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量感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7
/ 2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量感的培养 

缑景怡

西安市经开第二学校  710018

摘要:本文旨在研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量感的作用。数量感是指学生对物体数量的感知和理解能力,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和数学能力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文献分析和实地调查,总结了初步培养学生数量感的方法,包括物体数量的认知和数量的估计与比较等。此外,本文还探讨了数量感的综合发展,包括与数学问题的应用和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最后,本文提出了评价学生数量感水平和促进其发展的教学策略。通过本文的实施,旨在增强学生对数量的认知、操作和应用能力,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量感培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量感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的任务。数量感是指学生对物体数量的感知和理解能力,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问题解决能力以及数学学习的效果。然而,由于传统教学方法的局限性以及学生对数量的认知能力的差异,许多学生在数量感的培养上存在着困难。因此,本文旨在探索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量感的培养方法和策略,以提升学生数量感的发展和数学学习的效果。

一、数量感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

数量感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基础和前提,对学生的整体数学学习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首先,学生的数量感直接关系到基本的数学操作,如计数、加减和乘除等。如果学生缺乏数量感,将会影响他们在这些基本操作上的准确性和速度。

其次,数量感还涉及到数学思维的训练。学生在数学思维中需要运用数量感来理解问题、分析问题、推断问题、解决问题等。缺乏数量感的学生将无法进行有效的数学思维,这将严重影响他们在数学学习中的成绩和兴趣。

二、初步培养学生的数量感

为了初步培养学生的数量感,以下是一些可以采取的方法和策略:

(一)物体数量的认知

1.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具有不同数量的物体,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物体的数量差异。例如,使用物体计数卡片、计数棒等教具,让学生亲自操作和体验。

2. 引导学生使用数量词语,如多、少、更多、更少等,描述物体的数量,培养他们对数量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二)数量的估计与比较

1. 给学生提供一些常见的数量,并让他们尝试估算并比较这些数量。例如,使用容器中的珠子、豆子等,让学生估算其中的数量并进行比较。

2. 引导学生观察和探索物体数量之间的关系,如大于、小于、相等等。通过绘制图形、使用大小关系的符号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量关系。

(三)数字的表达与表示

1. 引导学生学习数字的书写和表示方法,包括阿拉伯数字和中文数字。通过让学生使用数字进行计数、排序等活动,帮助他们建立数字与物体数量之间的联系。

2. 给学生提供多种展示数字的方式,如数字卡片、挂图等,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运算来理解数字的含义和价值。

二、深化学生的数量感

在初步培养学生的数量感的基础上,以下是一些可以深化学生数量感的方法和策略:

(一)实际物体与数学符号的联系

1. 将实际物体与相应的数学符号联系起来,例如使用数字卡片、算术符号等展示与物体数量相对应的数字和符号。

2.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情境,将身边的事物和问题与数学计算和推理联系起来。例如,把日常生活中购物、配对、分类等问题与数学概念相结合,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来加深对数量的理解。

(二)多样化的数量尺度

1. 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单位和尺度对数量进行感知和比较。例如,通过时间、距离、容量、重量等不同尺度的问题,让学生体验和理解数量的多样性。

2. 借助教具和实际测量,让学生进行实际的估算和比较。例如,使用天平、尺子、钟表等教具,让学生通过比较和测量来估算和理解不同物体的数量。

三、数量感的综合发展

为了综合发展学生的数量感,以下是一些可以采取的方法和策略:

(一)多元化的数学活动

1. 设计多元化的数学活动,涵盖不同的数量概念和应用。例如,比较大小、加减运算、倍数与除数、面积和体积等,让学生通过针对性的练习来巩固数量感的掌握。

2.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问题解决、探究活动等真实情境,将数量感与其他学科和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例如,在科学实验、地理数据分析、金融预算等不同领域应用数量感。

(二)数量感的可视化和图形表示

1. 利用数学教具和技术工具,将数量感可视化和图形表示。例如,使用数轴、图表、表格、图形等来展示和比较数量的大小和变化,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分析数量概念。

2. 引导学生通过绘制和解读图形来探索数量间的关系。例如,让学生绘制数据的柱状图、折线图、饼状图等,让他们通过观察和分析图形来深化对数量的理解。

教师要学会引导学生用分数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学生通过理解和计算分数,可以求出正确的结果。同时,这样也可以培养学生对数量的感知和理解能力,并促进他们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的能力。

总之,通过适当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学生可以逐步培养和深化他们的数量感,从而加深对数量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在培养学生数量感的过程中,教师扮演着关键的角色。教师应能提供丰富的实例和情境,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思考和表达。同时,教师也应提供适当的教具和技术工具,帮助学生将数量感可视化和图形化,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掌握数量概念。此外,学生的合作学习和交流也是培养数量感的重要环节。通过与同伴的讨论和合作,学生能够共同解决问题,分享不同的思路和方法。这样的合作学习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开拓他们的思维方式,进一步深化对数量的感知和理解。

参考文献:

[1] 周丹. 小学生数学"量感"的培养路径[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3,8(9):85-87.

[2] 陈文英.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生数学量感培养策略[J]. 科普童话,2023(39):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