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语问题情境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8
/ 3

浅谈英语问题情境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

惠秋平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大许镇太山小学  221124

摘要:在英语教学中,问题设计极其普遍,精心设计的问题可以有效启发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心智,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主动习得知识,构建知识体系。而在小学英语教学的课堂中,问题的设计常常比较随意,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问题本身就有问题,根本起不到它该有的作用,既浪费了时间,又降低了学习效率。本篇论文,就英语课堂中的问题情境设计进行举例分析,共同探讨如何将问题设计的更有价值。

关键词:英语教学  问题情境

正文:英语课堂教师提问是师生互动最为常见的活动。教师通过口头提问或者书面提问来调动学生学习动机,启发学生思考,获得主观的认知。问题是教学活动的媒介,通过合理的问题呈现,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思考发现教学材料中未知的东西,从而提高自己的知识能力水平。问题情境则指在一定的情境中(或条件下)教师依据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需要解答的问题,以激发学生问题意识为价值取向的刺激性的数据材料和背景信息,它是构成教学活动的环境,是学生产生学科学习行为的条件。问题情境成功与否,在于能否让个体的已知与问题产生冲突,并能借助已知探索未知。小学英语教学问题情境设计也是非常常见,但是正是因为它的运用非常简单,而使得它的量有余而质不足。有些问题情境并不能构成有效的思考情境。问题情境自身存在很多瑕疵。

一.问题情境设置明知故问,缺乏有效性、启发性

在学习story time或者cartoon time的时候,常常会罗列这样的几个问题Who are in the story? Where are they?然后让学生去看动画找出答案。其实这种问题根本不需要用问题呈现,更不用大张旗鼓地去看故事动画再去回答,耗时大,低效率。这些问题的内涵和外延都很窄,不具备启发性,无法调动学生真正的学习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当感性输入的信息与人现有的认知结构之间具有中等程度的不符合时,既难度系数为50%时,人的学习兴趣最大,学习动机最强。同学们在自学和预习的基础上能够读懂故事的大意,解决一部分简单的问题,故事人物,时间,地点,以及故事的情节,教师应该在了解这些学情的基础上,调查学生哪些方面有困难,哪些需要在课堂上集体共同完成。比如生词,生涩难懂的句型,和比较隐晦的有歧义的问题,以这些问题背景,让学生自学或者小组讨论、分析,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可以用陈述的形式结合图片一句话一带而过,把问题围绕学习材料中的重点来设计。例如:在执教译林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7 Whats the matter?时,在预习的基础上,老师就课文学习设计如下问题,1.When you go home after school, youre very hungry, how do you ask Mum for something to eat?放晚学回家后,你感觉很饿,你怎样向妈妈要东西吃?分组,分角色,自行编写对话并表演。在编写过程中,同学们在情境中围绕重点句型:Can I have ...?\Would you like...?Come and  have ....Thank you.展开情节设计。这样的设计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既能启发孩子们的思维,调动他们运用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性,也能在表演的过程产生情感体验。问题情境要具有使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构建,情感体验的功能。

问题情境,是把学生置于研究新的、未知的气氛中,是学生在提出——发现——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主动参与学习。在执教4Bunit8 Cartoon time一课时,故事很有趣味性,同学们非常喜欢表演。不过由于课文内容非常单薄,承载的内容太简单,我让学生对故事的背景,结尾自己提问,并设计情节。学生们渐入佳境,提出许多中肯性的问题:Why does Sam call Bobby? 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同学们可以展开无限想象,为故事设计一个背景,有的学生说是约他一起去放风筝,有的说是去滑冰,还有的说是邀请Bobby去参加舞会......故事的结尾同样也是开放性的,同学们在自己创设的情境中展开想象,组织语言,表演新故事。

开放性问题设计既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又不能只顺着教师的思路进行思维,不能将学生限制在教师的思维框架中,这就要求设计的问题不能全是唯一的答案,尽量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找到不同的答案,同时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

二.问题枯燥,缺乏趣味性

大多数情况下,教师都是通过文字(中英文对照)呈现问题,学生读懂问题的内容,自读课文找出文中答案,口述作答。或者教师和学生一问一答。这种形式可取但是不宜常用。过多的文字形式问题,会给学生形成无形的压力,学习趣味性大打折扣。

从学生角度看,问题的作用是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在寻找答案的同时了解学习内容,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策略。从教师角度看,问题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和检测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所以,教师再设计问题时以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为基础,全面综合考虑教学内容,丰富问题形式,避免单一枯燥,才能多角度,多渠道,完成学习和教学任务。

