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8
/ 2

开放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吴志勤

衢州开放大学,邮编 324000

摘要大学生是创新创业的生力军,他们的创新创业能力关系到国家创新发展驱动战略的有效落实。我国接受开放教育的学生数量庞大,但是针对他们的创新创业教育却非常薄弱。为有效提升开放教育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政府和高校应转变思想观念,充分认识开放教育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强创业型师资队伍建设,搭建创新创业综合服务平台,结合开放教育教学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创新创业教育。

关键词开放教育学生;开放大学;创新创业能力;创新创业教育

1我国开放大学创业教育实施现状

1.1缺少资金支持以及创业技术指导

近些年来,尽管国家、地方政府不断加大开放大学大学生创业资金扶持力度,但是真正与提供给大学生创业的资金与创业需求相差仍然较大,尤其是对于从事科技含量较高的活动。同时当前社会和其他筹集创业资金渠道不足,大学生很难筹备到足够的创业资金。尤其是各银行在进行贷款时往往都会首先考虑利益回报,因此他们普遍不愿意将资金投入到回报率较低的大学生身上,而是选择投资在那些大企业、大客户身上,因为这些客户带给他们的经济回报要远高于大学生。同时对于大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创业是一件很遥远也很困难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如果缺乏“专业人士”指导,那么就无形中会对创业产生畏难情绪。当前开发大学大学生创业多凭借着热情,很少有专业人士教他们近些创业,也没有人告诉他们如何少走弯路,尽管他们手里有一定的创业资金,但是由于缺乏经营,因此较难创业成功。

1.2创业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

当前的创业政策尽管在鼓励大学生创业,但同时其对于大学生创业也有着一定的限制。很多地方政府规定必须是毕业五年以内的大学生,且必须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研发项目或从事文化创意类项目的创业活动才能够享受到就业政策优惠。由此可见创业政策对于大学生创业仍然有着较大的限制。当前社会上基本所有的行业格局都已经成型了,创业的大学生想要打破这一固定的格局很难,除非是进行创新。但是对于绝大多数大学生来说,创新实在是太难了。创新意味着对于现有事物、格局的打破,需要经历长期的努力与奋斗,在一次次失败中不断总结与反思,才能够真正有所创新。而目前大学生基本上都很难经受创新路上的失败与挫折,很多时候都是在失败的过程中逐渐对于创业失去了信心,也逐渐退出了创业的道路。

1.3对创业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当前很多开放大学没有认识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在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创业课程设置、创业实践等方面仍旧处于落后的状况。很多开放大学领导、老师本身缺乏足够的创业经验,不能够对学生的创业活动进行良好的指导,往往都是凭借课本上或者是网络上的“创业秘籍”、“创业宝典”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导致创业教育难以真正落到实处。同时当前的很多大学生没有对新经济形势下的创业形成较强的认识,仅仅将创业当作是炫耀的工具,没有真正意识到创业的真正意义,对于创业没有进行客观的对待,导致创业活动出现了较大的偏差。

2开放大学优化创新创业教育的对策

2.1重视创新创业教育,为落实教学活动营造良好的环境

在优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管理举措中,首先需要教学管理部门从思想意识上加强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然后基于传统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模式,循序渐进地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工作,为培养学生创业能力和创新意识营造良好的外部教育环境,促进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从学校管理角度来看,在管理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的工作,通过校园宣传栏、校园广播及学校公众号等多种渠道,宣传和渗透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内容,确保后续专业课程得以有效推进和落实;从教师教学角度来看,学校管理工作的高度重视能为教师进一步优化教学提供有力的保障。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作为一项全新的课程教学内容,在实际落实的过程中需要投入许多新的教育新资源,有了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支持,教师可以基于实际教育需要,积极拓展和丰富教学资源,深化学科教学工作的研究,推动学生更好地发展。通过这种教育思想上的转变与重视,在学校内部营造一种良好的教学氛围,能够确保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所涉及的各方元素都能积极参与其中,在强大的教育合力下,为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实践创造良好的教育实践平台。

2.2培养专业师资团队,为推进教育活动奠定专业基础

教师团队作为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重要参与者,优化教育管理工作离不开教师团队的参与和建设。针对当前教师团队专业能力和专业素质相对薄弱这一实际问题,管理措施应进一步完善。首先,从内部管理角度来看,在日常教学管理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通过多种渠道为教师培训学习搭建平台,以学科教学工作的实际需求为导向,突出内部教育对教师专业素质的引导作用,在多元化的内部培训和进修活动中逐步提高教师团队的专业素质,促进教师团队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的相互融合。其次,从外部教学资源的引进角度来看,在优化教学专业能力方面,还可以积极引入外部优秀的教育资源。通过人才引进、学术交流等多种方式,邀请相关教育行业的专家学者走进高校进行教学分享和培训,为高校优化创新创业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和思想,在学术交流和互动中循序渐进地提高本校的专业教学水平。

2.3完善教育管理制度,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制度保障

教学管理制度作为各项教学活动得以高效推进和落实的外部保障,在创新创业教育中所发挥的作用和价值是不容忽视的。在具体教育环节,完善的教育管理制度不仅能够保障各项教学活动有效地推进和落实,而且可以带动教学活动成果的转化,为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就业和创业提供指导。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而言,突出教学工作的适应性,是落实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要将各项创新创业教育的实际内容转化为与社会市场相适应的生产力,确保教学理论和社会实践的高度结合。这就需要依据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对各项教学活动进行相应的筛选,突出教学管理工作的导向作用。另外,教育管理制度的落实和完善也要从高校实际教学管理现状入手,逐级落实和推进,确保教学管理制度能够兼顾日常教学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只有这样,才能够为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高效落实提供保障。

2.4搭建创新创业综合服务平台

开放教育学生主要通过网络开展学习,线下课堂教学的次数较少,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集体归属感较弱,师生交流互动不足。为满足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内容和形式的需求,远程开放教育机构可在学习支持服务中心的基础上增设创新创业综合服务平台。平台的功能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信息服务。可整合国家、省市各级各类创新创业信息资源,及时发布创新创业政策和市场发展趋势分析报告、产品需求等,完善专业化、网络化的信息服务体系,形成门户网站、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媒介相结合的多层次的智慧化信息网络综合服务平台,为创新创业的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服务。二是指导服务。学校要组织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实践,建立创业学生档案,并做好跟踪、指导服务;利用校内实训室、校外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等资源,配备好指导教师,有组织地为有创新创业需求的学生提供培训指导、场地支持、项目孵化等一系列配套服务;帮助学生增加创新信心,提高创业能力,解决创业困难,提高创业成功率。

结语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学形态,在具体落实环节要基于当前的教育现状和不足作出细化的分析,在系统的教育原则支撑下,紧扣社会发展的最新动态,有序推进教学改革和创新工作,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搭建平台,助力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同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曹春宇.广东省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2,5(02):87-89+143.

[2]刘阳燕.经管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21(36):47-49.DOI:10.16871/j.cnki.kjwhc.2021.12.015.

[3]刘君娣,宿瑶,李映强等.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及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1(09):95-97.DOI:10.13665/j.cnki.hzjjykj.2021.09.037.

吴志勤 1971年9月男,浙江衢州,助教,大学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