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桂花在苏州古典园林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7
/ 2

浅谈桂花在苏州古典园林中的应用

罗欣彤,王宏渊,陈波宇李卓晓

西安工程大

摘要:桂花作为优良的园林树种,在我国栽培已经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以其独特的形态、花香、景观、韵味而受到人们的喜爱。本文将通过对苏州古典园林中桂花的品种、造景手法以及与其他景观的配置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浅谈桂花在苏州园林造景中存在的不合理问题,并对提出桂花在园林造景中的建议,希望能为桂花在苏州园林造景中的应用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桂花;苏州;园林造景;应用

1.引言

苏州是我国桂花五大产区之一,光福镇素有“桂花之乡”的称誉。苏州何时开始有桂花栽培已不可考,但白居易曾作《东城桂》三首,序曰:“苏之东城,古吴都城也,今为樵牧之场。有桂一株,生乎城下,惜其不得地,因赋三绝句以唁之。”说明桂花在苏州的栽培历史非常悠久,目前在光福镇及苏州城内尚有桂花古树多株。

2.桂花在苏州古典园林应用

2.1主景应用形式

2.1.1孤景观

孤景观一词最早出现于哪一篇文献早就不可考究,它是以单棵桂树作为主体的景观造景设计,风格奇特,却也极美,现代园林中也有所应用。苏州园林最为典型的桂树孤景观当属于北半园,北半园又称“半园”,其中景观多以半为特点,为数不多的个,却也是景观中的佼佼者。如园中有一棵树龄150多岁的老桂花树,形状类似大伞,在周边成片的植物景观和建筑群的衬托下愈发显得脱俗,周边用石块构成了一个圆环,在圆环周边则是石块的铺装地面,构成了桂花造景的孤景观,地面硬质铺装,有利于游客在古桂花树下休憩乘凉。而金秋桂花飘香之际,古桂花树下又一片金灿灿,是不是飘落桂花花瓣,宛若一幅人间桂雨图。这样的桂树构成的孤景观大多是以高大的古桂树为主体构成。因为桂花为常绿植物,古桂树树形优美、冠大荫浓能达到很好的遮荫效果。种植在庭院之内,可以充分展现了个体美。

2.1.2对植

对植的含义就是按照直线或者轴线将桂树左右对称进行栽种,这样的方式在现代多见于大型的公园、学校、养老院等地,但其作为一种桂花的造景方式,在苏州的古典园林中还是有所应用的,例如狮子林的对植桂树。狮子林问梅阁前种植一对桂花,由遍植梅树,借桂花常绿的特性,在冬季时可以和梅花鲜艳的红色互相衬托,丰富色彩的表达,将桂花的造景和其他植物进行配置的方式更显得生动。对植的妙用一方面在入口处将形态优美的桂花对植可以突出主景和建筑,将建筑物的整体感觉表达出来,赋予其时间和空间的表现力活化园林的建筑群落,另一方面,桂花的对植在我国有着特殊的寓意,例如:两桂当庭、双桂流芳,形容在庭院等地种植两株相对的桂花树寓意着平安吉祥、流芳千古。这样的桂花对植手法在苏州的古典园林的普遍存在。是指大小庭院等地对植的两株桂花树,寓

意吉祥如意,万世流芳。

2.1.3丛植

丛植顾名思义是桂树进行丛植的方式进行栽种,桂花作为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分枝低,且枝叶浓密,树姿端正。因此在造景中我们可以选取一般树型较为接近的桂树将其进行修整按照丛列的方式进行栽种。网师园“小山丛桂轩”的景观取自“桂树丛生山之阿”,赋予桂花丛植山阿的意境。网师园因此取丛植的特点将之作为障景材料。不仅可以遮蔽瑕疵,还有区隔空间,引导视线等作用。网师园以花窗为观景点,窗外丛植桂树,造出由桂花树群环抱而成的闭合空间,从而使整体空间具有多重性,将桂树丛植这一特点和花窗相结合打破单调的景观形式,满足游客不同的心理需要。

2.1.4散植

留园"闻木犀香轩"两旁沿廊密植桂花,借助假山起伏,建轩于坡顶,借用桂花、紫荆、腊梅和紫薇各一株作点缀,又在左侧临溪处植两株榔榆以均衡构图。而轩前的配植则要热闹得多,银杏、香樟挺拔秀丽,黑松虬劲,加上夹竹桃、腊梅、紫荆、黄素馨等花木,更使得四时有景可观,秋色更加迷人。如同对联所写“奇石尽含千古秀,桂花香动万山秋”,将四季的景观皆种植于轩中,一园可独揽四季之景。

