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诺《浮士德》中人物形象的斑驳色彩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8
/ 2

 古诺《浮士德》中人物形象的斑驳色彩

王梦瑶

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 浙江东阳市  322118

摘要:古诺的《浮士德》根据歌德的同名叙事长诗为背景创作而出,在创作过程中,对于关键人物形象的塑造,整体场次变化的运作,都有着符合逻辑的严密设计。本文致力于探讨,浮士德所代表的新兴资产阶级先进分子,如何以别样的方式,凸显对于现实的不满,竭力探索追求人生意义的过程,包括最后步入天堂的玛格丽特,以及魔鬼梅菲斯特,现实与浪漫交织间,人性的色彩从来都不是非黑即白的,斑驳的色彩刻画其中。

关键词:古诺;《浮士德》;歌德;个体追求

古诺的《浮士德》更是19世纪法国抒情歌剧的典型代表作品,法国的抒情歌剧起源于19世纪末,其尺度处在传统的喜剧和浪漫主义的界限,但其中的精彩表演往往不及传统的喜剧,但仍然能够在其中找到令人惊叹的舞台效果。这种作品的风格非常接近于喜歌剧,它的特点是轻快、活泼,并且非常看重对角色的心态和情绪的描绘。它通常是基于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并使用一些流畅的歌词、舞蹈动作或者快板来表达。虽然抒情歌剧的长度不及大型戏曲,但它们仍然延续着传统的舞台表演技巧,并融入了日常的生活元素。它们的核心特点是把“情”融入整部戏曲的构思当中,使得它们真正具备了抒发情绪的功能。

一、歌德长诗浮士德到古诺歌剧浮士德

古诺(Charles Francois Gounod,1818-1893)被誉为法国浪漫派音乐的先驱,他的杰作《浮士德》(Faust)深受德意志伟大的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1832)的影响,古诺将歌德的第一句歌词融入《浮士德》中,使其变成当时受欢迎的诗歌一种,它的问世,激发了当时的抒情诗歌的热潮,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古诺的“理想”“追求”“创造”在当时的音乐界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浮士德》描绘了一个老年的哲学家,独自面临着无尽的痛苦。他渴望通过服下毒药结束这段痛苦的旅程,同时也希望能够得到梅菲托勒斯的帮助。然而,令人惊讶的是,梅菲托勒斯突如其来地降临,向浮士德提供了一份神圣的礼物,即让浮士德获得青春和爱。当浮士德再次成长时,他对玛格丽特产生了爱意,然而玛格丽特对他的爱意表示抗议。一盒珍贵的珠宝吸引住了他的注意,玛格丽特沉浸其中,最终怀孕。华伦丁决定要向父亲复仇,然而他的妻子华伦丁最终丧命。玛格丽特因此愤怒地杀害了丈夫,最终进监。浮士德曾经企图偷偷溜走,但是玛格丽特坚决反对,于是他们决定一起前往天国。玛格丽特恳切地请求上帝拯救他,但是没有成功。浮士德无奈地目送玛格丽特离开,而他的伙伴梅菲托勒斯则在神的眼前永生。长诗《浮士德》的伟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点,是他的题材创作,背景源自德国16世纪的民间传说,结合当时的欧洲现实背景。这是一部集悲剧性和浪漫性相结合的叙事性长诗,第二点,则体现于他的创作体裁。这部作品由歌德历经64年之久所绘制出的鸿篇巨著,并未以常见的小说形式展现,而是以诗歌的形式问世,长诗本身的情节相当离奇且复杂。其间结构也十分庞大,共12111行,叙事诗间的寓意和语言具有一定的流畅性,他具有超越时代的意义。

