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压力性损伤小组管理模式对临床压力性损伤护理质量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8
/ 2

探讨压力性损伤小组管理模式对临床压力性损伤护理质量的影响

袁媛 郭秀梅 唐玲

射洪市中医院 四川 遂宁 629200

【摘要】 目的 分析在临床压力性损伤治疗中采取压力性损伤小组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间住院的80名压力性损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名患者。观察组将采用压力性损伤小组管理模式进行护理,而对照组将继续使用常规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在高危险压力性损伤的发病率和痊愈情况方面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干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的实施,可提升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结核疾病控制效果。

【关键词】 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优良率

临床压力性损伤是指由于长时间压力作用于皮肤和组织,导致血液循环受阻,缺氧和组织损伤的病症。这种损伤通常发生在长期卧床、坐位或使用轮椅的患者身上,特别是在骨骼突出的部位,如臀部、腰椎、肩胛骨、脚跟等。预防临床压力性损伤的关键在于减轻压力和保持皮肤的健康。因此,有效的护理措施极其重要。为此,本文针对我院40例临床压力性损伤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进行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间住院的压力性损伤患者80名,采用随机法将80名病人分为两组。对照组中有11名男性和9名女性,年龄55-78,平均(65.53±3.37)岁;观察组12位男性和8位女性患者,年龄57-85,平均(67.29+4.12)岁。两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做好患者每日皮肤清洁工作、翻身工作,做好换药工作等。观察组患者给予压力性损伤小组管理模式,具体如下:(1)组建小组:成立一个专门的压力性损伤小组,由多个专业人员组成,包括骨科、皮肤科、内分泌科的医生、护士、营养师、物理治疗师、临床护理经验丰富的护士等组成。小组成员上岗前,医院应为小组成员开展有关压力性损伤治疗和防护方面的专业知识培训和技能训练,待考核合格后,小组成员方可上岗。(2)制定标准和指南:小组根据最新的研究和临床指南,制定适用于本机构的压力性损伤预防和管理的标准和指南。这些标准和指南应包括对于压力性损伤的定义、分级、预防措施、治疗方法等方面的具体要求。(3)教育培训:小组负责对全院相关人员进行压力性损伤的教育培训,包括对于预防措施的宣传和培训、对于评估和处理压力性损伤的方法的培训等[1]。(4)制定流程:小组制定详细的流程,详细列出护理工作中所需工具,并打印出压力性损伤的评估表、记录表、护理计划等,每个组员一份,便于组员清晰护理计划,提高护理效果。(5)定期会议和评估: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对于压力性损伤的管理情况进行评估和总结,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会议可以进行案例讨论和经验分享,便于提高全体成员的专业水平和工作效能。(6)数据分析和改进:小组对于压力性损伤的发生和管理情况进行数据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空间。根据分析结果,小组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和计划,并监督和推动实施。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在高危险压力性损伤的发病率和痊愈情况方面的差异。

1.4 数据处理

本研究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了比较分析。测量数据以均值±标准差(s)表示,使用了t检验进行比较。计数资料以n(%)表示,使用了X2检验进行比较。当P值小于0.05时,表示该组比较结果具有显著性。

2 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在高危险压力性损伤的发病率和痊愈情况方面的差异

观察组高危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压力性损伤患者治愈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5)。详情如表1所示。

表1 对比两组高危压力性损伤发

生率及治愈好转率

组别

n

高危压力性
损伤发生率

压力性损伤患

者治愈好转率

观察组

40

1(2.50%)

35(87.50%)

参照组

40

6(15.00%)

27(67.500%)

X2

3.914

4.588

P

0.048

0.032

3 讨论

临床压力性损伤分为四个阶段,阶段一为非破溃性损伤,阶段二为浅表损伤,阶段三为深层损伤,阶段四为最严重的损伤,溃疡扩展至肌肉、骨骼和关节。通过采取适当的预防护理措施和及时的治疗,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痛苦和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2]。目前,常规的护理方式,因缺少针对性效果并不明显。因此,寻找有效的护理方式已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3]

压力性损伤小组管理模式是一种以团队合作为核心的管理模式,旨在提高压力性损伤护理的质量和效果[4]。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压力性损伤小组管理模式的观察组研究对象高危压力性损伤发生率较采用日常传统护理的对照组研究对象更低,且压力性损伤患者治愈好转率更高(p<0.5)。这是因为压力性损伤小组能够发挥团队合作的优势,提高护理质量,降低了高危压力性损伤发生的概率,提高了治疗效果。同时,该模式还促进专业人员之间的交流和学习,提高了整个团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提高了护理质量,进而提高了治疗效果

[5]

综上所述,压力性损伤小组管理模式对临床压力性损伤护理效果明显,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付中敏,陈佳丽,宁宁,李佩芳. 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临床管理模式研究新进展[J]. 华西医学,2022,37(12):1917-1920.

[2]石娉婷,卢慧敏,胡小生. 压力性损伤小组管理模式对临床压力性损伤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J]. 中国现代医生,2022,60(8):166-169.

[3]漆带丽,刘娟,丁玉莲,苏珍辉,刘跃琴,张惠佳,王跑球. 康复运动室小组管理模式的评价[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0,16(6):593-594.

[4]王先艳,古力米拉·阿布巴哈斯. PDCA循环在压力性损伤护理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J].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0, 18 (03): 121-122.

[5]张金发. 伤口护理小组对临床压力性损伤预防及治疗的探讨 [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9, 4 (48):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