2.2配景应用形式

2.2.1与建筑院落相结合

拿上文的沧浪亭举例,李商隐诗云:“殷勤莫使清香远,牢合金鱼锁桂丛”。建筑是构成园林景观的一个重要元素桂花与建筑物的搭配是自然美与人工美的结合,是园林最普遍最古老的搭配种植方式之一,两者相辅相成,联系紧密。在苏州古典园林中也普遍采用桂花与建筑物的搭配的造景方式,苏州现存的八大古典园林中都有桂花与建筑物的搭配。在沧浪亭中清香馆的四周,由五百名贤祠、假山、漏窗粉墙何为而成,院内丛植桂花,体态优美,每到风起雨落之时,雨水滴下窗沿叮当作响,桂花瓣随风起舞,肆意清香,无愧于“金鱼锁桂从而清香合拢”的美誉。

2.2.2与水体相结合

沧浪亭“层轩皆面水,老树饱经霜”,面水轩又名“观鱼处”,轩左复廊一条蜿蜒而东,沿着这条水线,以桂花为主其他园林配置植物为辅,构成疏密错落、乱中有序、精美有致的景观效果。桂花和水体的搭配,最美的时候还在于秋季桂花开放的时候。在秋季观鱼处锦鲤跃出水面,与飘落的花瓣飒然并列,花香又飘逸于水面,颇有“水流四处,花香满溢”的意境特点。试问在一方清澈见底的水池边,静立着,轻嗅着,随着满岸的金桂而思绪飘散,难道不是一种景致吗。

2.2.3与山石相结合

留园三峰通常指冠云、岫云、瑞云三峰山。以冠云为例,该区域将石块隐匿于植物丛之中,若隐若现。前方一方小水塘作为一面观景区,将整个场景展露在外,旁边松枝蜿蜒、桂树枝叶广展。掩映在假山之后的桂树,在秋季散发芳香,用桂树突出景石的灵气,将桂树化作一个“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江南女子,用以展现处景石“薄、皱、漏、透”的特点。

3.苏州古典园林桂花应用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3.1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上文桂花的各园区的描述,我们可以很容易的发现,无论是对植还是丛植亦或者孤景观,其中桂花的种类都以金桂、银桂为主,丹桂和四季桂则相对较少。这其中可能和银桂、金桂的花香、生长速度和传统观赏习惯有关,但是桂花的应用中,品种还是需要相对齐全。

首先是因地制宜的问题,网师园中的桂花丛因为旁边松树的生长开始遮住桂花丛的阳光,对于植物景观配置来说,这样的搭配很合适,但是需要适时的对桂花周边的树木进行修建。

其次是层次错落的问题,可能当初对园林进行修复的时候没有尽可能的考虑刀层次的问题,狮子林的桂花树银杏树的配置搭配,导致秋天之时,银杏落叶,而桂树开花,一时之间色彩难辨,将桂花树的魅力完美遮掩。错失了桂花一年之中最美的季节。

第三,桂花作为常绿阔叶植物,作为孤景观来布置让其花期较短的短处太过于暴露,在季节变化的时候,需要合理的和其他植物。

第四,古典园林中配置的桂花树龄都较大,需要进行专门的养护和照看。

3.2应用建议

应对桂花品种应用单一的问题,最好的解决方案就是合理的配置景观,结合园区内的景观特点将不同品种的桂树加入其中,达到品种配置均衡的目的。

针对因地制宜的问题,我们可以适当改善景观布置周边的植物环境和人工营造适合桂花生长的环境。对于桂花丛存在的问题可以适当进行修建,让其整体呈现出来的感觉不会造成影响,针对有些配置不当之处,可以进行人工干预,移植进行重新造景。对于桂花的老化和破坏,我们可以进行专人照护和修复保养。

参考文献:

[1]王徐海桂花在中国园林中的应用浅谈[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7)DOI:103969/jissn2095-6630201807537

[2]何彩勤桂花特征特性及其在苏州市绿化建设中的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10(15):271,273DOI:103969

/jissn1007-5739201015181

1.罗欣彤,女,回,200003月,西安工程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本科 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710048

2.王宏渊,男。 西安工程大学    

3.陈波宇  男。西安工程大学。          

4. 李卓晓 女   西安工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