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双人单泵法更换去甲肾上腺素对维持血压稳定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8
/ 2

探讨双人单泵法更换去甲肾上腺素对维持血压稳定的影响

郭秀荣汤慧慧陆启荣

五河县人民医院 ICU 安徽 蚌埠 233300

【摘要目的 探讨双人单泵法更换去甲肾上腺素对血压变化的影响。方法 取14例使用去甲肾上腺素维持血压的患者,分别采用单人单泵换药和双人单泵法换药,各换30次记录换泵前5分钟,换泵后即刻,换泵后5分钟、10分钟收缩压变化。结果人单泵法换泵后血压波动幅度显著低于单人单泵法换药。结论 采用双人单泵法更换去甲肾上腺素对于血压的波动影响较小,值得推广。

【关键词】 双人单泵法;去甲肾上腺素; 换泵

在使用注射泵连续泵入血管活性药物时,由于配置好的药物保存或应用时间过长导致药效降低或变质和注射器容量限制现有注射器最大量为60ml),需要频繁更换注射器和药物及延长管,在更换过程中,微量泵需要暂停,短时间内药液停止泵入。所以如何降低更换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泵期间血压的波动,对预后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为了维持血流动力学的平稳,我科护士根据临床经验,创新使用人单泵更换血管活性药物,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人单泵换泵经验总结如下,供临床参考使用。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03月-2021年07月我科住院患者14例使用去甲肾上腺素者, 其中去甲肾上腺素流速大于4mg/h 5例,流速小于4mg/h 9例,每例患者至少使用单人单泵和人单各换一次,单人单泵和人单合计换泵各30次。所用静脉通路为中心静脉或周围静脉,同一患者使用相同的静脉通路进行两种方法换泵,记录换泵前5分钟,换泵后即刻,换泵后5分钟、10分钟收缩压变化。

1.2 方法

1.2.1仪器使用 注射泵、注射器、延长管、三通旋塞均为同一厂家,同一规格。    

1.2.2 药物配置  常规遵医嘱使用10支去甲肾上腺素(20mg/10ml),加0.9%NS40ml,或5%GS40ml溶液总量为50ml,去甲肾上腺素稀释为0.4mg/ml.病人需大剂量维持时,必要时溶液总量为50ml,去甲肾上腺素剂量增加一倍

1.2.3 遵医嘱用药 检查静脉通路,输液通畅,接三通,用50ml注射器常规配制好去甲肾上腺素药液,使用注射泵接延长管连接到三通上。去甲肾上腺素经注射器,延长管接三通侧通路连接静脉,三通主通路接常规液体,利用常规输液将管路内去甲肾上腺素及时带入人体血管,减少管路死腔,发挥升压作用。

1.2.4 换泵方法  单人单泵法:输注泵报警提示去甲肾上腺素药物输注将毕时,将提前配制好的50ml去甲肾上腺素药物带至病人床旁去甲肾上腺素药物浓度不变时仅更换注射器),按暂停键将药物将尽的原注射器取下,分离注射器与延长管,接新的配置好去甲肾上腺素药物的注射器,将新配制好药液的注射器安装在注射泵上,调整备用注射速与原注射泵速度相同,按运行键开始持续泵入(更换泵时间大约需20-40秒)。因泵的机械作用(注射器与泵之间的缝隙)直接影响血压的波动[2]双人单泵法(甲乙两人操作):输注泵报警去甲肾上腺素药物输注将毕时,甲将提前配制好的总量为50ml去甲肾上腺素药物注射器带至病人床旁,另备一注射泵、延长管和三通管,将配置好药物的新注射器连接延长管和三通,安装在注射泵上,使用快推键将药液推出2-3滴,将三通连接静脉通路[3],调整新注射泵速度与原注射注射泵速度相同,按下暂停健,乙做好去除原注射泵准备,甲发出开始口令并启动开始键,乙接到开始口令时关闭并去除原有泵,新泵开始运行,原泵停止。

1.2.5 评价方法 比较两组换泵方式初始收缩血压收缩压波动最大值,记录每次换泵前5分钟,换泵后即刻,换泵后5分钟、10分钟各监测一次,将所测收缩压与换泵前压进行比较,记录观察患者换泵后5分钟、10分钟血压波动最高值,选取差值绝对值最大者即为收缩压波动最大幅度。

1.2.6 统计学方法 收集两组换泵方法前后数值,计数方式用例次表示,采用SPSS22.0软件处理,不同换泵方法间和换泵前后血压监测指标采用SPSSl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独立标本t检验,检验水准a=0.05.

