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伤相关风险管理及防护措施在输液室护士针刺伤预防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9
/ 2

针刺伤相关风险管理及防护措施在输液室护士针刺伤预防中的应用

徐妍

常州市钟楼区五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输液室    江苏常州   213000

摘要:目的 探讨针刺伤相关风险管理及防护措施在输液室护士针刺伤预防中的应用。方法 于2022年1月在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输液室实施针刺伤相关风险管理模式,根据风险因素制定针对性防护措施,比较干预前后输液室10名护士针刺伤发生率。   结果 干预后护士针刺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针刺伤相关风险管理可可显著降低针刺伤的发生率,提高输液室护士职业防护能力。

关键词:针刺伤;风险管理;输液室;防护措施

针刺伤是由于注射针头或者穿刺针和缝合针等其他尖锐医疗器具造成皮肤深层损伤或者出血[1]。由于护士是直接的护理者和操作者,因此其针刺伤发生率在医务人员中高达为80%[2]。输液室护士日常需要完成大量注射,采血和输液工作,受注射针头扎伤发生率高。尽管近年来针刺伤这一职业损伤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然而,针刺伤在临床上的状况仍然不容乐观。针刺伤的严重后果是引起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的感染和传播。因此,必须了解输液室护士针刺伤状况,以便采取相应措施降低针刺伤发生率。风险管理是对于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预测,制定具体化的防范措施,从而达到更加有效的护理效果[3]。基于此,本研究在输液室护士中应用针刺伤相关风险管理及防护措施,旨在降低针刺伤率,提高穿刺安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输液室护士10名作为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年龄22~39,平均年龄(31.4±5.2)岁。纳入标准: (1)从事输液室临床护理工作的注册护士;(2)自愿参与本研究者;(3)能完成研究者。排除标准:(1)实习、进修学习者;(2)存在心理障碍者;(3)休假、外出学习、哺乳、病假者。

1.2 研究方法:(1)分析相关风险因素:包括人员因素:病人病情较重,并发症较多,内心害怕,过度担心,存在排斥治疗的心理;护士缺乏经验、工作量大、身心俱疲、疏忽大意、操纵不规范、风险防范意识不强、操作水平较低等问题;器具因素:未使用安全注射器,运行过程中未使用锐器盒及治疗车;管理因素:规章制度不健全、风险管理不到位、操作流程不合理、护士安全得不到保证、培训不到位、安全教育不到位;环境因素:处置室及病房内环境受限、采光差。(2)防护措施的实施:(1)强化针刺伤保护知识的培训和督导:建立和完善各种防止针刺伤的专项培训,考核和评价制度。针对根本原因制订培训计划并进行职业防护知识讲座,学习规范的预防知识,把风险管理意识融入职业防护培训之中,强化护士应急处理能力的训练,提高和固化护士风险防护意识和防护技能。加强对锐器的管理,严格规范锐器处理流程。在输液过程中采用专用治疗车并将锐器盒摆放在适当的高度以便于放入锐器,有利于节省操作时间和提高操作安全性。锐器盒满于四分之三应及时密封起来,并外面包括黄色的医疗垃圾袋,写好标识。(2)加强工作环境管理:对输液室进出口加强管理,维持输液室大厅秩序,避免高峰期排队等候人数较多造成秩序混乱,尤其是流感高发期,输液人数较多,输液室环境混乱,患者和护理人员都较为急躁,极易发生针刺伤情况。在输液室护士进行各项护理操作中,适时开启就近照明灯,确保周边工作环境采光良好,给护士一个良好工作环境。构建畅通可行的针刺伤主动上报体系,并对针刺伤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吸取经验教训,及时排除隐患;同时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来调动职工参加与预防针刺伤有关活动的积极性,并对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以提升医院安全氛围者进行奖励。(3)规范操作流程:对防止临床护士针刺伤改进措施进行了归纳总结,形成操作规范,科室全体护士必须按改进措施规范操作。持续改进与完善针刺伤监测,鼓励发生针刺伤应积极报告与使用追踪机制,确保医护人员在针刺伤后能够获得及时的治疗。(4)科学排班:要增加护理人力配置,弹性排班,尤其是输液高峰期,每年流感高发期,门急诊输液室输液人数骤增,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排班,合理调整护士休息和工作的时间,以免护士因忙碌,混乱,劳累造成针刺伤。

1.2观察指标:比较干预前后输液室护士的针刺伤发生率。

1.3统计学方法:利用 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输液室护士针刺伤发生情况的比较,见表1

表1 干预前后输液室护士针刺伤发生率比较[n(%)]

组别

n

针刺伤(n/%)

干预前

30

6(20.0%)

干预后

30

1(3.33%)

P

<0.05

3 讨论

门急诊输液室作为医院进行输液治疗的主要场所,注射器针头是输液室护士日常工作中频繁使用的医疗器械,若操作不规范,很容易造成针刺伤的发生。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是防止针刺伤发生的第一道防线,所以临床护士要高度重视针刺伤危害性并重视其安全防护措施,积极寻求有效预防干预对策,以确保护士本人职业安全

[4]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输液室护士针刺伤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通过对现存危险因素进行了分析,找出了针刺伤发生的高危因素。然后了解致伤过程及基本原因,加强输液室护士职业防护培训、增强防护意识、实施人性化管理、配足防护用具,严格执行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制定针刺伤应急处置预案、强化日常监督和考核评价制度、认真执行针刺伤防护制度等一系列手段,使得输液室护士更好地掌握针刺伤的有关护理知识。了解针刺伤防护的基础知识对于理解针刺伤带来的职业伤害以及制定相应的防护对策是非常重要的,只有真正掌握了针刺伤的相关知识,充分了解针刺伤造成的伤害,继而增强自我防范意识,才可以唤起护士对针刺伤的重视程度。

通过风险管理及防护措施的实施,护士对高危操作提高警惕,发现风险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可以大大降低针刺伤的发生率。对针刺伤的风险进行评估并完善了针刺伤的应急处理方案和上报流程,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护士针刺伤保护教育和培训的成效,促进其防范意识的提高,促使其达到妥善处理和及时报告。唯有护士本人高度重视针刺伤危害并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同时健全医院上报系统管理方能确保临床护士切身安全。鼓励护士及时上报并进行原因分析,找出问题根源所在,针对问题进行防范措施的制定。

综上所述,针刺伤相关风险管理显著降低了输液室护士针刺伤的发生率,对提高输液室护士职业防护能力起到了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高慧敏,田凌云,粟亚男,等.针刺伤相关风险管理及防护理论的应用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20,55(06):937-942.

[2]韦林燕,马慧仙.输液室护士针刺伤危险因素与防护的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13,11(04):375-377.

[3]林亚,金晶,季晓晓,等.输液室护士针刺伤危险因素分析与职业防护研究进展[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0,28(10):235-236

[4]郑一宁,李映兰,吴欣娟.针刺伤防护的护理专家共识[J].中华护理杂志,2018,53(12):1434-1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