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治理背景下缓解城市“停车难”问题的思考—以宜昌市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8
/ 2

     综合治理背景下缓解城市“停车难”问题的思考—以宜昌市为例

郭婷婷 

三峡大学  湖北省宜昌市  443000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停车难”问题已成为制约城市高质量发展和居民幸福感提升的重要因素,基于对湖北省宜昌市的实地调查,分析出“停车难”的具体特点和做法成效,但也面临治理中存在停车共享推进不深入,智慧停车场景运行质效不高,停车设施数字化、智慧化管理不足,停车需求宣传引导不够等问题。解决“停车难”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只有坚持系统思维,通过适量增加泊位供给、盘活存量资源、打造智慧停车场景规范停车秩序等方面综合施策,才能有效缓解“停车难”问题。

关键词:停车难、停车管理、智慧停车、共享停车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持续加快,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改善,汽车数量的急剧增长导致“停车难”问题加剧。“停车难”作为现代城市加速发展而衍生的一种“城市病”,近年来正从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蔓延。本文以宜昌市为例,通过分析宜昌停车管理现状,总结宜昌推进停车惠民工作的成效,针对宜昌在智慧停车背景下如何提供高质量的交通环境,提出缓解“停车难”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宜昌城市停车管理现状

(一)停车设施基本情况。截止2022年9月宜昌城区小汽车保有量31.84万辆,停车泊位36.02万个,车辆与泊位比例约为1:1.13,根据《湖北省城市机动车停车设施建设管理指南》,人口规模大于50万的城市,机动车保有量与停车泊位比例的合理区间为1:1.1-1.3,达到合理区间的下限值。

(二)停车收费情况。宜昌停车收费实行政府定价和市场调节价两种价格管理模式。具备自然垄断经营和公益性特征的停车场由政府定价,政府定价范围以外的停车设施由经营者按照合法、公平、诚实信用原则,依据经营成本、市场供求状况、社会承受能力等因素,自主合理制定停车服务收费标准。

(三)停车管理政策。宜昌市根据上位法律法规以及规范性文件,制定了用于停车管理的相关政策规范性文件。2018年6月印发《宜昌市城区机动车停车场管理办法》,一直沿用至今,期间出台了《宜昌市城区道路临时停车泊位收费管理办法》。同时根据省委省政府相关要求,出台了专项活动的规范性文件,如《宜昌市城市停车惠民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关于印发《宜昌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停车场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实施方案》的通知等。

停车难的特点分析一是部分区位停车难。从区域上看,西陵区、夷陵区、高新区及伍家岗部分区域停车难问题比较突出,其中高新区以基本停车需求为主,西陵区、夷陵区、伍家岗区基本停车和出行停车需求兼有。从点位上看,以老旧小区、医疗机构最为突出二是少数时段通行堵。主要体现在校园和重点商圈周边。校园周边拥堵主要集中在早、中、晚上下学时段,这些时段大量接送学生车辆集中在校园门前沿街停放,造成主干道通行不畅。商圈停车紧张主要是节假日及就餐高峰时段,比如万达商圈,周末、节假日中午时段车主“寻位”现象普遍,找位停车平均达20分钟以上。三是泊位使用效率低。住宅小区大多存在白天时段空置率高,一些住宅小区白天空置的停车泊位超过三分之二,但夜间较饱和;CBD、万达、水悦城等大型商业综合体白天一位难求,但夜间停车场空置率达80%以上,机关事业单位同样存在夜间停车位利用率低的问题。

二、宜昌缓解“停车难”问题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2021年以来,宜昌市通过开展“停车惠民”专项行动,停车难综合治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全市一个停车场”基本形成,智慧场景建设成效初显,市民停车环境明显改善,“难停车”不断向“能停车、好停车、快停车”转变。

(一泊位建设补齐短板重点针对老旧小区、商圈、医院等停车矛盾突出区域,充分利用零星地、边角地拆违腾退地等建设公共停车场缓解周边停车难问题2021年以来,宜昌市共新增建设公共停车场167个,新增泊位2.69万个,停车位不足问题逐步得到缓解。

