(MON#)

0.92

10e9/L

0.67 ± 0.29

中性粒细胞数量(NEU#)

6.61

10e9/L

6.34 ± 3.31

嗜酸细胞数量(EOS#)

0.33

10e9/L

0.17 ± 0.15

嗜碱细胞数量(BAS#)

0.00

10e9/L

0.00 ± 0.00

  1. 讨论
    1. 发生原因

    首先由于种族天性,普遍来上非人灵长类的耐痛耐受的程度高。动物感觉身体异常时会去触碰疼痛部位,频繁的触碰伤口延长术部愈合时长同时也增大感染的风险。其次非人灵长类四肢与手指的灵活性非常强,处理两肩胛骨中间的胸椎部接触不了,身体各处均能触碰,通过单纯的空间限定亦能进行反手等动作。并且因其手指灵活性强的原因,可以做出扣、挖、捏甚至是扣线、拆线等动作。最后在满足实验动物福利伦理的情况下,部分实验不能长期保定、镇静、麻醉,所以猴子对外界变化会有较大的反应,引起应激导致活动增加,这样也容易导致伤口崩裂,增加感染的风险

4.2.预防措施

4.2.1.将实验猴放置在安静、温度合适、光照合适的饲养间,减少外界环境的刺激。

4.2.2.投喂实验猴喜爱食物、增加饲养间及饲养笼内的环境丰容,使其身心健康。

4.2.3.术后护理阶段增加环境清洁次数,但清洁过程中应避免水接触施术部位。

4.2.4.对于躯干或有自残倾向的实验猴进行手术后可使用马甲隔离施术部位,避免实验猴或者污物触碰术部引起感染。

参考文献

【1】季芳,饶军华,刘 晓 明.人工饲养恒河猴血液生化 正 常参 考值 的 测 定 与 分 析[J].中 国 比 较 医 学 杂 志,2006(6):345-349。

【2】Ling X, Luo T, Huang Q, et al. Establishment of Hematological and Serum Biochemical Parameters in 4,834 Healthy Cynomolgus Monkeys (Macaca fascicularis)[J]. BIO Integration, 2022, 3(4): 151-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