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的健康指导

/ 1

肺结核的健康指导

黎麟瑷

河市镇中心卫生院   四川 达州  635755

结核病是长期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也是倍受世界关注的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在我国结核病的形势严峻,肺结核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成为严重影响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问题。

为有效提高患者的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发病率,让患者早日康复,健康指导和治疗同等重要。

简介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该病主要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感染者常出现咳嗽、咳痰、发热等症状。

病因

肺结核的病因主要是结核分枝杆菌的感染。结核分枝杆菌是一种耐酸杆菌,具有强大的生存能力,并且可以在宿主体内长期存活。感染通常通过空气的飞沫传播,例如当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或将痰吐于地面时,会将结核分枝杆菌释放到空气中,易感人群吸入这些感染源性飞沫后,也可能感染该病菌。因此感染者不要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应轻捂口鼻,养成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

临床表现

肺结核的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感染程度和患者的免疫状态,一般来说,结核分枝杆菌首先侵入肺部,感染部位出现炎症和病变。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

·咳嗽:一开始是干咳,后来可能伴随咳痰,咳嗽往往持续数周或数月。

·咳痰:痰中可能含有血丝,咳痰出现时间较早,常常是其他症状之前。

·发热:持续性低热是结核感染的常见症状之一。

·乏力:结核感染会导致疲劳感和无力。

·体重下降:由于结核感染影响了营养吸收和消耗,患者体重常常下降。

需要注意的是,肺结核的症状可能缓慢而渐进,一开始可能只有轻微的不适感,容易被忽略。

用药指导

结核化疗总原则:即“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

早期:已确诊排菌肺结核,应及早进行治疗。这样有利于疾病修复,更重要的是可以减轻对亲属和周围健康人的传染。

联合:遵医嘱选择适合的抗结核药物组成化疗方案,联合治疗可保证治疗效果,并延缓和防止结合菌产生耐药而导致化疗失败。

适量:药物剂量过小不能杀灭菌且易产生耐药性,但剂量过大则易发生不良反应而中断治疗。

规律:在规定疗程内严格按照化疗方案规范用药,尽量避免漏服或中断服药。

全程:按要求完成规定疗程。

用药过程中密切于医护人员配合,遵医嘱对用药过程中发生的副作用予以及时有效处理,保证完成治疗,达到治愈,切记随便停药或改变药量。用药后定时复查。

隔离指导

肺结核主要是由呼吸道传播的一种传染病。因此不要到人群密集的地方活动,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地面、家具定时用消毒剂擦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轻掩口鼻;用具、食具与家人分开使用,用后煮沸消毒,剩余饭菜煮沸10分钟后弃去;结核菌对紫外线非常敏感,衣服、被褥、书籍可在阳光下暴晒4-6小时。

饮食指导

肺结核最常见的症状有低热、盗汗、食欲减退、消瘦、乏力等,为补充疾病引起的消耗,增强机体抵抗力,在饮食上加强营养有重要意义,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包含为主(例如多食鱼、瘦肉、蛋、牛奶、豆制品、新鲜的瓜果蔬菜等),减少辛辣、过咸、刺激性食物。

在急性感染期,应限制糖类的摄入,大咯血患者应暂禁食,待病情稳定后可进食凉流质、半流质饮食。

高热时,应多饮水,进高热量半流质或流质饮食。

结核性胸膜炎,应进高热量、高蛋白饮食。

加强蛋白的摄入,肝功能、肾功能、消化功能较差者,要适当限制脂肪的摄入。多食新鲜的蔬菜、水果,忌食辛辣、生冷、油腻等刺激性食物,戒烟酒,保持大便通畅。

活动指导

肺结核为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合理休息、劳逸结合对康复起到协助作用,适当的户外运动,室外活动要注意天气变化,冬季注意保暖。有结核中毒症状者,如低热、乏力、食欲减退、盗汗等应卧床休息;轻症患者在坚持治疗的同时可进行正常的工作,应避免劳累、体力劳动,保证充足的睡眠、休息;恢复期可进行适当身体锻炼,如打太极、散步、体操等,根据身体素质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一定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若运动中出现胸闷、气促、呼吸困难,应立即停止运动,静坐或平卧休息。

心理指导

现代医学的进展,有效药物的不断推出,肺结核已经是完全可以治愈的人疾病,所谓“十痨九死”“不治之症”的时代早已不复存在,应抛弃陈旧观念,与医护人员合作接受治疗,树立治愈信心,坚持规律用药病完成疗程,不听信社会谣言,寻觅“偏方、验方”,贻误治疗时机。

沟通过程中注意态度和蔼、言语亲切,多讲解一些疾病相关知识;让患者尽快适应角色的转换,正确认识疾病、正确对待疾病,解除恐惧,保持良好的心态。

另外加强结核病的防治宣传,在学校、社区等公共场所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介进行结核病的防治宣教,提高对结核病的认识,普及结核病的防治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