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企业业财融合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8
/ 2

大数据背景下企业业财融合探讨

陈媛

淄博职业学院

【摘要】大数据背景下,业财融合已经成为财务管理的大势所趋。本文探讨了大数据背景下企业实施业财融合的必要性及实施途径。本文认为实现业财融合,在建立业财一体化信息系统的同时,还应关注财务人员的转型与发展。

【关键字】大数据  财务  业财融合

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财务行业发生着巨大变化,特别是大数据背景下,大多数企业正在或试图启用业财融合模式,然而各企业在不同程度上面临着阻力和困境。

1.导入

管理学家西蒙指出:管理就是决策。科学合理决策的基础是充分的市场信息和相关资源,信息和资源来源于业务,但却于财务密不可分。特别是处于大数据时代的财务,传统的核算式财务管理早已落伍,新时代下财务管理人员需要更多接触业务层面,深入了解并支持业务过程和决策,并对业务的绩效评估提供依据,帮助企业实现有效合理的资源配置,从而创造价值。业财融合由此产生。

将业务工作和财务工作二者结合起来,就是业财融合。通过业财融合,打破财务业务间的部门壁垒,减少信息不对称。大数据时代,财务已经不仅仅是事后的财务报告,而且也参与事前预测的前台业务,计算并报告业务活动的绩效,把这些重要的信息反馈到具体业务人员,为其决策提供参考,扮演了策略咨询专家的角色。

2.业财融合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管理会计已经不再仅仅是成本、预算、绩效这么简单,更多的涉及战略管理、运营管理、投融资管理、风险管理等方面。

2.1业财融合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手段

若财务、业务联系的不紧密,科研、采购、生产、销售、经营等环节的生产要素、成本费用、经营风险、市场变化等信息就不能及时、准确地反映到财务部门;如果财务人员只重视基础会计核算和业务监督,忽略业务部门的需要和问题的解决,那么久严重限制了财务对企业的价值贡献

2.2业财融合是加强财务监督与风险防范的需要

财会人员不了解业务,就无法更好地参与到业务活动中去,不能及时的预测风险、识别风险和风险防范,也就不能给业务人员提供针对性的建议。通过业财融合,企业财务管理的范围不断延伸,打破企业和行业的界限,从企业创造整体价值的角度进行财务管理,更好的财务监督和风险防范。

2.3业财融合是大数据时代的必然要求

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使企业管理的内涵发生了改变,有助于企业实现数据采集的前端化、核算处理自动化、财务档案无纸化、会计职能服务化、会计核算智能化,为财务管理转型提供动力。会计的职业属性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一些重复性工作将由机器完成,会计人员将致力于提高财务工作技能和行业知识,逐步具备跳出财务看财务,回到财务做财务的能力,做业务前进方向的指引者。

3.业财融合的实施途径

3.1财务人员的转型发展

首先,财务人员拓展视角不仅仅要求掌握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应将视野扩展至行业、客户、供应商;行业政策、行业趋势、竞争者信息等这要求会计人员不仅是专才,而且还应是通才,这对大数据时代对财务人员的要求,更是一项挑战。这就要求财务人员必须熟悉本公司的业务流程和系统流程,了解业务、公司整体运营、行业的特点及公司所处位置等,这样才能在两者的权衡中,找到一个平衡更好的带动企业发展和战略实现

其次,财务人员掌握沟通技巧。市场的高速发展和多元化,给企业财务人员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市场稀缺的财务人员不仅要掌握财务岗位的业务知识和技能,更要与业务部门顺畅的沟通。会计是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财会人员应该注意将会计语言转化为商业语言,以便和业务人员无障碍沟通。财务与业务间出现冲突,甚至有时两者相背离,大多是由掌握的信息资源不对等导致的。财务人员要按照准则、核算规则、预算管理或税法等相关规定处理业务,而业务人员则要根据随时变化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应变通

再次,财务人员要转变思维。财务人员要将日常核算的目标于企业经营的长期目标相统一,明确财务业务目标是统一的,即为企业创造价值。财务人员绝对不是数字的搬运工,而是立足于业务信息,基于对商业价值的敏感性,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成为业务经营方案的提供者和经营风险的揭露者。

3.2建立业财一体化的信息系统

第一,做好业务与财务间的沟通。通常做法是指派专人了解业务上的真实需求,了解业务变化的可能性及速度,同时业务人员也要充分了解财务人员需要什么数据,理清真实需求及建设思路,这是双方建立共识的基础。这样才能在后续的平台建设中有针对性的解决实际问题,解决财务、业务数据不及时、不连贯、不准确等问题,实现业务数据与财务数据的同时、同步,提高决策者的决策水平和效率。确保平台用户体验良好,最大程度上降低学习成本和操作难度,使业务和财务工作更高效、便捷。即通过各部门之间的沟通,确立统一的、服务于企业整体的目标,使业务、财务、企业的目标、口径一致。

第二,建立财务共享中心。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财务共享理念和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为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企业应当建立财务共享中心。财务共享中心应持续关注系统自动化、流程效率及服务质量,在实现系统、流程、人力资源等多层次资源共享的基础上,逐步的提升财务核算效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财务共享的成果,通过运用管理会计深入挖掘财务要素潜力,持续追求管理转型并提升价值创造能力。在财务共享模式下,传统的金字塔式的组织架构逐渐被扁平化的组织所代替,标准化的服务被个性化的服务所代替。财务共享中往往是总账、费用、收入等模块并行管理,企业内部应提供相应配套资源予以支持。另外,财务共享中心可能会与企业其他的信息系统相互交叉集成,因此还需要企业的全局管理,甚至是跨组织间的沟通。需要注意的是,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不是单纯的信息化建设,还涉及到观念、流程、制度等方面的再造。

参考文献

[1]温立辉.新时期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业财融合问题研究[J].财会学习,2020,(09):4-6.

[2]朱金宇.浅析企业业财融合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举措[J].中国商论,2020,(06):122-123.

[3]曾祥兴.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企业业财融合一体化建设研究[J].中国商论,2020,(05):33-34.

[4]王竞春.大数据背景下业财融合在企业中的应用[J].智库时代,2019,(18):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