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造林方法在实际造林营林工作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8
/ 2

林业造林方法在实际造林营林工作中的应用

许绍新

黄山区林业局谭家桥林业站  安徽黄山  245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林业造林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科学合理地应用林业造林方法,对于提高森林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实际的造林营林工作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基于此,本文将重点探讨林业造林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以及解决对策。

关键词:林业造林;方法;应用

引言:林业造林方法是指根据生态环境和经济特点,科学合理地选择种植树种和实施种植措施,从而达到恢复或改善森林资源的目的。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林业造林成为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实际的造林营林工作中,合理应用林业造林方法对于保护和利用森林资源,提高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林业造林方法对于实际造林营林工作的重要性

林业造林方法可以有效地增加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覆盖率。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森林资源的破坏和消耗日益严重,造林工作成为恢复和保护森林的重要手段。通过科学合理地应用造林方法,可以在退耕还林、荒山治理、沙漠化防治等领域大面积进行造林,有效地增加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覆盖率。林业造林方法可以修复退化的土地,改善生态环境。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土地退化、水土流失、水源涵养能力下降等问题日益突出。通过科学合理地应用造林方法,可以修复退化的土地,改善土壤质量,减少土壤侵蚀,提高水源涵养能力,进而改善生态环境。林业造林方法可以创造适宜的生境条件,提供栖息地和食物资源,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增加。

二、林业造林方法在实际造林营林工作中的应用中的问题

1.种苗质量不稳定

种苗生长不良是种苗质量不稳定的一个常见问题,有些种苗可能存在生长缓慢、叶片发黄、枝条瘦弱等现象,影响了种苗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种苗质量不稳定还会表现为病虫害的发生,有些种苗可能存在病菌、虫害等问题,导致种苗受损甚至死亡。在实际造林营林工作中,种苗品种不纯也是种苗质量不稳定的一个表现。有些种苗可能存在品种混杂或者品种标识错误的情况,导致种植后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种苗质量不稳定还会表现为营养不良的问题,有些种苗可能存在养分缺乏或者养分过剩的情况,导致种苗的生长发育受到限制,种苗质量不稳定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实际造林营林工作的效果和成效。

2.造林技术不规范

在造林中,往往会出现一些技术不规范问题。种植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内的树木数量,不合理的种植密度会影响树木的生长和发育。如果种植密度过大,树木之间的竞争会加剧,导致树木生长缓慢甚至死亡;如果种植密度过小,树木之间的空隙过大,会影响林分的密度和产量。种植方法包括栽植孔的准备、树苗的处理和定植等。如果栽植孔的准备不充分,土壤松散度不够,会影响根系的生长和发育;如果树苗的处理不当,根系受损或者干燥,会影响树苗的成活率;如果定植不牢固,树苗容易倒伏或者折断。品种选择是指根据地理环境和经济需求选择适合的树种。如果品种选择不合理,树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差,会导致树木生长不良、易受病虫害侵袭等问题。

3.管理不到位

造林工作的管理工作是及时发现问题和改进措施的重要手段,如果管理不全面,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会影响整个造林工作的效果和成效。抚育管理是指对林分进行松土、施肥、修剪等措施,促进树木生长和发育。如果抚育管理不到位,松土不彻底、施肥量不足、修剪不及时等,会导致树木的生长缓慢、品质下降以及易受病虫害侵袭等问题。病虫害是造林工作中常见的问题,如果防治不及时,病虫害可能会大量繁殖,造成严重的损失。如果未及时发现和控制虫害的蔓延,可能会导致大面积的树木受损甚至死亡。林地火灾是造林工作中的严重隐患,如果防火管理不到位,容易导致火灾的发生和蔓延。未进行火源管控、未设置有效的防火带等,可能会增加林地火灾的风险。水土保持是林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水土保持措施不完善,容易导致水土流失、土壤侵蚀等问题。