《浮士德》被广泛认可,很多音乐大师都对它展开了作品。在众多的音乐大师中,柏辽兹的《浮士德的惩罚》、博伊托的《梅菲托勒斯》和古诺的《浮士德》都非常出色。古诺的《浮士德》流传度最为广阔,古诺的同名歌剧并未将歌德的原《浮士德》完全展现,只是节选了其中的一小部分。原长诗的《浮士德》本身内容无比复杂,其中牵扯的不单单是故事本身所透露出的特征,也包括了当时丰富且繁杂厄社会背景文化,这部歌剧在上演后褒贬不一,有评论家认为这部作品的娱乐性、通俗性可以更好的适应当时的商业化市场,也有评论家认为过于迎合市场会丧失作品深刻的艺术性。《浮士德》被认为不够出色,尽管它采用了阿莱维和迈耶贝尔的许多音乐思想传统手段,但它仍然适用于那些缺乏情感起伏的题材。杰拉尔德·亚伯拉罕在《简明牛津音乐史》中对此进行了详细的评价“虽然它没有太多的戏剧性,但它拥有广泛的抒情曲调。”这段评论既肯定了古诺《浮士德》的抒情性,也进一步说明了作品本身确实仍需要一些深刻性的提升。古诺的《浮士德》无疑是一首令人惊叹的经典之作,它的音乐风格绚丽多彩,充满了浪漫气息。在《贞洁的小屋》《珠宝之歌》等经典曲目的精彩表现下,古诺的《浮士德》更显得格外动人。尽管管弦乐团的演奏没有太多创造性,但它们依旧非常优美、自由和迷人。到1943年,已经创下了巴黎上演2000场的纪录[1],有上演的此书看,仍可以确定这是法国少数几部最出名的歌剧之一。

二、情感中的“个体”追求

歌剧《浮士德》中浮士德博士是学界的权威,他精通星象学、魔术、拥有丰富的知识,并且阅读了大量的书籍。他的理性思维能力令人惊叹,他的一生都在理性的世界里游荡。然而,他并不满足于这样的生活,他认为生命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追求虚幻的东西。当他的生命即将耗尽的时候,他开始怀疑自己的人生,并开始寻找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歌剧浮士德在开场的第一幕中是浮士德垂垂老矣。坐在书房,思考自己的人生。似乎有所得,却似乎有很多遗憾。这似乎是浮士德内心灵魂深处的思考似是放弃了对于外界名利的追求,而追求内心的自省,于是魔鬼梅菲斯托出现,浮士德的灵魂在交予魔鬼后,其实浮士德是拥有两条轨迹线的,一边在喝下回春水之后,变回年轻模样,开启美好的世俗旅程,一边是在最终坠入魔鬼的陷阱,让灵魂深陷其中。这两段终会显现的人生走向与结局这标志着“社会”中的“美”与“事业”中的悲剧的开端,它们揭示了人物内心的矛盾与肉体的背叛。故事中反映了一个人的真实的自我的一个方面,人开始抛弃现实中的面纱以一个自然真实的人,来面对生活、追求生活、迎接挑战、摆脱世俗、追求自然,追求人生的真、善、美。学者褚丽娟深入探讨《浮士德》的象征意义,并以“本我”“自我”“超我”的视角来解读浮士德的思想,指出浮士德的思想体现出个体的内心世界,而“本我”“自我”“超我”则揭示出个体的外部世界,即“本我”“自我”“超我”

[2],从而更加准确、生动地展现出个体的多样化特质。《浮士德》既展现了浮士德个性的独特性,又成为其个性的典范,成为其个性的完美诠释。 “浮士德既是一个个人,又是代表了人类,他的追求既是个人的,又是人类的,因此浮士德是一个——人类形象”。

浮士德是一个个体的象征,他从一开始的自我满足和物质追求,转变成了一个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人。同时,他也代表了一个群体,他们在追求完美的人生道路上,不断努力,为人类社会作出贡献。个体形象的追求还体现在对于爱本身的追求和对于自己所想要的情感的追求,例如浮士德对于玛格丽特在前期不懈努力的追求,浮士德对玛格丽特一见倾心。第一次见面便已表露了心中的爱意,然而却遭到了马格里德的拒绝,但浮士德并未气馁。第三幕中。当浮士德来到玛格丽特的家时,以侧面赞扬小屋的方式咏唱出了著名的咏叹调《贞洁的小屋》,这部咏叹调在咏唱技巧上十分高超,此外也从侧面展现了,浮士德对于玛格丽特炙热的追求。此外,在玛格丽特的兄弟都十分抗拒浮士德的情况下,浮士德仍是从未放弃。

