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女性冠心病、焦虑抑郁共病患者心理护理的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8
/ 2

老年女性冠心病、焦虑抑郁共病患者心理护理的临床分析

李萍

咸阳市中心医院   陕西省咸阳市   712000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女性冠心病、焦虑抑郁共病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6月~2022年5月期间收治的80例老年女性冠心病、焦虑抑郁共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40例,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评价焦虑、抑郁情绪(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39.02±3.81)分<(47.18±3.64)分,t=9.794]、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38.40±3.86)分<(46.09±4.04)分,t=8.704]低于对照组(P<0.05)。评价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5.00%>77.50%,χ2=5.165)高于对照组(P<0.05)。评价遵医行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92.50%>72.50%,χ2=5.541)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的有效开展,能够改善老年女性冠心病、焦虑抑郁共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减少焦虑、抑郁情绪对于疾病的影响,进而促进其病情良好恢复。

【关键词】老年;女性;冠心病;焦虑;抑郁;心理护理

  在老年女性人群中,冠心病是危害其健康的常见疾病。疾病的发生、进展,会导致心功能损伤,诱发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为了有效控制病情发展、防止心功能损伤的持续加重以及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需要长期、持续进行治疗干预[1]。通过药物治疗,可以有效缓解症状,减少病情发作频率。在此基础上,还应该改变生活方式,注重饮食调理、体育锻炼[2]。老年女性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往往影响着疾病的治疗效果。心绞痛、心律失常症状的发作与加重,日常生活中的体力活动受限,容易增加患者的心理压力,导致其过度焦虑、抑郁。因此,在老年女性冠心病、焦虑抑郁共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中,需要重视其心理疾患,实施心理护理干预[3]。通过心理护理,老年女性冠心病患者的负面情绪得以缓解、心理压力得以减轻。老年女性冠心病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自身疾病,在诊疗、护理的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心情,能够减少精神心理因素对于疾病发生、进展的影响,改善患者的预后。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80例老年女性冠心病、焦虑抑郁共病患者的基本资料见表1。

1老年女性冠心病、焦虑抑郁共病患者的基本资料分析

组别

年龄(岁)

平均年龄(岁)

病程(年)

平均病程(年)

观察组(n=40)

61-84

65.17±3.08

1-7

5.04±1.12

对照组(n=40)

63-82

65.22±3.25

1-8

5.11±1.26

χ2/t

-

0.635

-

2.394

P值

-

>0.05

-

>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常规护理)

遵医嘱用药,监测患者用药期间的病情变化。在用药指导的过程中,向患者说明各类药物的剂量、用法。根据患者的心功能分级,对于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建议患者适度进行日常体力活动,选择合适自身的活动方式。患者进行体力活动的过程中,监测其心率变化,注意观察患者有无气短、乏力、胸痛等表现。如产生不适感,需要停止活动,及时接受检查。在饮食调理方面,强调低盐、低脂饮食的重要性,说明日常饮食宜忌,叮嘱患者少食钠盐、脂肪含量高的食物。

     1.2.2观察组(常规护理+心理护理)

运用合适、恰当的沟通方式,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患沟通期间,护理人员需要表现出诚恳的态度,给予患者充分的理解与尊重。讲解冠心病相关知识的过程中,认真倾听患者的想法,解答患者的疑问。利用健康手册、宣教视频资料,作为患者学习疾病知识的途径。介绍药物治疗方法、日常生活护理措施,说明其对于控制病情发作、改善心功能的良好作用,以实际案例作为证明。强调日常生活方式、情绪和精神状态对于疾病的影响,引导患者自觉加强生活管理、学习自我情绪调适。

根据患者的言行举止,判断其情绪变化。建议患者通过养绿植、练书法、唱歌、阅读等方式放松心情,多与亲人、朋友交谈。鼓励患者诉说自己的烦恼,达到宣泄情绪的目的。在低盐、低脂饮食中,选择符合患者口味的食物,应用患者喜欢的烹饪方式,有助于增强食欲,并可以在进食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心情。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2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评价±s

组别

SAS评分

SDS评分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n=40)

61.25±4.07

39.02±3.81

59.61±4.79

38.40±3.86

对照组(n=40)

61.43±4.35

47.18±3.64

60.22±4.25

46.09±4.04

t值

0.191

9.794

0.602

8.704

P值

>0.05

<0.05

>0.05

<0.05

2.2两组患者的满意度

     护理满意度:观察组(95.00%)>对照组(77.50%),χ2=5.165,P<0.05。2.3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治疗依从性:观察组(92.50%)>对照组(72.50%),χ2=5.541,P<0.05。

3讨论

老年女性冠心病患者的健康管理过程中,不仅要密切观察其病情变化,也要及时关注其心理问题。老年女性冠心病患者容易产生焦虑、抑郁情绪,与病情的发作与加重、并发症的发生有关[4]。在过度焦虑、抑郁的状态下,往往会增加病情发展的风险,同时也会影响患者面对自身疾病的心态,治疗态度较为消极,不利于病情恢复[5]。心理护理的有效开展,则是帮助老年女性冠心病患者调整心情,保持平和、稳定的心态,减少负面情绪对于疾病的影响[6]

     综上所述,老年女性冠心病、焦虑抑郁共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减少影响预后的风险因素。

【参考文献

[1]陈翠娥. 强化护理对老年女性冠心病PCI术后合并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 心理月刊,2022,17(04):53-55.

[2]孟雅丽,陈士芳,张真真,等. 冠心病住院患者共病焦虑抑郁的影响因素分析[J].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20,47(06):1201-1203.

[3]李菁,张茜,李琼慧. 冠心病合并胃肠道病变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调查及护理对策[J]. 贵州医药,2020,44(04):647-648.

[4]弓华,毛蕾芳,王平凡. 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对冠心病合并抑郁、焦虑患者的效果[J].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20,47(01):177-180.

[5]黄翠景. 基层医院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患者双心护理干预研究[J]. 中国社区医师,2019,35(17):169-170.

[6]王玫,张秀玲. 精细护理干预对改善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PCI术后焦虑、抑郁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01):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