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自动养护系统在废弃矿山生态修复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8
/ 2

植物自动养护系统在废弃矿山生态修复中的应用

李林娇

云南地质工程第二勘察院有限公司  671000

摘要:矿山经过多年开采后,项目区地质环境恶化,植被破坏严重,导致自我修复能力较差,必须依靠生态修复系统,不断的强化自然的调节能力,来重建健康的、能够正向演替,与环境协调相容,生态功能不断增强、生态服务不断提高的生态系统。选择科学的修复方式,把植物自动养护系统运用到废弃矿山的生态修复当中,希望能够更好的发挥出植物自动养护系统的相应价值,减少养护的成本。

关键词:植物自动养护系统;废弃矿山;生态修复

引言

  云南地区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但由于多年的开采,留下了大量的废弃矿山。这些废弃矿山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给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了负面影响。传统的矿山生态修复主要依靠人工养护和管理,但这种方法存在着效率低、效果差等问题,无法满足现代生态修复的需求。因此,引入了植物自动养护系统,旨在解决现有问题,提高生态修复的效果和效率。

1.修复模式

  废弃矿山治理的目标是对该废弃矿山采取生态修复措施,消除矿山地质灾害隐患,尽早恢复采场及周边地段生态环境,提高矿区植被覆盖率,以达到有效防止水土流失、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能力之目的,最终实现改善生态、生活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最终目标。针对废弃矿山采空区边坡特征、治理区所处山坡及周围植被情况,一般废弃矿山修复治理内容为地质灾害治理、生态功能修复,主要采取“边坡清危(坡面修正)+场地整平+种植绿化”等的综合修复治理措施,通过对破损立面进行治理及适当绿化,达到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2.植被选择

  植物种类选择应根据矿山环境和立地条件,海拔高度、小气候、土壤边坡类型、边坡高度、阴阳坡面,结合周围植被状况,兼顾水土保持和景观修复,坚持实地适树,选择根系发达、生长迅速、效果好、萌芽能力强、气候适应性广泛的乡土优势物种作为先锋物种。要求管理简单易行,投资少,见效快,遵循植被生长的自然演替规律,保证植被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3.管护

  矿山生态修复施工完成后,即进入管护期,管护期一般为3年,管护工程主要针对土地植被管护,对栽植的植物措施进行管护,主要为定株、修枝、施肥、浇水、喷药、防霜冻技术等工作,每年管护4次。传统的养护与管理效率低、效果差,无法达到现代生态修复的要求。

4.废弃矿山的生态修复过程中植物自动养护系统的有效应用

  本文引入的植物自动养护系统是一种智能化的植物养护解决方案,能够通过传感器技术、物联网技术及人工智能技术,对植物在生长过程当中的具体环境实施监测以及控制,以此作为基础来为植物的健康生长提供相应的保障。一般来说,这种系统可以有效对温度、湿度及光照强度等环境参数进行相应的监测,同时还能够完成自动灌溉以及自动施肥等一系列的功能,系统通过安装传感器就能实时监测植物的具体生长环境参数,并且把这些数据传递到云端服务器进行相应的分析,以此来实现针对植物生长环境的智能化控制。首先,可以通过植物自动养护系统进行合理灌溉,浇水的原则是浇水量应大于植被地表蒸发量和植物蒸腾量的总和,浇水应该在植被最需要水的时候浇,以培育植被的强大根系,提高抗性,以确保恢复目标的早期实现。其次,可以利用植物自动养护系统进行养分的自动补给。可以根据不同植物的需肥特性,通过系统设置,实现养分的自动补给,促进植物的健康生长。此外,可以利用植物自动养护系统进行自动化修剪。当幼树地上部分由于种种原因而生长不良,失去培养前途,或苗木在造林初期由于缺水失去水分平衡影响成活时,当有病虫枝时,应及时修剪。通过自动化修剪技术,可以促进植物枝叶扩展,增加郁闭度,提高生态防护效果。最后,在废弃矿山生态修复中,应注重科学合理配置植物种类和数量,根据不同植物的生长特性和生态功能进行合理布局。实验结果表明,引入植物自动养护系统后,废弃矿山的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植物的生长状况得到了显著提升,土壤质量也有所改善。这为废弃矿山的生态修复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通过引入植物自动养护系统,废弃矿山的地表植被得以恢复和重建,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水分保持能力提高,生态系统逐渐恢复稳定。同时,该系统的应用还提高了矿山的景观效果和旅游价值。

结束语:植物自动养护系统在废弃矿山生态修复中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实践价值。通过科学合理的植物配置和养护管理,可以实现矿山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和景观提升,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唐光清. 植物自动养护系统在废弃矿山生态修复中的应用[J].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23,41(6):77-79. DOI:10.3969/j.issn.1008-9500.2023.06.022.

[2] 李甫,刘俊建,葛建平,等. 典型水源涵养区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中国矿业,2023,32(5):44-52. DOI:10.12075/j.issn.1004-4051.2023.05.007.

[3] 魏中凯. 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治理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J]. 能源与环保,2023,45(1):45-51. DOI:10.19389/j.cnki.1003-0506.2023.01.008.

[4] 李绍财. 废弃露天矿山生态环境污染修复技术研究[J]. 环境科学与管理,2023,48(8):78-83. DOI:10.3969/j.issn.1673-1212.2023.08.016.

[5] 刘学峰. 废弃露天开采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勘查探析[J].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2023,75(4):150-154,171. DOI:10.3969/j.issn.1671-4172.2023.04.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