三、林业造林方法在实际造林营林工作中的应用对策

1.加强种苗培育和管理

技术人员可以从加强种苗培育和管理方面着手,首先要选择适应当地环境条件、抗逆性强、生长快速的优良品种进行选育。技术人员可以通过遗传改良和选育技术,来培育出具有高生长速度、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种苗,提高种苗的质量和适应性。其次技术人员要加强对种苗生产全过程的管理,包括种子收集、储存、处理、育苗、移栽等环节。确保种子的来源可靠、存储条件适宜,采取科学的育苗技术,控制育苗环境和水肥管理,提高种苗的生长质量和成活率。在一定条件下,技术人员可以引进外来的优良种苗,以补充本地种苗的不足。引进的种苗应经过检疫和审查,确保其不带有病虫害和外来有害物种,同时技术人员要进行适应性试验,确保其适应当地的生态环境。技术人员加强种苗质量监测:可以建立健全的种苗质量监测体系,对种苗的生长情况、病虫害发生情况等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技术人员只有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提高种苗的质量和成活率。技术人员可以建立种苗信息共享平台,加强与种苗生产企业、科研机构、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合作,共同研究解决种苗质量不稳定问题,推动种苗培育和管理的持续改进。通过加强种苗培育和管理,可以提高种苗的质量和适应性,解决种苗质量不稳定的问题,从而提高实际造林营林工作的效果和成效。

2.规范造林技术操作

加强对从事造林工作的人员的培训和指导,增强其技术水平和操作规范意识十分重要。可以组织培训班、技术交流会等形式,由技术人员来传授科学的造林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提高工作人员对造林技术规范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然后可以制定和完善相应的造林技术操作规范,技术人员来明确具体的技术要求和操作步骤。根据不同的地区和树种特点,制定相应的技术规范,确保造林工作的质量和效益。技术人员需要建立健全地监督和检查机制,加强对造林工作的监督和检查。通过定期巡查、抽查和验收等方式,对造林工作的技术操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造林工作的规范进行。通过建设示范工程,技术人员来展示和推广规范的造林技术操作。技术人员可以选择一些典型的造林项目,进行规范的技术操作,通过实际效果的展示,向其他地区和技术人员宣传和推广规范的造林技术操作。技术人员可以加强与科研机构和专家的合作,开展相关的科研和技术创新工作。通过研究和探索新的造林技术和方法,不断提高造林工作的规范性和效益,可以提高造林工作的质量和效益,解决造林技术不规范的问题,从而更好地实现实际造林营林工作的目标和效果。

3.加强林地管理

技术人员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林地规划和布局方案,根据地形地貌、土壤条件、气候特点等因素,合理确定造林区域和树种选择。通过科学规划,避免林地利用不合理和冲突,提高林地的利用效益。在进行造林前,技术人员需要对林地进行准备和改造工作,包括清理杂草、疏伐枯枝、整理地表等。技术人员可以通过准备和改造工作,提高林地的肥力和适宜度,为后续的造林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在造林后,技术人员需要对林分进行管理和抚育,包括松土、施肥、修剪等。通过合理的管理和抚育措施,促进树木生长和发育,提高林分的质量和产量。技术人员需要加强对林地的保护和防护工作,包括防火、防虫、防病等。建立健全地防护体系十分重要,其可以减少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对林地的影响,保护林地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结束语:林业造林方法在实际造林营林工作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只有加强种苗培育和管理、规范造林技术操作、加强林地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才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实际造林营林工作的质量和效益,实现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参考文献:

[1]孙雪.林业资源管理与林业造林方法实践[J].新农业,2023,(15):36-37.

[2]张铮.探究现代林业造林方法及营林生产管理[J].新农业,2023,(15):38-39.

[3]王刚.森林经营生产管理措施及林业造林方法[J].新农业,2022,(19):30-31.

[4]李志伟.浅谈常见林业造林方法及森林防火措施[J].新农业,2022,(19):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