2  结果

两组更换注射泵的方法前后结果比较。见表1

                     初始血压                     血压波动最大幅度        

组别       例次       (mmHg)                      ( mmHg)               

人单泵组   30        120.633±11.04              13.46±4.81        

人单泵组   30        122.033±7.97               6.70 ± 2.35     

T                  -0.737                        6.912                

P                  0.232                         0.000          

表1显示,双人单泵法更换时,监测的血压波动幅度指标变化较平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3.1 持续泵入血管活性药物主要目的在于维持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提高排血量,改善组织血流灌注.因此,血管活性药物换泵时相关的血流动力学波动也是重症医学科关注的问题之一,在换泵期间,药物的流速恒定被打破,出现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严重时会引起病情突然变化。注射泵的启动延迟也会影响血流动力学的稳定,血管活性药的泵入换泵过程更加受到医护人员的关注。目前尚无统一的质量控制标准,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注射泵注射治疗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在本次研究的两种换泵方式中,均是通过瞬时中断药物进入血管内的方式换泵,护士熟练操作,双人单泵法道操作多在5-7秒内即可完成,对血压波动影响小。去甲肾上腺素对血压波动的影响与输注速度、剂量及患者血管壁情况有关,当去甲肾上腺素走速大于4㎎/h时,血压波动较明显;当去甲肾上腺素走速小于4mg/h时,血压波动不明显;采用双人单泵法换药因瞬时中断时间较短血压波动幅度较小,去甲肾上腺素半衰期为1-2分钟,进入人体后迅速被摄取后进一步被肝脏代谢[4]。当去甲肾上腺使用注射泵由静脉高浓度高速泵入时,瞬时中断会打破药物浓度的恒定,引起血压变化。

3.2 在临床护理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关注换泵方式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在其他细节上也应给予重视。使用注射泵泵入血管活性药物时,护士应随时观察患者血压的变化,注射泵运行情况,药液残留的量,输液通道通畅情况,在第一组泵液输尽前10分钟备好药物;避免走空报警后才更换药物,在药物剩余<2ml时立即更换,避免走空长时间中断药物对患者造成严重影响;尽可能减少各种原因导致的瞬时推注,导致短时间内药物进入身体,血压波动剧烈。当患者使用较大剂量的药物时,可适当增加药物浓度,减少频繁换泵,既减轻工作量,又避免频繁换泵引起血压波动;当使用较小剂量药物时,配泵时可适度减少药物浓度,可降低患者对药物及换泵的敏感度。更换不同浓度的药物时,需连泵管一起换下。

4   结论

人单泵法换药时血压波动较平稳,双人单泵法换药法优于单人单泵换药,尤其在高浓度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此外,还应考虑其他原因对血管活性药物泵入时对血压波动的影响,来确保患者血压的稳定。但是当患者使用高浓度血管活性药物时,血压波动明显受药物泵入速度的影响,为确保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采用双人单泵法换药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 王娟,彭晓红.两种更换多巴胺泵入方式对成人心脏术后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期刊》,2020,37(9):83-85.

[2]王蕾,关欣.血管活性药物续泵方法的现状与思考[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8,34(15): 1125-1129.

[3]高照渝,催轮盟,张瑶,宫叶琴,马丽秋.不同换泵方案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血压的影响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期刊》,2017,27(19):3666-3668,3684.

[4]翟志敏,张兴华,李喜元,王冬霞,刘美,李萌,徐宗超.集束化护理措施在减少ICU患者微量泵泵入去甲肾上腺素时血压波动率的疗效评价[J].系统医学,2018,3(19):172-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