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表检验用于交通事故死因鉴定的可靠性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8
/ 2

尸表检验用于交通事故死因鉴定的可靠性分析

郑亚萍

山东金剑司法鉴定中心 山东枣庄 277100

摘要:近年来,交通事故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增加,给社会和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尤其是在车辆和道路不断增多的城市化进程中,交通事故引起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问题日益突出。交通事故的深度调查和司法鉴定作为解决交通事故纠纷、确认事故责任和保障权益的重要手段,在交通事故处理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就尸表检验用于交通事故死因鉴定的可靠性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尸表检验;交通事故;死因鉴定;可靠性;

1交通事故鉴定现状与问题

交通事故鉴定是一项重要的司法鉴定工作,旨在确认交通事故发生的经过、责任和损失情况。然而,在实际调查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第一,调查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参差不齐,导致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受到质疑;第二,调查机构之间缺乏有效的协作和信息共享,导致调查工作的流程不畅、效率低下;第三,一些调查人员可能受到外部干扰和压力,影响调查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第四,调查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存在着成本高、时间长的问题。通过对交通事故调查现状的深入分析,可以为今后的交通事故调查和司法鉴定提供有力的学术支持,促进交通事故案件的公正处理和权益保障。

2案例分析

2.1简要案情

在某地区,交通事故频发,事故调查与鉴定工作面临着很大的挑战。由于事故调查和司法鉴定分别由不同的部门负责,存在信息孤岛、协作不足等问题,导致事故处理时间长、调查结果不准确、司法鉴定不及时等情况。为了提高交通事故处理效率和司法鉴定的准确性,该地区建立了交通事故深度调查与司法鉴定协作机制,并积累了一系列实践经验。某日00时38分,某女因交通事故受伤,经医院抢救无效后死亡。由于本案非刑事案件,且死者为少数民族,家属拒绝进行尸体解剖,因此未对死者进行尸体解剖。尸表检查死者左手背侧及左前臂尺侧临近腕关节处见散在条、片状皮肤擦挫伤;右手掌背侧散在点、片状皮肤擦挫伤,右手第1指背侧近侧指间关节处见-2.0cm皮肤缝合创,右侧第2指背侧掌指关节处见-1.7cm皮肤缝合创;右侧腹部见小片状皮肤擦伤;左侧腹股沟处见点片状皮肤擦伤伴周围皮肤青紫;右侧膝关节处见条、片状皮肤挫伤;左侧腰背部见大片状皮肤黑紫色改变。余未见明显异常。

2.2尸体断层影像学检查

尸体断层影像学检查按照Q/330106ZJDA007-2022《尸体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方法》、Q/330106ZJDA008-2022《尸体全身多期双频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检查方法》进行。采用明峰16排螺旋CT(ScintCareCT16,明峰医疗,中国)进行扫描,主要扫描参数:管电压120kV,管电流200~350mA,螺距1.0。完成扫描后,利用RadiAnt软件(RadiAntDICOMViewer,Medixant公司,波兰)进行阅片和诊断,具体方法包括容积渲染重建(VolumeRendering,VR)、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Reconstruction,MPR)、最大密度投影(MaximalIntensityProjection,MIP)、最小密度投影(MinimalIntensityProjection,MinIP)、虚拟切割等。

2.3对比分析

在尸表检验结果和尸体断层影像学(和/或尸体解剖)检查结果中分别选取与死因鉴定有关的法医学诊断依据,对比尸表检验死因鉴定意见与最终死因鉴定意见的异同,并参照Madea等[1]的误、漏诊分类方法,分类统计尸表检验死因鉴定意见的准确率及其误、漏诊情况。

3讨论

在我国法医学检案实践中,虽然以单一尸表检验出具交通事故死因鉴定意见的情况较为普遍,但随着社会公众法治意识的加强以及对司法鉴定质量需求的不断提高,该尸检模式的客观性和可靠性逐渐受到社会公众乃至司法鉴定工作者的质疑。尸检人员对交通事故相关死亡案例进行死因鉴定时,通常采取以下论证模式:尸表检验→发现间接证据(如颅骨骨折、肋骨骨折)→推测直接证据(如颅脑损伤、胸部脏器损伤)→推断死因(如颅脑损伤死亡、胸部脏器损伤死亡)。经该论证模式得出的死因鉴定结果是否准确,一方面取决于尸表检验用于发现间接证据的敏感性,另一方面由于间接证据(如骨骼系统损伤)与直接证据(如内部脏器损伤)之间并无绝对等价性,因此该尸检模式具有较大主观性。例如尸表检验死因鉴定意见中仅有35%与最终死因鉴定意见相吻合,且尸表检验也无法获取内部脏器损伤详情。更为最重要的是,尸表检验死因鉴定意见中近二分之一存在不同类型的误、漏诊情况(与Madea等研究中的比重相当),例如Ia类严重误诊(图1)和Ib类严重漏诊的总比例高达10%,占比最高的是IIb类部分漏诊。上述单纯依靠尸表检验鉴定死因导致的误、漏诊情况,极有可能影响公安机关及司法鉴定工作者对案件性质的错误判断,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法医病理学诊断质量和司法鉴定行业的公信力,尤其是出现二次鉴定与首次鉴定结果不一致的情况下。其余20%案例尚无法通过尸表检验明确死因,其原因可能是尸表检验对部分骨折类型检查的敏感性较低(如发生颅骨非移位线性骨折时),因此其本质上也属于尸表检验死因鉴定的漏诊范畴。值得注意的是,在交通事故死因鉴定中应用尸体断层影像学技术检查,较大提高了对骨骼、器官、血管等损伤的检出率以及死因推断的准确性,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误、漏诊现象(图 2)。

图 1 Ia 类严重误诊案例的部分尸体影像

图2 IIb 类部分漏诊案例的部分尸体影像

尸体断层影像学技术能使损伤病变的诊断更为精细,将其与尸体解剖联合应用还能发现更多病变信息,如尸表检验和非增强PMCT均对案例未见明显致命性损伤,而结合PMCTA及尸体解剖则发现其右心室壁增厚等心脏病变。故将PMCTA和尸体解剖结合可提高心血管相关损伤和病变的阳性诊断率。

综上所述,孤立的尸表检验可靠性较低,无法满足交通事故死因鉴定的需要,建议增加尸体断层影像学技术作为常规检查,并结合尸体解剖以提高法医病理学诊断的质量及交通事故死因鉴定的准确性。但本研究也存在不足之处,如样本量不够大以及经筛选后的交通事故案例的影像学损伤征象相对明显,这可能导致尸体断层影像学技术在法医学中的作用被高估。未来有必要开展跨实验室和更大样本量的研究,以全面系统地深入探索尸体断层影像学技术在法医学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唐立冈,刘哲,薛燕,等.虚拟解剖在公安系统应用现状及展望[J].中国法医学杂志,2020,35(04):369-371,374.

[2]姚恒江.CT扫描在交通事故尸体检验中的应用[J].法医学杂志,2017,33(06):640-641,644.

[3]占梦军,李明,裘诗文,等.死后尸体CT在法医学鉴定中的应用价值初探[J].中国法医学杂志,2022,37(01):110-114.

[4]刘晓菲,陈昌灿,荀洋洋,等.心包填塞死亡死后CT表现分析[J].中国法医学杂志,2020,35(06):572-575,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