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阻滞与实现途径

/ 2

数字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阻滞与实现途径

曹冬英 王少泉[1]

云南师范大学,云南 昆明 650500

我国供给数字公共服务的理论基础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而非产生于西方学界的数字时代治理理论,具体而言,重要思想由数字政府、数字经济和数字社会三方面内容共同组成,我国以数字政府方面的内容为指导供给数字公共服务。

  1. 数字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特征属性

1.1数字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数字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供给和获取数字公共服务过程中呈现出平衡状态,不同地方的数字公共服务水平大致平衡,不同客体获得数字公共服务的机会和难度等大致相当。具体阐述如下:1.数字公共服务均等化存在于供给和获取数字公共服务过程中,平衡是最重要表现形态,如不同地方供给数字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等大致平衡,不同群体获取数字公共服务的难度和质量等大致相当。2.数字公共服务均等化意味着不同地方的数字公共服务水平大致相当,以下情况意味着我国尚未实现数字公共服务均等化:东部省份省会城市能够有效供给大数量、高质量的数字公共服务,西部省份省会城市供给的数字公共服务数量、质量通常相对较低。3.数字公共服务非均等化意味着不同客体获得数字公共服务的机会是否均等,也关注不同客体是否能够平等地共享数字公共服务,即关注结果是否公平。

1.2数字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特征。数字公共服务均等化具有明显的普遍性、现实性、复杂性、不稳定性。1.普遍性:供给和获取数字公共服务过程中实现大致平衡是诸多国家和地方的重要目标。具体表现如以下现象普遍存在于我国数字政府治理过程中:关注不同地方供给数字公共服务的数量、水平大致平衡,以城乡供给数字公共服务的数量、水平大致相当为目标,力求实现数字公共服务的全民共享。2.现实性:数字公共服务非均等化是一种现实存在的现象。数字公共服务存在于虚拟空间中,但数字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一种现实存在的现象,能够被数字政府治理过程中的客体切身体验到。3..复杂性:数字公共服务均等化并非一种简单的现象,其影响因素较多,需要借助多种举措才能实现。4.不稳定性:数字政府治理过程中难以稳定地呈现数字公共服务均等化状态。实现数字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数字时代治理“第三波浪潮”理论倡导的目标,但不同地方、不同客体等的差异长期存在于数字政府治理过程中,导致难以稳定地呈现数字公共服务均等化状态。

1.3数字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属性。数字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出现于数字时代的一种公共服务供给状态,宏观上来看归属于公共服务均等化范畴。从实现目标的难度来看,实现数字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难度大于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难度,如不同群体在获得数字公共服务的难度差异,明显大于不同群体获得公共服务的难度差异,换言之,不同群体获得数字公共服务的难度差异较大,但大部分群体获得公共服务的难度差异并不大。从所处环境来看,数字公共服务均等化处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宏观背景下以及数字时代治理现代化背景下、数字时代治理“第三波浪潮”已经来临这一背景下,实现数字公共服务均等化具有重要意义:实现数字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助于提升数字政府治理水平、推进数字时代治理现代化进程、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2.数字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阻滞及成因

2.1数字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阻滞。数字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阻滞主要有:我国不同城市的供给数字公共服务供给的水平明显不平衡;不同农村的数字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不平衡,城乡数字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不平衡,不同群体获得数字公共服务的数量及难度等不平衡。如:杭州市供给数字公共服务的水平明显高于拉萨市;东部农村供给数字公共服务的水平通常高于西部农村;城市供给数字公共服务的水平明显高于农村;数字富民、数字平民、数字贫民获取数字公共服务的数量及难度等不平衡。

2.2数字公共服务均等化面临阻滞的成因。数字公共服务均等化面临上述阻滞的根本成因是:我国的数字政府治理尚未全面推进至数字时代治理“第三波浪潮”,因而未能完全实现数字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些阻滞的具体成因是:数字政府治理环境与基础存在差异;数字政府治理过程中尚未有效兼顾双重驱动,整体协同有待强化;数字政府治理主体服务理念及能力、客体参与有待强化;数字政府治理过程中不同客体自身条件存在差异。

3.数字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经验与实现途径

3.1西方国家数字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经验及启示。美英德澳日等西方国家在数字政府治理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关注数字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些国家基于系列政策防范和破解数字公共服务均等化;有效整合数字政府治理资源;稳步缩小“数字鸿沟”。从中可以寻获一些启示。防范和破解数字公共服务均等化过程中须切实树立服务理念,兼顾制度变革与技术运用,强化非均衡型投资,逐渐消除防御型制度文化。

3.2我国实现数字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途径。总途径是在党和政府领导下遵循数字政府治理路线全面发力,助推数字时代治理“第三波浪潮”全面呈现。具体途径有:1.优化治理环境、夯实治理基础。这一举措由三个部分共同组成:优化数字公共服务的环境;强化数字政府治理平台建设;夯实数字公共服务的经济基础。这一思路与数字公共服务均等化面临阻滞的第一条成因“治理环境与基础存在差异”直接对应。本质上与数字时代治理“第三波浪潮”理论倡导的“根据现实变化稳步优化数字政府治理路线并稳步践行”直接对应。

2.有效兼顾双重驱动、强化整体协同。这一举措由两方面共同组成:一方面,完善规章制度,整合数字政府治理资源及流程;建立健全管理体制与考评机制;重点优化数字公共服务供给机制;优化资源分配机制,防止科层制僵化。另一方面,强化部门协同;激活政企协同;贯通线上协同。强化部门协同、激活政企协同致力于强化实体空间中的协同;贯通线上协同致力于优化虚拟空间中的协同。这些举措与数字公共服务均等化面临阻滞的第二条成因“治理过程中尚未有效兼顾双重驱动,整体协同有待强化”直接对应。本质上与数字时代治理“第三波浪潮”理论倡导的“在实体空间和虚拟空间中兼顾技术创新驱动与制度变革驱动,增强多元主客体的合力”直接对应。

3.强化治理主体能力与治理客体参与。这一举措由两方面共同组成:一方面,优化公务员选拔和管理制度;强化治理主体的责任意识、管理能力和信息素养;避免决策者在数字政府治理过程中“妄为致乱”。另一方面,重点强化公民参与;关注多元主体的参与和监督;加强对参与适度化的研究并加以践行。这些举措与数字公共服务均等化面临阻滞的第三条成因“主客体多方面情况有待强化”直接对应。本质上同样与数字时代治理“第三波浪潮”理论倡导的“有效优化数字政府治理结构、整合多元主客体合力”对应。

参考文献

[1] 曹冬英,王少泉.四川省数字政府治理的问题与优化途径——基于间断—非均衡治理视角[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23(1):50-59.

[2] 曹冬英.僵化官僚制阻滞数字政府治理的成因及活化途径——基于非均衡治理视角[J].中国治理评论.2023(1):94-108.

[3] 王少泉,曹冬英.非均衡闭锁观视域下的中国式现代化:风险、优势和推进路径[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23(5):19-28.

[4] 王少泉.数字时代重大危机事件的属性与应对——基于非均衡治理视角[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21(5):52-63.

[5]高丽虹,唐桉.地方数字政府建设政策工具选择研究——基于7省市42份政策文本分析[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23(5):29-38.


[1] 基金项目: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数字政府治理研究”(19FGLB032)成果。2022年度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项目《从“数字福建”到“数字中国”的治理变迁研究》(FJ2022XZB026)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