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养结合型养老护理服务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9
/ 2

医养结合型养老护理服务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陈思蓓

常州市福利院护理部,江苏省常州市213000

摘要:随着我国老龄化速度的加快,我国的老年人比例日益增长,老年人的医疗和养老问题困扰着千家万户。在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互相独立的时期,医院只具备医疗能力,不承担养老任务,而养老院则只承担养老任务,不具备医疗能力,老年人一旦发病,就会出现就医困难或是把医院当养老院的局面,不仅会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还会给家庭带来巨大的负担。“医养结合”就是在这样的背景诞生的,“医养结合”将先进的医疗资源和养老资源结合在一起,为老年人提供“一条龙”服务。“医养结合”包括对了老年人进行诊疗护理、身体机能评估和监测、康复训练指导、日常饮食和健康指导、用药安全指导等,涵盖了老年人养老和医疗护理等多方面的需求,是目前社会上发展较快的一种养老护理服务模式。本文分析了医养结合型养老模式的类型以及具体的实践效果,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医养结合型养老护理服务模式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研究;实践

医养结合型的养老服务模式将老年人的整体需求综合在一起,通过整合优化先进的医疗资源和养老资源,为老年人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多样化医护服务。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模式不仅可以为身体状况良好的老人提供康养结合的基础养老服务,还能满足健康老人对医疗资源的基本需求。对于有慢性疾病的老人,医养结合则可以为老人提供护理诊疗和必要的救治救护服务,对行动不便或是病情较严重的老人,医养结合可以为老人提供专业的医疗服务、护理服务以及安宁疗护的服务。医养结合型养老护理服务可以解决不同老人的不同需求,确保老人能过上高质量的老年生活,是目前解决我国老龄化衍生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类型

现阶段,医养结合型养老护理服务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1整合照料型养老护理服务模式

整合照料模式通过单一的机构整合各种资源,在机构里既有医疗资源,也有护理陪护资源和养老资源。在单一的机构里,老人可以养老,也可以享受机构提供的各项医疗护理服务。这样的机构通常具备良好的医养能力,可以实现医疗和养老的快速对接,为有需要的老人提供专业的养老和医疗服务,实现医养的结合。

2联合型养老护理服务模式

所谓联合,指的是医疗结构和养老机构的联合,通过联合,实现医养结合。联合养老护理模式中的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都不需要转变各自的职能,他们需要做的是建立双方长期顺畅的合作关系。医疗机构提供医疗卫生资源,养老机构提供护理、照料以及安宁疗护等服务,两者结合在一起,为老人提供专业综合的健康养老服务[1]

3支撑辐射型养老护理服务模式

这一模式主要以社区为主体,在社区内实现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模式。该模式的实施主体为社区,从社区层面出发,整合辖区内的医疗资源和养老资源,搭建社区养老的体系。这种模式所需的医疗资源通常由社区医院承担,由社区对辖区内老人进行摸底排查,将辖区内老人的详细资料记录在案,然后联合社区医院,由社区医院整理规划,为社区老人提供一对一的综合性医养服务。对于身体状况良好的老人,社区医生定时进行回访,指导老人的日常保健,对于身体状况不太好的老人,社区医院可以上门为老人提供医疗护理服务。下图一是定位在医疗服务层面以专业护理为主的医养结合型养老护理服务模式模型图:

二,医养结合养老护理服务模式的实践研究

医养结合型养老护理服务近几年发展迅速,不同城市根据自身的规划,采取了不同类型的医养结合模式。以上海市为例,上海实施的是支撑辐射型养老护理服务模式,立足于社区卫生服务平台,为辖区的老人提供养老和医疗护理服务。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上海市从下列几点出发,于2020年成功构建了覆盖全市的安宁疗护服务体系,为老年人提供符合他们需求的养老护理服务。

1通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搭建医养结合的养老护理服务平台

社区服务中心根据老人的需求,整合和配置辖区内的医疗资源,为社区内的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疾病预防、护理保健等一体化的老年服务项目,通过这个平台,老年人在社区就能获得他们所需的大部分医疗护理服务。

2搭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体系

通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体系,医生可以为老年人提供长期的健康管理和医疗护理服务。老人和家庭医生签约后,医生可以为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优先预约、基本医疗、健康咨询、用药指导以及上门出诊等服务,让老年人可以更便捷地享受社区平台的各类医疗服务[2]

3积极开展居家养老护理服务

为了更好地服务一些居家养老的老人,上海市不仅通过社区服务中心平台建立了社区护理服务中心,还出台了政策支持社会力量建设护理站,护理站和社区服务中心协同合作,为居家养老的老人提供多样化的服务。不仅如此,上海市政府还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将护理站为老年人提供的部分服务项目纳入养老服务补贴范畴,给社会力量兴办的护理站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持[3]。此外,上海市还将实现安宁疗护服务社区全覆盖纳为民事项目,积极推动该项目的实施和相关服务体系的搭建。

4整合多方面资源,建立统一的医护需求评估体系

政策在实施的过程中,不免会出现供求不平衡等各种问题,为了更好地做好医养结合型的养老护理服务,上海市整合了卫健、民政、医保等部门的资源,对老年人的身体状况进行公平公正的评估,根据评估的结果进行资源调配,保障老年人的医疗护理需求。

三、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模式的发展趋势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未来医养结合型养老护理服务模式的发展有如下三个趋势。

1搭建“互联网+养老护理服务”平台,通过互联网开展养老护理服务

平台搭建的前期,护理人员需上门对老人的身体状况进行专业的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上传平台,平台根据评估结果,为老年人提供专业的健康综合管理服务和专项精细管理服务,对部分失智和病重的老人,开展安宁疗护和缓和医疗的服务,力求做到全人、全生命周期的护理服务。

2培养医养融合的专业型和管理型人才

专业型人才包括专业的护理人员和医护人员,管理型人才主要负责资源的统筹和管理,专业的人才能够为医养结合型养老护理服务注入新的血液,推动医养项目的创新发展。

3实现多种养老模式相融合的护理服务发展模式

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是目前我国老人养老的主要方式,医养结合型的养老护理服务应立足于老人的需求,在社区卫生服务平台的协助下,实现多种养老模式的融合,让老人能够选择自己喜欢的养老模式,实现老有所依。

结语: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老人对养老护理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多。为了更好地满足老人的养老护理服务需求,国家提出了医养结合的服务模式。医养结合型养老护理服务模式不仅能够满足老人多样化的需求,还能减轻老年人子女的负担。实践证明,医养结合型养老护理服务模式符合我国当下的社会需求,是实现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张溯源.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供给优化路径研究[D].南昌大学,2023.

[2]杜娟,田嘉禾.医养结合型养老护理服务模式的探讨与实践[J].中国乡村医药,2020,27(09):68-70.

[3]李建霞,宋鹏蕾.浅析我国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模式[J].现代商业,2017(11):19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