苏州市吴中区越溪实验小学朱樱老师执教的译林版五年级英语下册第五单元Seeing the doctor(sound time + culture time+ checkout time)是一个运用问题情境教学的典范。朱老师创设情境,利用学生体验,串联各个板块,衔接巧妙,过渡自然,不得不使我们赞叹朱老师的身后的教学功底。朱老师让每一个板块都已体检为作为背景依托,问题情境丰富多样,趣味盎然。首先教师用When should we see the doctor?这个问题调动学生的思维,引出今天的话题。学生在回答的过程中复习:have a fever, have a headache, have a cold...然后过渡到情境:When we want to check ourselves up, we can see the doctor.设计情境:儿童体检日---Kids check up day.剧中有几名同学需要参加体检,例如:Jack---Color blindness test.在Jack的色盲体检过程中,通过视觉观察镜头中的sound time的语音知识,找出你能看到的含有字母ch的单词,在体检的过程中学习sound语音部分。医生给Jack的体检结果是Jack, you have a poor eyesight.教师顺势提出问题:Can you give him some advice?学生利用Jack, you should... .You shouldnt...为他提出建议,同学们思维活跃,提出了很多中肯的建议,尽管会遇到一些表达障碍,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体检单的填写。第二个体检同学Amy, She should go to see the dentist.教师播放一段牙医给病人Amy看牙病的过程, 得出结论Amy has bad tooth.要求学生给Amy提建议。Amy, you should... You shouldnt...抛砖引玉,引出医生的建议,这些建议既是对课文的复习, 也是对课文的补充。接着,小组合作表演牙医和Amy的对话过程,表演中有充足的道具。为故事情境表演提高到了真实性。体检名单中刘涛和Tim缺席了。为什么呢?同学们纷纷猜测。然后听录音,得到真实的答案:LiuTao has a fever.然后进入到Culture time。我们还有一个朋友Tim,Whats wrong with him?过渡到checkout time。Listen and tick,完成听力练习。Checkout time---think and write,教师赋予情境:Health Column---健康专栏,完成填空。每一处填空都结合相应的健康寄语。学生拿出自己的Loving Tips.给生病的人提出一些生活建议。完成本节课学习任务。

在这节课中,朱老师提供趣味性教学环境,设置的问题形式丰富多样,充分体现问题情境的趣味性原则。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调动各种感官参与学习,通过视、听、说、写来完成情境中的问题。

陶行知先生说:教学艺术就在于设法引起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就肯用很多的精力去做事情。所以低年级英语创设问题情境要遵循趣味性原则,教师应善于挖掘教学内容的趣味性,运用巧妙的设计,将问题投入到情境中去,学生在一定的情境背景下,学生学习积极性会被充分调动,学习兴趣会大大增加。

三.问题情境距离学生太遥远

问题情境有的是紧扣教学内容进行设问,有的是围绕话题设计运用性的问题情境。在教学目标的驱使下,问题情境往往贴近教学内容绰绰有余,而贴近学生生活远远不足,使学生对知识敬而远之,和学习内容之间总有一种隔阂,让英语学习枯燥无味。例如五年级英语Unit8 Chinese Festivals,在复习阶段,教师仍然提问What do they do at the Spring Festival?来进行交际。这种交际仅仅停留在教材层面,学生答来答去,仍然紧紧围绕书上有限的内容进行作答,问题无法走进学生的心里,就无法启动内心最底层的渴望,无法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和语言使用能力。当我们把问题的主语换成you,目标指向学生时,What do you usually do at the Spring Festival?,同学们思维的火花立刻被点燃,头脑中立刻浮现自己过春节的春节画面,有的play fireworks,有的visit grandparents,有的get New Year money......语言的输出有了生活作为源头,语言才能回归生活,为交际服务。当问题走进了学生内心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情感的共鸣,语言才有了生命!四年级下册unit5 Seasons讨论关于四季的话题,书上的内容不可能贴近所有学生的生活。为了让这个话题更加引起学生的兴趣,拉近学生与学习内容的距离,我将以前为他们拍的活动照片,并搜集他们自己提供的照片制作成一个小视频,学生对不同的季节有了更感性的认识。再通过完成思维导图:季节的气候,特色食物,特有的活动,特有的服饰,来讨论自己最喜欢的季节,学生获得更加理性的认识,最后通过欣赏世界各地的季节,南北半球的季节差异让学生获得更加宽阔的眼界和更深层次的感受。这节课既完成了对课文的复习,也进行了课外的适当拓展,问题设计源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发展语言使用能力。

总之,创设问题情境既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知识停靠点,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贴近学生的生活,走进学生的内心。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构建问题情境——解释、应用、拓展的基本教学模式,问题情境的创设要精雕细琢,设而有用,设而有效,设而有益。教师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设计问题,让学生的语言输出紧紧围绕重难点展开,这就需要教师有善于引导的智慧。其次,问题的形式可以多样化,丰富有趣,利用小故事、歌曲、诗歌或者动画等创造和渲染一个想象中的语言环境。最后,问题情境的创设必须注重真实性、针对性、操作性,要尽可能地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贴近生活,联系生活实践能力,另外,问题情境的创设还要注意时效性,课程要有较强的时代感,教学的选材必须具有时代前沿性,才有生命力、吸引力和说服力。

问题情境犹如一盆鲜花,教师浇灌培养好了,便可以开出美丽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