二)错时共享盘活资源挖掘内部资源潜力,推动城区175家具备条件的机关事业单位停车场近8000个泊位实行双休日、节假日及工作日夜间对市民开放城区13家机关事业单位试点推行非工作时段“包月”停车国贸、水悦城等6个核心商圈推行停车场夜间闲置停车位优惠对外共享,最大降价幅度达到60%。“宜昌城市停车”APP已开发个人车位共享模块,目前已在3个住宅小区开展试点。

(三)智慧赋能提升效率全市(含县市)2700多个停车场约40万个泊位已接入全市统一智慧停车平台,接入率达99%以上,基本实现了应接尽接,形成全市停车一张网“宜昌城市停车”APP注册用户由初期5万人增至50万人,智慧停车平台提供便捷停车服务累计达1000余万人次,车主通过“一次注册”实现“全城通停”,享受“找停车场、空位查询、收费标准查询、一键导航、无感支付、

先离后付”等便捷服务离场时间由现场支付的20秒缩短至5秒,通行效率显著提升,开启了市民出行新体验。

(四)秩序整治优化环境按照行人路权优先原则,对占用盲道、消防通道及严重影响行人通行等不符合设置条件道路泊位进行统一清理对符合设置条件的道路临时停车泊位通过标准化改造,2022年底分批次启动了道路停车收费管理启动收费后,泊位平均周转率由0.5大幅提升至3.5,公共资源实现合理共享,道路停车环境更加有序。结合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对各类停车场配套的指示牌、公示牌、道闸、岗亭等设施提出了规范整改要求,督促社会主体进行标准化改造,并加强日常维护城市容貌品质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宜昌城市停车难治理存在的问题

(一)停车共享推进不深入。宜昌市“全市一个停车场”基本建成后,个人车位共享工作仍停留在原有试点阶段,目前仅3个小区停车场纳入共享停车试点,住宅小区白天时段空闲停车资源仍未得到充分利用

智慧停车场景运行质效不高。由于停车场覆盖面大、管理主体多、经营业态较复杂,统筹监管停车场现场端数据上传及功能维护难度大,部分已联网停车场还存在运行质效问题,如停车场定位偏差、泊位信息不准、自动扣费功能异常等,对市民群众停车体验带来影响。

(三)停车设施数字化、智能化管理不足当前的城市智慧停车管理平台作为行业数字底座,可提供的数据还不够全面,平台数据分析能力有待提升,提供停车行业数字化、精细化的决策支持和信息服务能力不足,未形成成熟的数据驱动管理服务模式。

(四)停车需求宣传引导不够解决城市“停车难”问题不仅需要政府主导、市场引领,还需要社会共治、公众参与,由于市民的停车意识还处于逐渐培养之中,部分市民的大局观念和依法停车意识薄弱,目前部分市民对停车场联网接入智慧平台、道路停车收费等方面的管理措施理解不够。

四、缓解宜昌“停车难”问题的对策建议

出台鼓励车位共享政策。制定停车共享实施方案和计划,组织和引导停车供需双方及第三方运营机构等社会企业积极参与,出台停车位对外开放的鼓励办法,扩大停车共享试点范围,重点盘活老旧小区、医院、学校等区域的各类停车资源,实现错时开放共享。

(二)完善智慧停车系统功能。建立智慧停车系统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长效机制,通过发布问卷调查、平台问题实时反馈等方式定期收集系统运行问题,升级完善宜昌智慧停车系统功能,提升平台兼容性,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持续攻坚破解各种对接难题,确保平台运行顺畅更好为市民服务。

(三)促进停车数据的整合及运用。善管理主体和各类管理模块的信息采集、处理功能,保证信息欲求可得、交互畅通,形成停车高效率管控合力。开展“停车指数”方法试点应用,加强对停车难易、停车需求、停车缺口、停车盲点等分析研究,引导停车供需平衡,促进城市停车设施有序健康发展。

(四)鼓励绿色文明出行。借助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发声,通过鼓励共享单车出行,开展城市 “公共交通周”“节能减排日” 等活动,提升居民低碳出行积极性。进一步完善公共交通体系,提高公交分担率,优化公交线网、站点设置,深化智慧公交建设,加大“全市一个停车场”场景建设及停车惠民相关政策的解释宣传,营造良好停车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