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我国农业标准化发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8
/ 2

新时期我国农业标准化发展研究

朱美慧

富拉尔基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  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41

摘要: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正处于一个全新的阶段,农业的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为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我国农业正处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时期,亟需农业标准化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入创新动力。在这种新形势下,我国农业标准化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

关键词:农业;高质量;发展

引言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和地区陆续实施标准化战略,构建了农业标准化体系并占据了农业强国地位。多年来,在政府与市场的双重推动下,我国农业标准供给结构不断优化,农业标准化治理效能进一步显现,农业标准化实施模式逐渐完善,在规范农业生产、降低农产品交易成本、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农产品“走出去”等方面发挥了良好作用。然而,与世界农业强国相比,我国农业标准化水平依然不高,支撑并驱动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迈进的后劲不足,表现在传统的农业标准化模式和方法无法及时体现并适应农业发展需要,部分农业标准长期未更新、治理效能下降、供给结构失衡、实施效果不显著;农业产业规模偏小、竞争力偏弱、效率与韧性不足、可持续发展水平不高等问题亟需依托农业标准化建设予以解决。

1我国农业标准化建设的发展历程

1.1起步阶段(1949—1977年)

为了配合统购统销政策,我国对粮、棉、油等制定了收购规格和标准;同时为解决农产品供应不足问题,进一步恢复农业生产,农业部门着手在农产品、畜牧、兽医、兽药、植物保护等方面制定了若干标准,如《种羊饲养标准》(1950年)、《种猪饲养标准》(1953年)等,用以优化种畜的选育、繁育和推广。这一时期我国的农业标准化工作具有显著的行政命令性特征,“抓住两头,打好基础”(种子和产品)是该阶段农业标准制定的总体方针。

1.2恢复阶段(1978—2000年)

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农业标准化工作全面停滞后,我国农业标准化工作逐步恢复,相继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1989年)、《农业标准化管理办法》(1991年),成立了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有机食品发展中心(OFDC),启动了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初步形成了覆盖国家、行业、地方的3级标准体系,标准制定范围从种子和产品标准不断向栽培管理、养殖技术等标准方向延伸。截至2001年年底,我国制定的农业国家标准有1056项、行业标准有1600项、地方标准有6179项,有力支撑了农业经济建设的需要。

1.3快速发展阶段(2001—2014年)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为了适应新的国际形势及竞争需要,我国着力推进标准化配套制度建设及实践活动,启动了“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农业标准化工作的通知》(2003年),发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009年),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达到4272个,“三品一标”认证总数达到7.2×104个,“三园两场”(标准化果园、菜园、茶园,标准化畜禽养殖场、标准化水产健康养殖场)建设数量超过5500个。这一时期,我国制定的农业国家标准有2652项、行业标准有4246项、地方标准超过1.7×104项,基本覆盖了主要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的各环节,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备的农业标准体系。

2新时期我国农业标准化面临的现实困境

2.1生产方式转换效能存在一定短板

现阶段,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转换效能缺乏一定的动力支撑,无论是在顶层设计、农业规模,还是在利益联结等方面都需要深入思考。例如,推进生态农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在顶层设计上做好科学统筹,打造高效“造血式”生态模式,保证各项政策之间的有机衔接与科学规划。而现如今的生态农业高质量发展存在较多行政手段限制,市场竞争机制与激励机制在应用程度上缺乏普遍性,导致生态农业项目与社会各项资本之间难以形成良性互动的态势,不利于为生产方式的转换提供有效的动力支持。同时,一些乡村依然难以抵挡粗放式发展方式带来的短期利益诱惑,在扩大生产规模上采取盲目冒进的方针,对于绿色低碳生产方式与循环经济的重视力度明显不足,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更是没有考虑到资源承载力与环境可承受程度的最大限值。因此,一部分乡村在发展生态农业的进程中,产业的利益联结呈现出明显的短期化特点,无法切实有效转换为绿色有机的生产方式,更缺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动力效能。

2.2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

当前中国的人才队伍比较壮大,但在人才分配方面存在不合理的现象,专门从事农业科研工作的人员较少,农业处于高质量发展的攻关时期,提出了许多新需求,也有很多难点。要解决这些卡脖子问题,就要进行科技重点攻关,而农业科研人才的短缺不利于进行高精尖技术的研发。同时,科研工作比较艰苦和枯燥,不能很快见到成效,导致年轻人不愿意去从事枯燥的科研工作,导致科研队伍结构老化,缺少年轻力量。最后,受经济水平的影响,经济较发达地区的人才待遇和政策相对较为完善,科研设施更完备,能够吸引人才。所以人才会集中在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这就造成地域上科研人才资源分布不均匀。

3标准化助力农业强国建设的实施路径

3.1全面认识生态农业

只有深入认识生态农业,才能更好地建设生态农业,促进农业经济长期发展。要以长远的眼光衡量生态农业的综合效果,生态农业相较于普通农业而言是一种复杂的综合农业体系,需要依据区域特点,系统考虑当地天然要素、社会境况。以全面推进农业经济发展、农业资源保护、社会长期进步作为综合目标,科学建立3者之间的联系,突出展现各自特色,综合推进3方面协调发展,追求生态农业的长期效果,切忌短视行为。此外,生态农业除了需要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主体以外,更需要政府的扶助。政府应以长远、可持久进步作为生态农业的发展目标,在政策、资金、宣传上因势利导,帮助有利于生态农业的从业者建立正确的理念,从而追求生态农业的长期综合效益。还要正确理解生态农业,生态农业不是完全拒绝使用化学物质,而是经过仔细斟酌后施用危害相对较轻、不容易在生物链条中聚集的化学物质。生态农业更不排斥科学、合理地使用现代化操作工具,以保证生态农业的效率。因此,全面而深入地认识生态农业是建设生态农业、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3.2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首先应壮大农业科研工作队伍,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制度,促使科研机构与农业科研院校合作,建立顺畅的人才培养渠道,对在校学生进行重点培养,让其在校期间就能够接触科研工作,增加实训机会,毕业后便可直接对接到工作岗位,成为科研队伍强大的后备力量,实现科研队伍的年轻化。同时也要发挥人才互补优势,使政府机构和农业企业的优秀人才互通有无,在科研工作中发挥最大效用,推动人才资源的最优配置。各地区还应意识人才的重要性,制定优厚的人才待遇制度和人才引进政策,确保把本土人才留住的基础上吸引全国各地有能力的高层次人才,为他们减轻经济负担,更好地投入科研工作。同时,还要健全人才评价体系和晋升渠道,对有突出贡献和优秀工作业绩的科研工作者给予物质和精神激励,使其更有干劲,在工作岗位上有所发展。

结束语

新时期,我国农村社会发展迅速,农民的生活水平也有所改善,而在这一时期,农业经济要想实现科学发展,应继续推动现代化、机械化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合理应用,不断提升农民的整体水平,增强农民的环保意识。同时,立足于乡村振兴战略,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促进农业经济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韩莹.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创新策略研究[J].产业创新研究,2022(16):55-57.

[2]陈燕.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路径分析[J].农家参谋,2022(16):81-83.

[3]李向怡.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分析[J].老字号品牌营销,2022(16):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