浮士德的思想在整部歌剧中得到了深刻的展现,他从一开始只关注个人的感情,逐渐转向了对事业、古典美、人类大自然的改造。随着时间和空间的推移,浮士德的思想也在不断提升。浮士德的一生充满了探索和追求,他从“小我”开始,一步步走向“大我”,这是一个充满智慧的旅程,它不仅仅是一种认知,更是一种探索真理的过程,也是一种对真理的检验。尽管浮士德在追求自己的理想的道路上采取了一些与众不同的方法,但他的不懈努力和为人类带来的幸福,仍然值得我们深思。此外,从不同的视角来看,浮士德的形象也各有千秋。

浮士德中另一位主人翁玛格丽特也在自己的情感中寻找“个体”的追求,这也是玛格丽特的人生呐喊,面对浮士德的追求,玛格丽特初始的拒绝实际上是来自害羞与自卑。在遭遇浮士德无情的抛弃之后。玛格丽特通过《纺织歌》与《图勒王叙事曲》来展现她内心的愁苦和意义。此间重复的钢琴伴奏,始终围绕一个音符,展现玛格丽特即便身在纺车旁,然而心却一直内心的愁苦之中,这是一段以音符交织展现愁绪交织的书写方式。

三、玛格丽特的“救赎”与浮士德“沉沦”

一部好的艺术作品,没有绝对的善恶,然而却会有形成对比的两种结局,玛格丽特的“救赎”与浮士德“沉沦”就是很好的对比,玛格丽特立足于传统,是善良与纯洁的化身,却仍会因为一时失误,杀死自己的孩子,被判入狱,最后得到救赎与解脱。玛格丽特身陷囹圄,在遭遇背叛,深陷牢狱之后,她的情感陷入了癫狂的状态,进入了一段发疯的场景,玛格丽特与浮士德在监狱中的二重唱,在玛格丽特个人的长短中,出现大量的同音不断反复,上行以半音音阶进行,在短短的九小节,出现大量的减七和弦等听感极为紧张的纵向和声,以此来彰显玛格丽特内心的焦虑,以及焦虑下彰显的疯癫状态。

浮士德是一个在现实生活和神圣理想之间挣扎的人,他渴望获得自由,但又无法摆脱现实的诱惑,最终被“沉沦”所吸引。他在追求自己的理想的道路上,既有勇于探索的精神,也有对现状的不满,既渴望安逸,也渴望实现自己的理想。浮士德一直在努力抗争理性与感性的矛盾,但是,每个人的性格都是双重的,他拥有理性、持续地追求理想和真理的精神,并且不断努力,以此来达到完美的自我。

结语

以古诺的《浮士德》为代表的法国抒情歌剧历经沧桑,经历了许多挑战。为了真正理解和欣赏这种优秀的艺术形式,我们不能只关注它的音乐技巧,而应该从社会文化的角度来更深入地分析和解读它。古诺的《浮士德》既是时代的产物,同时也汲取了同一时期相关文学艺术的精华,尽管在实际的评价中,对此类歌剧有褒贬不一的见解,但是已有场次的上演率是不争的事实。然而,以古诺、马斯涅、圣桑等艺术家以“理想”“追求”“创造”为代表,深入探讨了爱情、死亡、拯救以及堕落的概念,揭示出人类内心深处的复杂性,以及个体自我追求的冲突,而这一深刻的思考,对当今的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具备深远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赵朗云.法国古诺歌剧《浮士德》中男性角色形象塑造研究——以梅菲斯托与浮士德为例[J].艺术教育,2022(12).

[2]李晶.“永恒的女性”——歌剧《浮士德》中玛格丽特的形象塑造与寓意[J].音乐生活.2020,(09).

[3]任海杰.古诺与歌剧《浮士德》[J].书城.2018(11).

[4]李忻润.浅析十九世纪法国抒情歌剧《浮士德》的音乐创作[D].上海音乐学院硕士论文.2016.


[1] 欧南:《19世纪的法国大歌剧:古诺的<浮士德>》,《歌剧》,2017年,第12期,第14页。

[2] 赵慈航:《古诺<浮士德>Faust的艺术特色》,《西安音乐学院》,2021年硕士论文。第5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