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30
/ 2

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索

李文清

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第三中学

摘要: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实践中,以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为目的,教师应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担负起作为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运用生活化教学策略,使道德与法治教育更加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本文分析了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作用和方法。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

初中阶段是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该阶段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师要利用生活化的教学策略,将抽象的道德与法治理念变得实践化、具体化,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到道德与法律的意义。在实践案例和亲身经历中,提升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素养,增强学生行为的规范性,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品格,为未来的发展铺路。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作用

在生活化教学理念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实践中,将道德与法治教育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利用具体的案例、实际的情境,使抽象的道德法律原则变得具体可感、易于理解,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道德规范和法律规定在生活中的应用,接受和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生活化教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展开,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结合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家庭环境等因素,选取与之相关的案例和情境进行教学,使学生产生共鸣和理解。生活化教学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参与度,学生会积极地参与讨论、提出问题,使教学过程具有活力和互动性。生活化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将道德与法治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促进跨学科的融合学习,例如,,结合历史、社会、文学等学科,让学生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道德观念和法律制度,丰富了学生的的综合知识视野。特别是在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中,学生要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道德和法治问题,在实践性的学习方式下,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实践策略

(一)创建生活场景

创建生活场景,展开生活化教学,教师要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场景或情境,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融入其中,使学生能够在具体的情境中直观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例如,选取学生在校园、家庭、社会等环境中可能遇到的道德与法治问题,借助案例的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思考和讨论。以在校园中发生的欺凌行为为例,教师可以模拟校园场景,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如受害者、施暴者、旁观者等,并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应对欺凌行为、保护自己或他人的权益,深入体验到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和合作能力。在预防犯罪的课程中,教师可以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作为场景,假设小明是一位初中生,他发现自己的好朋友在校园里经常被人欺负,而他自己也曾经遭受过类似的经历。

小明感到非常生气和无助,但是他不知道该怎么办,利用情境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预防犯罪。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校园欺凌会存在、校园欺凌对受害者和家庭会造成什么影响、我们应该如何预防校园欺凌的发生、如果我们遇到了校园欺凌应该怎么办,引导学生理解知识,思考如何建立更加和谐、安全的校园环境。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进行讨论并交流想法,教师可以参与其中,给予指导和帮助,让每个小组选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鼓励其他小组提出质疑和补充意见,由教师对整个讨论过程进行总结评价,肯定学生的努力和成果,同时也指出要改进的地方,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实践能力[2]

(二)引进生活化案例

用生活案例进行小组讨论和分析活动,帮助学生将道德与法治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教师可以选取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例,例如校园欺凌、网络安全、环境保护等,促使学生对案例形成一定的了解。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4-6人组成,确保每个小组的成员差异性,交互不同的思维和观点,教师将选取的生活案例材料分发给每个小组,让学生先独立阅读和思考,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分享自己对案例的理解和看法,探讨案例中存在的道德和法治问题。以“预防犯罪”为例,教师可以选取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例,如预防犯罪,在小组内让学生共同分析案例中涉及的道德与法治原则,并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以小偷入室盗窃的事件作为主题,小组成员需要一起讨论,分析这个案例中涉及到的道德和法治原则,并提出针对这种情况的解决方案和建议。小组成员共同探讨案例中涉及到的道德原则,如私人财产保护、不侵犯他人权益等,从个人和社会的角度出发,分析事件中各方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规范,解读案例中的法治原则,如法律对于盗窃行为的明确规定、惩罚措施等,他们可以讨论被盗者是否应该报警、警方应该如何处理等。在分析完案例后,小组成员要提出针对这种情况的解决方案和建议,例如,提议加强社区安保措施、提高警方巡逻频率等,同时也可以从道德层面上提出培养社会公民的责任感和法治观念等建议。

(三)布置生活化的实践作业

布置生活化的实践作业,设计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作业内容,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应用道德与法治知识,巩固所学内容,提高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素养,引导学生直接参与到实践中,将所学的道德与法治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形成对知识的内化。布置角色扮演或模拟情景的实践作业,让学生在特定情境中扮演不同角色,例如扮演家长、学生、公民等,借助情境模拟来解决实际的道德与法治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的能力。

在完成实践作业的过程中,学生们将会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到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实用性,同时也能够巩固所学内容,提高道德与法治素养。在实践性的学习方式中总结经验,使学习的过程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让学生们深刻地认识到道德与法治对于个体和社会的重要意义[3]

结论:

综上所述,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策略的探索,目的是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法治意识提供有效的途径,教师要主动将道德与法治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使之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合理运用生活化教学对策,不断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方法论,以保证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为培养具有良好道德素养的公民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林谋宇. 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对策[J]. 文渊(高中版),2020(7):912.

[2]郑俊杰. 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探究[J]. 课堂内外·教师版(中等教育),2020(2):116.

[3]费丙权. 论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策略[J]. 课堂内外·教师版(中等教育),2020(10):107.