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健康知识科普

/ 2

中医药健康知识科普

孔远华

崇州市中医医院  四川成都  611230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西医和西药在疾病的治疗中运用越来越广泛,人们对中医药似乎越来越陌生。其实,对于大部分疾病来说,中医药同样能够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虽然其药效没有西药那么快,但是对人体不会造成太大负担,并且能够促进人体质的增强。但是,在现代社会,很多年轻人对中医药几乎完全不了解,过于崇尚西医药。其实,中医药在疾病的治疗中也有不可或缺的作用。那么,到底什么是中医药呢?中医为什么能治病呢?接下来就给大家科普一些中医药的健康知识,希望为大家提供帮助。

中医为什么能治病?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似乎都了解一种常识。比如,如果由于着凉导致出现感冒、发烧,可以用红糖、生姜等食材熬一碗汤,喝完之后裹紧被子、睡一觉,出一身汗之后,感冒自然就好了。其实,这就是中医治病的原理。在中医角度上,感冒可以分为热型和寒型两个类型,其中寒型就是由于着凉导致的感冒、热型就是由于内火过于旺盛引起的疾病,中医的治疗就在于将人体恢复正常值。如果属于寒型感冒,那么吃一些红糖、生姜等中药材,这些药材属于温热性中药,能够将人体“暖热”,从而缓解感冒。同样的,如果属于热型感冒,可以吃一些薄荷,薄荷属于寒凉性中药,能够将人体“降温”,从而缓解感冒。其实,中医不只将疾病分为热型和寒性,而是将其细分为五个类型,分别为寒、燥、湿、热、风。

常见的中药类型

根据中医对疾病的五种不同分型,也可以将中药分为五种不同类型,分别为祛寒药、祛燥药、祛湿药、祛热药和祛风药。

  1. 祛寒药

    顾名思义,祛寒药就是针对于“寒型”疾病,将寒气祛除体内的药物,也可以将其称为温热药。在日常生活中,部分人吃胡椒、花椒时会留很多汗,这正是因为胡椒和花椒都能够使人体变得更“热”,祛除体内的寒气。因此,胡椒、花椒都属于比较典型的祛寒药,也就是热型中药。

  1. 祛燥药

    顾名思义,祛燥药就是针对于“燥性”疾病,将燥性祛除体内的药物。首先,部分人可能会经常出现咳嗽、咳痰的现象,可能就属于燥性疾病,而杏仁属于典型的祛燥药材,这些患者可以适当喝一些杏仁茶,尤其是在秋季,能够有效润燥通肺,缓解症状。其次,部分人可能会出现大便长期干燥、容易便秘的现象,这也是燥性疾病的体现之一,这些患者可以适当喝一些蜂蜜,能够起到宣泄、润滑的作用,使大便更畅通。因此,杏仁和蜂蜜也是比较典型的祛燥药物。

  1. 祛湿药

    祛湿药是指针对一些“湿性”疾病,将湿气从人体内祛除,从而达到疾病治疗目的的药材,包括瘀、滞、痰等等,祛湿药能够帮助患者理气化滞、化瘀活血、泻利祛湿。一般来说,冬瓜皮、月季花和桃仁都属于祛湿药材。如果患者存在小便不通畅的情况,可以用冬瓜皮煮汤,很快就可以缓解症状。

  1. 祛热药

    祛热药是指针对一些“热型”疾病,将热气从患者体内祛除,从而达到疾病治疗目的的药材。在新冠疫情时期,新冠病毒感染引起的症状就属于“热型”疾病。连花清瘟胶囊就属于治疗新冠病毒感染的典型中成药,将中药材作为辅料进行生产的药物,能够起到宣肺泄热、清瘟解毒的作用。除此之外,大家都听说过“黄连”这种药材,其实这也属于祛热药的一种,能够帮助患者将热气祛除体内。

  1. 祛风药

祛风药是指针对一些“风型”疾病,将“风”从体内驱散的药物,从而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一般来说,比较常见的祛风药物包括薄荷和生姜,而这两种药材也有一定本质区别。在前文中提到,薄荷属于偏寒性的药材、而生姜属于偏热型的药材,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疾病的症状和病因,合理选择药材进行药物治疗。

中医药治疗疾病的方法

一般来说,中医药治病的方法主要可以分为两种,分别为中药内服和中药外用。

  1. 中药内服

    中药内服是指将药材煎制完成后,患者直接口服治疗的形式。一般来说,在选择中药时,中医需要辨证认知疾病,根据疾病寒、热、风、燥、湿的不同类型,合理选择药材搭配,并将药材熬制成汤让患者服下,对于感冒、发烧等疾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1. 中药外用

中药除了内服以外,还可以外用,具体是指将中药材磨成粉,贴敷于患者皮肤表面的方式。一般来说,针对于骨折、气血瘀滞的患者,中医可以选择一些活血化瘀类型的药物,将其制成粉末状后涂抹在患者的受伤区域,能够使淤血尽快消散,活血化瘀,并且缓解患者的肿胀、疼痛等症状。

中医治疗疾病的其他方法

除了中药内服和中药外用之外,中医还可以通过刺激穴位进行疾病治疗,主要方法包括针灸、刮痧、艾灸等等。其中,针灸和艾灸大家都已经非常了解,不再过多阐述,而刮痧是很多人都不了解的治疗方式。其实,刮痧是中医中最传统的治疗方法,通过对患者某处皮肤或某处穴位的刺激,让刮痧部位适当充血,改善体内的循环,不但可以起到通络止痛、活血化瘀、清热除湿、祛风散寒、祛除邪气等功效,还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加强对疾病的预防能力。尤其是对于头痛、咽喉疼痛、鼻塞、发热等感冒症状,刮痧能够具有非常明显的症状改善效果。

刮痧治病的功效

刮痧能够对患者起到驱寒除湿、排除毒素、调整阴阳和活血祛瘀的功效。

  1. 驱寒除湿

    对于寒型感冒和湿型感冒来说,刮痧能够有效驱寒除湿,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并且操作方便、价格低廉。

  1. 排除毒素

    对于体内毒素堆积较多的患者来说,通过刮痧能够使部分区域适当充血,使血流速度更快,从而促进毒素排出体内。

  1. 调整阴阳

    如果患者存在阴阳不平衡,可以通过刮痧进行治疗。比如,肠胃蠕动过快或者肠胃蠕动过慢的患者,都可以通过刮痧进行治疗。

  1. 活血祛瘀

对于气血瘀滞的患者来说,刮痧能够帮助患者去除瘀滞状态,改善血液循环,加强血液流动量,从而起到治疗效果。

以上就是中医药的健康知识科普,你都知道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