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手外伤,要这样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9
/ 2

急诊手外伤,要这样护理

田静

玉田县医院   河北省唐山市   064100

在急诊外科,手外伤是非常常见的病症之一,造成手外伤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机器绞伤、被重物砸伤或是利刃砍伤等,受伤后很容易受到外界污染,并且长时间暴露的话还有可能导致术后各种并发症,对患者的手外观及术后功能恢复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做好急诊手外伤的护理就显得至关重要。

一、急诊手外伤的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

大多数患者在发生手外伤后,都会产生一定的不良情绪,比如焦虑不安、担心、害怕等,所以,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在和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时要有足够的耐心并且说话时一定要温柔,将该病的相关知识详细的介绍给患者,使患者对此病的治疗方式和需要注意的地方有个全面了解,另外还要重视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宣教工作,利用和患者及家属有效交流,来增强患者及家属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同时还要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决心,可以多向他们讲解一些相关治疗成功案例,从而使患者能够积极主动的配和医护人员工作,进而使治疗的效果得到增强,这样一来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也会提升。

2.体位护理

将患者处于平卧位,为了使患者的出血量减少,缓解肿胀,并且起到促进淋巴及静脉回流的作用,一定要保障患手位于心脏以上部位。同时护理人员在护理病变部位时要对患者的皮肤颜色、感觉、疼痛程度及毛细血管回流反应等情况进行全面的观察,然后做好评估工作,并且要详细的告知于主治医生。

二、急诊手外伤的清创护理

护理人员在医生进行处理之前要进行清创工作,并且在清创术前,护理人员还要配合医生对患者受伤部位进行详细检查,全面了解患者伤情,有必要的话还要对患者开展X线检查,同时记录好检查结果,以便于医疗会诊。同时为了避免在清创时出现意外情况,护理人员还要做好其他相关检查,对患者病情有个全面了解,比如检查心脏病患者的心电图、检查血液和血型交叉试验患者的出血或凝血功能障碍、测试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等[1]。另外很多手部受伤的患者大多是从事长期体力劳动的人,因此很容易表皮较厚且残留污垢,所以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还要配合医生进行清创术管理,对患者进行清创治疗,护理人员要在确保手部干净的情况下再开展治疗,对于患者污染较为严重的可以用百分之三双氧水和无菌盐水洗手,对于患者伤口污染较为严重的要先用肥皂洗手,然后再用百分之三双氧水和无菌盐水洗手。清洗结束后,可以让患者处于半仰卧位,把受伤的肢体放在手术台与脚手架上。在清创术开展过程中,护理人员要配合医生工作,帮助医生对伤口、异物和血块进行清理,当医生对患者伤口进行缝合时,为了保障伤口恢复后的美观度,护理人员要对缝合线的末端加以关注。

三、急诊手外伤的术后护理

1.对感染进行预防

在急诊手外伤的术后,护理人员要结合患者损伤、污染程度及清创过程,及时有效的对患者应用抗生素,并且一同和临床医生对疗效进行监测。另外还要对患者的体温、创口附近有没有出现红肿、渗出液的量和性质、敷料是否存在异味以及创口是否出现剧烈疼痛等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及时发现异常及时处理。通常情况下,在术后两到三天之内创口的疼痛就能得到缓解,如果三天以后,创口疼痛出现不减反增的趋势,那么就要对伤口进行检查看其是否存在感染的情况。在手外伤术后肿胀是非常正常的,缓解的话需要一到两周,假如肿胀得不到缓解并且加重,则需要检查创口是否包扎过紧或是存在感染的情况。

2.稳妥的固定

护理人员在患者术后一定要确保其手功能位,所以在包扎固定时要将指尖露出来,从而方便对手指皮肤的颜色、温度及感觉等进行观察。术后通常情况下患者皮肤会慢慢变的红润,如果发现异常情况一定要及时的告知医生进行处理,如发紫、苍白、感觉迟钝或活动受限等。另外为了促进静脉回流,避免肢体肿胀的情况发生,护理人员在术后应该将患者的患肢抬高。同时为了缓解组织水肿,护理人员还要在医生的嘱托下给予百分之二十甘露醇250毫升静脉滴注[2]

3.换药

护理人员在为患者换药时,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通常情况下在伤后七十二小时内会形成肉芽组织,所以为了使创面肉芽组织有生成的时间最好不要频繁的为伤口换药,间隔三天换一次就行,以免换药频繁而重复牵拉撕裂伤口,使局部组织免疫力及再生能力得到降低,扰乱了局部微循环灌注及促生长因子的聚积,并且也提升了和外界细菌接触的几率,造成伤口很难愈合。对于伤口脓液比较多并且存在明显肿胀的情况,护理人员要每天进行换药,确保分泌物不会将表层敷料浸透。另外还要将注意事项详细的告知于患者,比如不能碰水、不能私自将敷料揭开等。对于行克氏针固定的患者,每天要用百分之七十五乙醇对钢针暴露部分进行消毒,并且在固定期间务必不能浸水。

4.密切观察病情

患者的血压受到创伤及手术失血的影响,就会出现一定程度的降低,所以,护理人员在对患者施行护理过程中要对患者贫血症状进行改善,及时补充血容量。另外还要密切观察患者手术皮肤颜色、毛细血管回流反应、温度以及患者手部是否存在肿胀、异常疼痛等情况,一般情况下,患者手部造成的伤害越大,疼痛越剧烈。同时对于情况严重的患者,可能会存在感觉迟钝或者是丧失感觉的情况,护理人员在护理此部分患者时,必须要对水温进行严格的控制,要先试过之后才能让患者使用,防止出现水温过高而烫伤患者的情况。

5.重视饮食指导

在饮食方面,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多食用一些粗纤维、热量高、含维生素多及高蛋白的食物,务必不能食用辛辣刺激性强的食物,并且还要多喝水。同时还要遵医嘱来严格的对抗凝药物进行服用,以此来降低红细胞间的凝聚作用以及对血管壁的依附作用,从而使血容量得到提升,减小血液粘稠度,促进血液流通,实现伤口的快速愈合[3]

6.功能锻炼指导

患者的早期功能锻炼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术后一到两周护理人员可以指导患者做肌肉舒缩活动,主要是被动活动,患手在健手的轻柔作用下进行活动;第三周,由主动代替被动,行关节活动;四周以后患手可以主动伸屈活动,慢慢加大力量和增大活动力度。锻炼要一步一步的来进行,不应该急于求成,对于害怕疼痛的患者,护理人员要将锻炼的重要性耐心且详细的讲解给患者,必要的话可以服用止疼药来辅助其开展被动活动,并且加以手部的器械锻炼及理疗,从而快速恢复手功能。此外,还要对患者开展怎样预防手外伤的健康宣教。

参考文献:

[1]郑永艳,朱婕妤,曾强.系统性心理护理对急诊手外伤手术患者的作用[J].心理月刊,2021,16(11):209-210.

[2]石林林,吴珊珊,王晔,侯雪梅.探讨手外伤患者护理体会[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0,18(96):272+294.

[3]赵丽娜,张黎.急诊手外伤的发生原因及护理对策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3(05):177-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